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问镜 >

第830章

问镜-第830章

小说: 问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将此“神明”再次凑到模具之前的时候,之前的吸力却是莫名消失了,余慈甚至硬往模具里塞,却再没有刚才的一切反应。若说有,也只是一种“容纳不下”的胀足感。

这是……一种只要一个吗?

这也好办!

让“神明”回归符图中,紧接着,余慈直接冲着模具使出了天人降世神通,外界虚空没有什么变化,但那独特的波动压入模具之中的同时,云气中细密如织的气机反应,愈发地激烈,以至于远远超过了刚才的程度。

那位持灯跨虎的“降世天人”,径自显化在模具流动的云气之中,受到气机牵引,向内部移去,其位置,明显比前一个更靠近中心,直趋九真仙宫中轴线上的宫室建筑。

这就是层次的差别啊!

便在余慈颇为期待的时候,那“天人”也停下了,这次却是在一处大殿之外,仿佛有了自己的灵姓,从虎背上跨下来,移到殿堂一侧,笔直站定,那头“仙虎”,就柔顺地趴伏在他脚下,吭都不吭。

得,原来是个侍卫级别的,且其“照亮”的区域,还不如前一个,只有指肚大小。

看来,越在中心的区域,需要的“神明”规格就越高。

这是预先划定好的吗?难道黄泉夫人能够估算得到,未来会有人拿上清宗所创的“神明”,往九真仙宫里送?

这说不过去。

看气机流转,更可能的情况应该是分层导向,哪个一个层次的“神明”,就“点亮”哪个区域,并安排相应的职司。更具体还看不出来,毕竟是模具,真正的玄妙,恐怕还是要亲临现场,才可显出真义。

余慈对头顶上的九真仙宫想法更多,他沉吟片刻,收起模具,或许是纳入了两个“神明”的缘故,感觉真有些不太一样。

他也不再逗留,径直回到修士队伍中。

这么长一段时间,一众修士竟然仍未得出结论,而余慈已经不愿再与他们纠缠了——迟迟不能达成共识,这些人里面,就是有相当一部分,还在迟疑犹豫,这样的心态,在艰难时刻,迟早都要出事,与其到那时候被坑掉,还不如现在快刀斩乱麻,早早了结去球!

除了那些争论中的修士,像是端木森丘等人,虽说是在外围游荡警戒,其实一直在关注余慈的动向,见他回头,也都纷纷掉转方向,不一刻就同又聚在一起,几个真人修士合在一处,倒像给余慈声援而来。

只是这回,余慈已经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径自将重新封入神明的符图拿出来,交给端木森丘。此物形象大变,端木森丘一时竟然没看出来,稀里糊涂接过,便听余慈道:

“这个‘阵图’已经被我重新整理过,离得我手,加持之力或有下降,但运使之法,与之前并无差别,众人同心协力,使出共鸣合击之术,当无问题。道兄可擅加利用……”

没等他说完,端木森丘已是惊道:“老弟何出此言?”

余慈伸手虚按了下:“道兄勿怪,我到东华山来,自有目的,本来以为将无所得而去,但如今终于发现端倪,又如何能够错过?此事自有天大风险,又与诸位无关,故而分道扬镳,势在必行。”

他说得如此决绝,让端木森丘和金斗真人等都面面相觑。旁边商合却是冷然开口:“九烟大师,我与师弟,还有几位同道,之所以从南方八峰一路到主峰,又至此地,是信得过你,觉得与你同行,活命的机会更大一些,如今你却半途撒手,这个,不太说得过去吧。”

余慈也不生气,只笑道:“商道兄勿恼,我还是那句话,与大伙儿分开,实是为大家着想,诸位若还信得过我,不妨去这个方位……”

他所指的位置,正是西方八峰处,他们预留的退路。虽说以目前的境况,那退路能够保存完好的可能姓几近于无,但毕竟是一个念想,而且,也驱使众修士远离核心高危地带。

再从私心来讲,也能让天魔大军分一分心思,看能不能找出机会来。

将那处“后路”的因果改头换面,略微一提,众修士微微低哗,虽说在虚空剧变的情况下,其保存下来的可能姓不大,但有个奔头,确实是比没头苍蝇的模式强太多了。

此时余慈又道:“如果那处退路已然不存,诸位可以再回返两界甬道附近,近曰来,那宫阙中必有大变,若能找到机会,未必不能冲出去。”

说到这里,简直就是明说“以我为饵”了,不说是仁至义尽,也尽可过得去,商合一时也无话可说。

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余慈不追求什么“好聚好散”的圆满,就那么拱拱手,道一声“诸位保重”,便自化虹而去,再不回头,小五也依照他的吩咐,将神通洒开,裹了鬼厌、叶池、陆雅等,一发地去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太阿魔含瞬逝良机(上)

余慈在九真仙宫周围游荡了大约两个时辰,终于停下。

仅仅半天左右的时间,东华诸峰所在虚空,已经被域外侵蚀大半,空气稀薄至无,虚空则拓展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原来的一里路,如今可能已经拉长到一百多里——这倒不只是虚空侵蚀造成,还有陆沉拳辟天地,形成的“三十三天”架构完全舒展、释放之故。

原本的东华诸峰,则已经给粉碎得差不多了,在虚空潮汐的作用下,有很大一部分通过两界甬道,被甩到了外域去,成为飘浮在星空中的碎片。

如果仅仅是逃到外域,这期间,余慈不是没有发现机会。

以他三方元气封闭之能,有很多次,可以藏在东华诸峰的碎片中,通过甬道,直接逃到域外,他甚至不确定,是不是已经有人先一步这么做了。

相较于两界甬道位置的外紧内松,对九真仙宫,天魔的控制强度,则是要远远胜出。

也无怪乎柳观意图将这一批修士做饵,以目前来看,其防御实在是无懈可击,除了正面硬撼,强冲进去,就没有别的可能了。

问题是,天魔那边把轻重缓急分得很清楚,虽说也派出大军扫荡,但对此处的控制,还在不断加强。除了外道、眷属在周边往来巡逻之外,更由万化魔域形成了隐于无形的阵势屏障,万千天魔在其间调动往来,迷幻之妄境和真实之陷阱交融在一起,形成了坚不可破的防线。

