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飞云诀 >

第203章

飞云诀-第203章

小说: 飞云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偏偏就是这些人,在改朝换代的时候,往往最积极——既然在本朝我已经没了前途,那还不如到新朝闯出一片新天地。这些守城的将领们也清楚得很,自己投降应天之后,应天多半会让他们信得过的人过来守城,而对待作为降将的自己一般都是许个职位随军出征,而且这个职位应该要比现在的守城将的身份要高,不然以后还怎么招纳降将?自己一随军,也是给天下人看看——瞧吧!投降立刻得到重用,野战攻城就能立功封侯!到时候天下间被放到后方守城的将领们,除了那些个死脑筋之外,谁会跟着那些不长眼的主公一条道走到黑?



如是,望风而降绝对不是空穴来风。无论哪朝,忠臣良将只是少数,多数都是墙头草,否则一朝数百年之史书也不至于用最大号的字体印刷也不超过十斤。



徐达和云霄用来诱敌的兵马确实在淮西闹出了大动静。收复了将近全部的淮西路不说,张士诚的近二十万大军也被打得落花流水——连跟徐达正面交锋的机会都没有;元气大伤的元廷激进派孛罗帖木儿在自己的特使被云霄击毙之后,也明智地选择了退到河北按兵不动;扩阔帖木儿因为早有协定,干脆直接带兵回了自己在山西的封地。



淮西太平了。



都说脱毛的鸾凤不如鸡,而此时的刘福通则是脱毛的野鸡,而且还是那种摆在案板上,连爪子都剁了的那种。手上仅有的几千兵马被徐达以整编为由,全部安插了应天的将领;自己和韩林儿暂时被安置在滁州,可滁州上下官员根本就不鸟自己,也就剩下混吃等死的份儿了;想等到徐达撤走之后重新联络淮西各城的势力吧,放眼望去这才发现,整个淮西居然全部都是应天的新冒头的年轻守将过来熟悉军务,偏远一些的地方更全是一些上了年纪的拿不动刀枪做不得廉颇的老将,这等于是变相的荣归养老;而当初自己安排在淮西的守城将领,则个个喜孜孜地跟着徐达打算上前线立功。



(求收藏求点击哇~~)



第二百五十章八卦天下



'奇‘书‘网'2011…10…3017:12:58:3134



做人做到这个地步,刘福通也只能承认自己太失败了。他自己也没想到,大半年前那个在中原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的王朝,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先是大败,后是被困,最后寄人篱下,而且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刘福通懊恼之时,陡然发现了这一场会战之中最大的赢家。会战之前卖粮卖军资,捞足了金银;会战之中出兵解救,捞足了民心;会战之后趁机攻略城池,捞足了地盘。



天下一局棋,朱元璋是高手啊!这个耿直的颍州汉子不得不叹息一声,恐怕自己下辈子都做不了他的对手!



而正在向洪都潜伏前进的朱元璋接到战报之后就连自己都怀疑徐达是不是带着本部全部主力去了庐州。如此大的战果让朱元璋也顿时信心百倍,原本他还担心,淮西一旦出了漏子,自己的战略意图也就全部暴露,整个计划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现在,若不是徐达的主力就跟着自己的中军前进,自己也要怀疑在安丰镇掀起滔天巨浪的徐达是不是把所有兵马都调了个精光。



徐达则是恨不得搂着云霄啃上几口,他知道,云霄仅仅凭着手上万余骑兵就圆满地完成了战役的预期目标,而且还把张士诚和刘福通两大势力来了个大小通吃。几万匹战马回来的时候连徐达都吓得以为是鞑子的主力南下,如今倒好,奢侈点一人双骑还能扩出两万骑兵来,节约些算上次等马能凑个五万,赚头大了。张士诚这次回去,恐怕连头“战驴”都凑不起了吧?徐达一个人躲在大帐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偷笑出声。



