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问镜 >

第211章

问镜-第211章

小说: 问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余慈一怔,乍听来,李佑是说这位西峰师兄资质平平,可仔细品味,又似另有深意。

“论修为,西峰师兄在四代弟子中或许还排不进前十,然而他却是山门之中公认的‘厚积第一’!”

李佑话中颇多赞誉之意,显然对此人甚是佩服:“西峰师兄修行最是稳重,一步一个脚印,两百年修行中,有多次机会可以进入步虚境界,却都被他压下来,只将根基筑得更牢。故而他一颗太清金液还丹千锤百炼,全无瑕疵,神通自蕴,只要突破,便会一鸣惊人,正是龙虎交而风云汇……呃,他过来了。”

余慈倒是少见李佑如此推许一个人。一抬头,果然见有人朝这边走来。这位师兄道装打扮,通体上下十分朴素干净,身量雄壮,狮鼻阔口,双目狭长,乍看长相朴实,细看又有威猛之气,待定神打量,又觉得此人威猛中有静气,非同俗流,确实不凡。

“这位是余师弟吗?”华西峰主动和他们打招呼,但并没有刻意摆出可亲的面孔,有点儿就事论事的意思。

“见过西峰师兄。”余慈学李佑的称呼与其见礼。

华西峰点点头,目光在他身上略一扫视:“听说余师弟修炼的是解良师叔所创的‘玄元根本气法’。”

余慈好生奇怪,不知这位师兄是什么意思,但还是点头确认。

华西峰又将目光落在他腰间的佩剑上:“可否借剑一观?”

余慈瞥了李佑一眼,见他使来眼色,要他答应,也就一笑解剑,递了过去。华西峰点头接过,无声将利剑抽出半截,又用手指在剑刃上抹了一记,方把剑归鞘,交还回来。

然后,他就在余慈莫名其妙的目光下,径自闭目,似乎是在调息。

这位师兄还真是……特立独行!余慈又去看李佑,李佑则见怪不怪,为他解释道:“西峰师兄是在收集你的气息特质。那剑园内环境复杂,咱们宗门四十号人,说不定哪个就走失了,只有西峰师兄‘天地交感神应’,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的气息,追索辩识,千里范围之内,无有不中。”

“竟还有如此奇功?”

余慈不由赞叹一声。此时华西峰也完成了这份气息采集工作,余慈已经是他要收集的最后一人了。因此便留下来说了会儿话,余慈感觉到,这位师兄确实是个极稳重的人,看上去少言寡语,大部分时间都任由李佑瞎侃,然而中间偶尔说一句话,却是无有不中,颇有画龙点晴之妙。

夕阳已经沉在地平线下半截,太母飞舟正进行最后的角度调校,同时有下降的趋势。

“到了吗?”余慈问道。

“还有一段距离,不过在这里可以看到剑园的部分面貌。喏,在那儿!”

李佑停止和华西峰闲聊,为余慈指明方向。顺着他的手指远眺,余慈轻“喔”了一声,他看到了,在夕阳抹红的视界中,滔滔云层之上,有一片颜色与众不同之地。

那是一片黯淡的灰色云层,在夕阳的光芒中倔强地保留着它的原色,仔细去看,余慈还能见到上面偶尔翻滚的巨大气泡,似乎下方有种什么力量鼓荡。

“那是剑园开启在即,园内剑意已撕裂虚空,形之于外,当然,与之相伴的,是巨量的死气,很憋闷的……除了少数人,谁在那里面,也很难保持一个好心情。”

李佑用过来人的语气为余慈讲解。

这时候,之前还在舱室中的修士纷纷出来,前甲板一下子变得拥挤许多。余慈看到,张衍正打着呵欠往这边走,里面还有很多熟人,实证部的黎洪、王九不必说,他还看到当日在棋枰峰上,接他去见朱老先生的赵甫师兄。