就余慈估计,如今能把外围最强机动力量的刀蚁军阵调走,大概就是最理想的状态了。

此时的柳观,应该有觉悟了吧。

不管那边如何,余慈是打定主意要去九真仙宫的,见到这情形,何时去,怎么去,去了又该如何,此时都要想个清楚,做一些腹案。

正考虑的时候,有人唤他一声:“九烟大师。”

“叶道友啊……如今外面不甚安全,你还是在小五那边比较好。”

余慈对叶池露出笑脸,说起来,自从进入东华宫后,她绝大部分时间都保持着沉默,尤其是和小五转了一圈儿回来后,已经很久都没有开口了。但余慈吩咐的事情,也都依言而行,很是让人省心。

叶池微微颔首:“多谢大师关心,东华之变,非比寻常,若非大师援手,以叶池之修为,十有**,难以保全。”

“哪里的话……”

“只是我有一事不明,请大师为我解惑。”

“哦?请讲。”

叶池眸光清明,和余慈双眼相对:“之前端木森丘等人,极力争取大师与他们联手,但大师不应,最终分道扬镳,可为何还要携了我来?”

余慈当即回应道:“自然是亲疏有别……”

话出口才发觉语病,见叶池冷澈的眼神,纵然如今脸皮厚度见长,也有些尴尬,暗悔当初选的理由,当真是自找麻烦。

叶池终究不是寻常女子可比,没有在此言论上纠缠,又道:“大师之意,是说这一边活命的机会,比那些人要更多?”

“不外乎‘风险可控’罢了。”

余慈很难向叶池解释,他目前所握的诸多底牌,但这份儿自信,已然溢于言表。

叶池哑然失笑:“那么,对上太阿魔含,也如此么?”

“哪个?”

余慈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也从没有听过这个古怪的名字。

“太阿魔含是岛主在域外的大敌,也是誓言要阻止岛主成道的末法主。”

余慈失声道:“末法主?”

稍一顿,他马上就反应过来叶池的真正意思:“你是说,这里的天魔大军,乃是太阿魔含的手下……你怎么确认的?”

“既然是岛主大敌,半山岛上弟子,自然都学会了如何辨识、趋避之法,包括其座下天魔、眷属、外道等,以免为魔头所乘。”

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余慈也不能只听她一面之辞,就问道:“具体的辨识之法可否告知?”

余慈的疑惑就在于此,至少在他看来,一应天魔、外道,除了种群、修为不一之外,个体之间,外表、气机的差异实在是微乎其微,至少他交手这么多回,也没看出其中有什么“特色”。

叶池应道:“一则天魔眷属有别。染化的眷属极少有改换主人的情况,其中有一些修为境界较高的人物,以前在修行界也是一方大豪,面目、法门都可作为标识。我与小五在一起时,就见到了其中一位……”

这个很有道理。

余慈正沉吟的时候,又听叶池道:“然后就是各支天魔的习性。里面有天魔与眷属、外道、奴族的比例,平时征伐攻击的习惯等等。像太阿魔含这一支,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平日里很少驱役奴族征战,而下属的天魔外道,又常以刀蚁军阵为主力。

“它们最擅长以天魔幻法惑人,多在域外传播法宝、秘藏等消息,引大批修士入其瓮中,集合绝对优势的力量,一举合围,大批染化。如今这手段,虽说因为局势而有所变更,但总体上,仍是以守御为主,节奏上与太阿魔含一族很是相似。”

余慈听得连连点头,对叶池所言,已经信了八成,也不由赞道:“道友对域外天魔的习性,观察入微至此,我远远不及。”

说到这里,他也已经明白叶池最终的意思:“太阿魔含……这么一个大场面,要说他亲身前来,也不是不可能。不过,我想请教,如何确认才好?”

“末法主已经是天魔‘他化自在’的巅峰成就,难以测度。”

“也就是说,就是那位藏在宫阙中,咱们也发现不了?”

“……”

叶池沉默下来,这个问题的难度对她而言,似乎是超纲了。

余慈只能自己琢磨,这种事情,必然要做最坏的准备,也就是说,不管那个什么太阿魔含在或不在,都要以“在”为基准考虑。

况且,余慈也感觉着,如果域外天魔真的找出九真仙宫的奥妙,一位末法主亲临,绝不为过。

如今不见声息,说不定就是潜心研究九真仙宫,脱不开身。

这样的话,可真的麻烦大了。

正挠头的时候,叶池再度开口:“我知道大师视我半山岛与他处不同,心中自然感念。为此有一件事,冒昧想请大师相助,不知可否?”

第一百一十二章太阿魔含瞬逝良机(中)

说起来,这还是叶池首度正式向他求助,余慈自然要重视,慨然道:“你说,只要我能办到的,决不会推辞。”

叶池微微欠身,算是感谢,但她并没有立刻说起要求什么,反而话锋一转:“在此之前,我还有一事请问,大师对那宫阙有所欲求,又准备用什么法子进去呢?”

余慈咧了咧嘴:“之前倒是想过一些主意,不过听你这么一讲,那些法子,恐怕是上门求死,如今还要从长计议。”

“是吗?”叶池倒是风轻云淡、不置可否的样子。

见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