略作安排之后徐达和云霄就各留下一部会同一些急着立功的降将去收复汴梁和洛阳,云霄一盘算,就统归韩清和沐英指挥。徐达明白云霄栽培沐英的意思,这两座城池被鞑子糟蹋过之后早就和空城没什么区别,眼下鞑子又撤回了河北,收复汴梁和洛阳跟武装游行没什么两样,算来沐英也是朱元璋的义子,这个白捡的功劳让给他也算是拍拍朱元璋的马屁。反正这一趟自己兄弟两个立下的功劳已经是泼天大了,再立下大功,到时候反而不是什么好事。



徐达这么一琢磨,也就把自己部下里面常年坐冷板凳的手下都留下了,反正是立功,这些人跟着自己混了这么久,没功劳也有苦劳,这一次,便宜他们了。于是一支临时拼凑起的“立功队”开始一路吆喝着去“接收”洛阳汴梁,而徐达和云霄则带着野战部队迅速向洪都靠拢。



而此时江汉一带的局势十分微妙。继朱元璋公开发兵救援龙凤朝之后,让天下人大吃一惊的是,陈友谅彻底扔掉了“义军”的伪装,调集水陆大军六十万朝朱元璋治下的洪都开进。陈友谅背后捅刀子的做法与朱元璋雪中送炭的“国际主义精神”立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荆湘之地有句话叫做“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要说荆湘学子,端的是有骨气的读书人。几十年前鞑子南下时,岳麓书院的学子们,不惜以身试刀兵,最后与书院同毁于战火。原本,楚地学子觉着徐寿辉也好陈友谅也罢,和鞑子相比,怎么说也是中原血统,至于跟朱和尚相比,陈友谅更是有了正儿八经入学读书的经历,不知道强了多少,掰着指头算算,也算是条好汉了。



读书人在义军问题上有个奇怪的逻辑:若是赵氏有后裔,则赵氏为正朔,可惜的是,韩林儿从他祖宗那辈儿起就没用过赵姓,诈称赵宋登基称帝也不过蒙了一时,真相大白之后,天下间自然也没什么人鸟他;既然赵宋皇亲除了投降鞑子的就已经死绝了,那么谁攻陷大都谁就是正朔,结果,龙凤朝运气上又差了那么一点,直接被鞑子一拳打翻在地,又被张士诚狠狠地踹上一脚,永世不得翻身了,而陈友谅和朱元璋距离大都似乎还很遥远;既然大家都没攻陷敌都,那好,读书人的逻辑又起了重大作用:谁读过书谁就是正朔。



且慢!



这里的“读过书”还是有讲究的。要正儿八经的入过塾,拜过恩师的才叫读过书。用现在的话说,必须要是教育部门核准的具备办学资格的公办教育机构才算有效,你在自家屋子里陪着纯种汉族父母生活了几十年、说了一辈子中国话也不能承认你是标准的中国人,最后在厨房考了个方言标准的汉语四十级照样不能承认你会汉语,至于和尚庙里的夜校、扫盲班之类的肯定不算,某个光头在小黄山上和结拜兄弟们推演阵法,连军迷论坛都算不上,更不敢说是什么军校了。



最后,在读书人的反复筛选中,参加过皇觉寺扫盲班和小黄山业余军校培训的朱元璋首先出局,子不语怪力乱神嘛!和尚自然就是牛鬼蛇神的代表,和尚教出来的,吓!能有什么好!



盐贩子出身的张士诚也在第二轮三晋二的筛选中被一致淘汰:就因为你这样人,让天下百姓嘴巴里都能淡出个鸟来,你当了皇帝那全天下百姓还不都得打酱油去啊?(酱油不收盐税)你讲江湖义气?卖盐的时候讲不讲?参加过盐场夜校的,不要!