现在他已知道了,那位师兄是学理部四代弟子中的佼佼者,其地位和实证部的周钰,身边的华西峰相比,也逊色不了太多,这还是他向来低调的缘故。

余慈算了算,前甲板上,只还丹修士已经有十五位,还包括华西峰、肖录、赵甫、黎洪、王九这样还丹上阶的强者。其余人等则至少也是通神上阶的水准,也就是说,只前甲板上这些人,已经超过了绝壁城战力的总和,推平绝壁城绝无悬念。

而这些,还只是山门四代弟子,甚至是四代弟子中的一小部分。离尘宗这等历经数劫而不倒的大宗派,其实力当真是可畏可怖。

但这些人,相对于剑园附近,来自五湖四海数以千计的剑修,又颇显渺小。余慈已经看到了,在那灰色的云层左右,有数道剑光来回飞掠,偶尔穿插进去,似乎在体会其中奔流的剑意和死气,为随后的盛会做最后的准备。

那些可都是还丹修士。

“在园中多寻机缘,少和人较劲儿。”张衍走到他身边,轻声提醒,“这一回,三山五岳的强手来得特别多。”

他有句话在心中没说出来:在剑园里,除了还丹修士,其他人也实在难有作为。

未等余慈回应,众人身上都是一轻,太母飞舟已经找好了地点,往云层下方急降。

层层水汽在眼前掠过,众修士眼前一暗又一亮,已是穿透了云层。此时下方地域有山体遮挡,早该入夜,然而在破开云层的一瞬间,众修士的眼睛几乎要被那漫天光彩给映得花了。

方圆百里的地面上,千百堆篝火熊熊燃烧,上空有剑光飞掠,下方有人挥剑自娱,或大声争执,或高声谈笑,间有剑气嘶啸,气爆轰鸣,热闹又喧嚣。

这就是剑园盛会。

第二百七十二章重逢

飞舟的到来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目光,这个庞然大物就停留在距地面约五十丈高的半空中,然后,四十位山门修士纷纷越出甲板,向下飞降。{ }各还丹修士当然没问题,就是像余慈这样不能驭器飞行的,也各有手段,绝不至于落下去摔个半死不活。

不过,这种时候,作为天下有数的大宗门,离尘宗总要展现些手段。也不知道是哪位师兄,悄无声息地祭起一件烟障类的法器,虚空托举这四十号人,腾云驾雾般缓缓落地。

这一下确有先声夺人之效,而且整整四十人的队伍在周边也有几个,但像离尘宗这种配备的,却是一个也无。十五个还丹修士聚在一起,顶着离尘宗的名头,又都是一时之杰,那股子气魄,便非常人所能及。

不过,震动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来自三山五岳的这些修士,大都是剑道有成之辈,颇多桀骜,汇聚在一起时,当真是剑气冲霄,离尘宗诸修士没有势压全场的打算,相反,他们还要融入其中。

像是华西峰、黎洪这样的人物,不能说是名满天下,但在特定的圈子里,是有其地位在的,从第一个人打招呼开始,各式各样的问候就层出不穷,善意的和恶意的都有,难得华、黎等人能够应付裕如,没那心情的如王九,则是摆出一张冷脸,谁也不搭理。

这时,有人匆匆赶过来,施礼的同时,口称诸位师兄。

余慈有点儿奇怪,问了李佑才知道,这是是宗门早先派过来的弟子。虽然剑园早在数劫之前,就划出来送了人,但在断界山脉,再怎么说离尘宗也是地主,这样天下级的盛会,也是有人要先期过来做准备的。

像余慈这些人,只要养精蓄锐就好,一些杂条,便交由这些人处理,此时已将诸人的营地安排好,现是请人过去的。

在那弟子的带领下,众人来到周边群山中某个山脚下,见到那里立起的一块牌楼,通体竟是以玉石铸就,上书‘白云精舍’四个金光大字,甚至是醒目。过此牌楼之后,余慈便看到几十栋屋舍在山间错落分布,清溪小桥,林荫环绕,中有灯火闪烁,便在夜间,也觉得十分雅致。

对这样的大手笔,余慈一时愕然。

“这是咱们宗门上品法器‘白云图’来着!”

李佑语气淡然,其实颇为得意:“这法器铺开为精舍,收卷为图画,依山傍势,巧思精致,回回不同,又有护山阵法,极有妙用。这里用来,既方便又安全,实乃出家远游必备之良品……可惜,宗门类似的法器只有五件,除了这种大场面,其他时候都轮不到咱们头上。”

不愧是历数劫而不倒的巍巍大宗,余慈不免赞叹。但此时慢悠悠跟在后面的张衍却是半句话不说,只拍拍他肩膀,要他看侧后方另一座山峰。

夜色渐深,余慈眼睛虽利,在莽莽群山阴影中,也看不太真切,只觉得那边峰上似有飞檐凌空,数点灯火,也是一类建筑。

“那是无心殿,乃是北地魔门一件至室,比白云图还要强出许多,当年魔门分裂后,落在其分支冰雪魔宫之中,那里人物一个个绝情绝义,在剑园里遇到了,要千万小心。”

余慈微怔,点头应了。张衍又道:“靠左边那座山峰上,如此天气还有飞流垂挂,不合时令,应该是洗玉盟的碧水园;之前我还见了半山岛的海蜃楼,若隐若现,这里面的人物想来也是极扎手的……”

至此,余慈已知道张衍的意思,是提醒他莫以为离尘宗势力,小觑了天下英杰,正要谢过,忽有人笑道:

“张衍所言,甚是精到,阿慈你要谨记在心。”

余慈心中一跳,猛回头,惊道:“于观主!”

牌楼下,正走出一个人来,须眉皓白,道装佩剑,精神矍烁,正是于舟。

此时山门弟子已有半数过了牌楼,却没一个人发现于舟是何时站在那儿的,惊讶之下,纷纷回头,见是于舟,熟悉他的便纷纷上前招呼,有些入门较晚,未曾见过的,也在同伴提醒下,恍悟这位老道士的身份,也都行礼如仪。

于舟是见惯场面的,面上不动声色,只把袍袖一拂道:“按推算,剑园开启是在后天,不过这做不得准,近两日周边元气波动已颇为剧烈,若有个诱因,随时都会激发,你们要做好准备,先去精舍养精蓄锐吧。”

余慈这才知道,原来于舟便是山门派来主持剑园各类外务的总执事,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剑园在断界山脉西北,止心观在西南,相去当有十万里以上,也亏得宗门能这样调度。

“是,劳烦于师叔费心了。”

华西峰对于舟执礼甚恭,再躬身之后便当先往精舍去了,有几个弟子只拿眼睛在于舟脸上打量,被旁边同门一扯,也都过去。

于舟则走到拖后的余慈三人身边,目光在余慈脸上扫视几遍,满意笑道:“阿慈你修为确有精进,山门数月,也非空度。”

他“阿慈阿慈”地叫着,听起倒像在唤个女孩子家,这还是余慈上回去止心观,老道换的新称呼,更显亲近,余慈先觉得尴尬,后来倒觉得顺耳起来,也笑应道:“自不敢误了长辈心意。”

于舟目视李佑、张衍二人,这两位和于舟都是比较熟的,均行礼见过。李佑也就罢了,对张衍,于舟却是赞道:“起落跌宕,其志不减,也是难得。”

说着,便和三人往精舍方向去,路上问起余慈在山门的修行,听得连连点头,余慈说得其实不多,倒是李佑笑嘻嘻地讲得不少,他口舌便捷,说得甚是生动。尤其是像灵霄阁中那些他亲眼目睹的事,更是浓墨重彩,听得于舟连连点头:

“朱先生在符法造诣上,已是宗师级别,能让朱先生对你另眼相看,解师弟在其中出了力,但你的缘法更是了得。”

张衍难得提起了兴趣,将心中一个疑问说出来:“我曾听说,朱老先生并非是我离尘宗的门人……”

“确实如此。”

于舟倒不遮掩:“朱先生其实是某个北地大宗的真传弟子,那个宗门在上一劫遭了魔劫,几乎满门死绝。朱先生侥幸逃脱,托庇于我离尘宗门下。可惜四九重劫期间,又遭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