在总决赛中卖布出身的徐寿辉曾经一度领先,并且获得了参与到此次评选的观众朋友们的一致好评:这哥们虽然人老实点儿,可到底治理政务还是不含糊,跟着他混也不怕人使绊子。



但是陈友谅有杀手锏:爷可是正经公办学校出身!拜过孔夫子滴!虽然陈友谅拜过孔夫子之后没几个月就继续回家打渔了——也就是说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没结束就辍学回家,期末考试全零分。但对读书人来说区别就大了:在孔夫子那里注册了学籍的!就算到了几百年后,你丫丛剑桥回国满口的伦敦腔,手上没四级文凭,照样没人承认你会英语。



或许当年带着陈友谅在孔子那里注册学籍的那位老师名字可能叫“春”——三楚之地么,岳麓书院什么位置?什么奇迹不肯能发生?——让首轮差点败北的陈友谅立即原地满血满状态复活了,直截了当地带着评委们干掉了极具竞争力的徐寿辉,一举夺魁。



于是,读书人们就开始力挺跟“士”关系最靠近的陈友谅,包括力挺陈友谅干掉徐寿辉之后发售的那部以“大义”为年号的“新专辑”:汉王朝。可惜陈友谅一上台就给了支持他的粉丝们一记响亮的耳光。直接一刀子捅向了首轮即被淘汰的朱元璋——这也给后世的人们一个非常好的借鉴:出于某种利益需要和某种规则的指使,首轮即遭淘汰的选手,往往是冠军宝座的强力竞争者。



这一刀子捅得虽然犀利,可却扎扎实实捅在了钢板上。朱元璋同学虽然没有强硬的后台,可人家基本功从来没落下,一来二去,在应天主场上,捅刀子的陈友谅不但把刀子捅到了自己身上,就连“大义”专辑也是替朱元璋打了个大大的广告。



这一下读书人们不答应了,哥儿几个费尽心思搞了那么多潜规则才扶持你上位,你也太不争气了吧?你上台了,好歹先把跑到中原来圈钱的野兽派歌手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同学先赶出去吧?怎么先向同胞歌手动起了刀子?于是乎,风向一边倒,多数的读书人又开始同情起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朱元璋——人丑点不要紧,只要是实力派就行。



谁知道就在朱元璋同学大难之下见真情、竭力救援一直“北漂”与野兽派周旋的“韩刘”组合的关键时刻,陈友谅又捅起了刀子。这一下事情闹大了。



人家几十万人正在淮西路上演“大难有大爱、人间有真情”的主题汇演,上到主持人,中到参演演员、下到场内外观众正在积极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台上台下都被煽情的台词和各势力的广告商举起的捐款大牌子感动得直抹眼泪。多难兴邦啊!多好的题材!你丫在这个时候朝爱心大使(天使——朱光头背后插着两个小翅膀)捅下了邪恶的刀子,你丫是不是收了野兽派歌手的五根羊毛?于是,陈友谅一下子从人人景仰的英雄变成人人喊打的混蛋。



在这种众叛亲离的大环境下,陈友谅依然带着六十万粉丝围攻洪都。殊不知,爱心天使(小翅膀?)朱元璋早就有了准备,看到陈友谅如此兴师动众地带着几十万人来捧场,朱元璋早就已经盘算好了如何花陈友谅的钱给自己做宣传。



行了,正式的海选早就结束,接下来要上演的,则是台上台下的选手们在争夺粉丝的时候使出的各种手段。请大家把注意力集中过来,咱这是小说,不是八卦杂志。



至正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一三六三年,朱元璋三十四岁,也就在这一年,徐达和云霄北上救援安丰镇的同时,接到消息的陈友谅没有好好冬眠,本着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原则,带着六十万人朝洪都奔去,关系到两大势力生死存亡的一场决战就此拉开序幕。



(今日提前放送,谢谢诸位捧场!加送一章^_^)



第二百五十一章火器初战



'奇‘书‘网'2011…10…3017:17:12:3221



洪都的城防到底是什么情况?



陈友谅手上的情报写得倒是蛮清楚:洪都是应天用来防卫自己的桥头堡之一,同时也是支援龙凤朝北伐粮草军械的中转站;城池不大,城墙也不高,兵五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