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倚天同人]不入轮回 >

第29章

[倚天同人]不入轮回-第29章

小说: [倚天同人]不入轮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中衣内一面强笑道:“没什么,之前在山下买的,觉得挺漂亮就戴在身上了……”
  “之前?”阳顶天盯着他故作淡定的动作,怀疑道:“什么时候买的?我走之前好像还没见你戴过?”
  你走之前当然没见过!成昆心中吐槽,一面在心中想着搪塞之词。他自从“醒来”后就发现这串佛珠戴在自己脖子上了,想摘都摘不掉,好在放在衣服内也不显眼,也就没再注意过,没想到此时居然滑落出来,还连带出了颈上始终挂着的那个红丝线系着的锦囊。
  “挂了这么多东西,不难受?”阳顶天瞥了眼他领口随意塞完鼓囊囊的一团,摇了摇头再度伸手过去:“别动,我帮你整理一下!”
  “哎……”那人动作太快,成昆来不急阻止,脖子上那些累赘已再度被扯了出来。不仅如此,阳顶天还试图将那串佛珠与香囊一同摘下,见状他忙道,“别忙了,那个拿不下来……”
  “来”字还在舌尖上打转,下一刻便生生噎了一半进去——阳顶天居然将那串佛珠解下来了!
  他瞠目结舌的看着阳顶天握着佛珠打量了一阵,点点头道:“品质不错!”而后又拿起那个锦囊,忽然想到,莫非这串佛珠只有他自己弄不下来,别人就可以?
  如果有可能,他还真一点都不想带着这个东西。虽然他不在乎地藏菩萨所谓的为善为恶之说,可是这么一串东西挂在颈项上,就像一根束缚的锁链一般,始终让他心中有些不自在。既然这会儿拿下来了,那么干脆便不再戴着好了!
  而此时阳顶天已经拆掉了锦囊上的红线,正欲将之绑在佛珠上,见状成昆忙道:“别!那个既然拿下来了,我也不太想戴着,收起来好了!”
  “嗯?”阳顶天诧异道,“你之前不是还说很喜欢?”
  成昆干笑道:“还好,就是有些沉。”他说着还揉了揉脖子,其实上辈子他早习惯了挂着佛珠的感觉,这么说不过是托词罢了。
  好在阳顶天信以为真,伸手掂了掂那串佛珠,笑道:“确实有点沉。”而后便将它收在枕头下面,“既然不想戴,明天便收到包裹里吧!好了,先睡觉!”说着将锦囊重又拴在红线上,伸手递给了他。
  成昆应了一声,将锦囊胡乱套在脖子上再度躺了回去,这一惊之下便忘了先前的话题。阳顶天乐得他不问,替小孩掖了掖被角后跟着躺下,而后道了句晚安,便闭上眼径自睡去了。
  这么一闹,成昆也有些困倦了,看着阳顶天闭上眼后,也觉得眼皮儿有些睁不开,干脆便舒服的躺倒在枕头上,渐渐地成了周公上门客,于是一夜无话。
   

作者有话要说:清明二更
谢谢紫藤晓月与骑马抓兔子亲的地雷,话说兔子亲,其实你是来刷屏的吧?~
明天没有更新了,亲们可以休息休息,我也得更一下另外两个坑,汗,好想请假,不想上班TT




35

35、五、离行不隔万重山 。。。 
 
 
  也许是因为正在长身体的年龄,又或许因为打从心底放松下来,这一觉成昆睡得极为安稳,印象中他已经很久没有过这么深度的睡眠了,一直到耳边传来喊他起床的声响,才迷迷糊糊睁了下眼。
  迷蒙的眼中仅仅映入了一刻对方的身影,随即便再度被铅沉的眼皮儿覆盖住。耳边似乎传来对方好笑又无奈的叹气声,随即一阵悉悉索索,似乎有人离开——成昆满足的蹭了蹭捂在被窝中暖热的双腿,继续好梦沉酣。
  谁知才闭上眼没多久,脸上忽然传来一阵温热的湿润感,有什么湿漉漉的贴上来,一把一把擦拭着他的脸颊。成昆一个激灵清醒过来,被闷得“唔唔”两声,侧头避开了在自己脸上擦拭的东西。
  睁眼一看,正是阳顶天手持毛巾替他擦脸,见他拒绝才停了手,微笑道:“醒了?”
  “……”脸上湿漉漉的感觉,因为温热的缘故倒是不讨厌。但是这般被人当作小孩子般对待还是让成昆觉得全身都有些不自在。他伸手摸了摸脸,道:“师兄,你怎么……”
  阳顶天笑吟吟的道:“做什么好梦了?口水糊了一脸——快起床,你师父还在饭堂等你吃早饭呢!”
  
  成昆顿时一脸黑线,好梦跟口水之间有什么相关性吗?!不过这么一擦确实清醒不少,他揉揉眼睛站起身,接着就觉后背被轻轻拍了一下,耳边随即传来阳顶天的称赞:“不错嘛!难得你没赖床。今天你要下山,晨修就免了,吃完饭后我送你们。”
  成昆猝不及防之下被拍的一个踉跄,反射性的绷紧了背肌:要害之处被人如此轻易的碰触到,令他下意识的警觉起来。下一刻,想到自己此时的情形,以及身边之人的身份后他才就慢慢放松戒备,弯下腰去拾地上的鞋子。
  这一动,就觉脖颈上有什么东西从领口滑了出来,成昆反射性低头去看,瞬间便怔住了。
  那一串碧绿青翠,圆润可爱的,赫然便是昨晚摘下来放在枕下的佛珠!
  恰好此时阳顶天也跟着弯下腰,瞥见他领口中垂下来的坠饰后也是一怔:“这东西你怎么又戴上了?不是嫌沉吗?”
  话音刚落,阳顶天就发现成昆缓缓转过头看向他,一双杏眼睁得极大,眼中俱是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神态。他不禁一怔,正要再问,成昆却已再度低下了头,伸手不在意一般扯了扯那条碧玉佛珠,道:
  “没事,怕忘带了——就先戴着吧!”
  他声音如常,加上又是低着头,细碎的刘海将他侧脸上的表情遮了大半,看不真切,阳顶天便也没当回事,只是笑道:“还能怕忘了?我总会提醒你的——好了,穿上鞋就走吧,水我兑好了,去洗洗脸,只擦可不行!”
  成昆低低的应了一声,道:“师兄,我要更衣,你先去洗漱吧!”
  
  阳顶天只道小孩儿是害羞了,便点点头绕过屏风走了出去。成昆听到脚步声渐行渐远,才慢慢坐起身,用力扯了一把颈项上的佛珠,确定自己扯不下来后,颇有些嘲讽意味的勾起了唇角。
  毕竟是地藏菩萨亲自给他的东西,哪有这么容易便摘下来的?他之前想得未免太天真——成昆摩挲着那一粒粒饱满圆润的碧玉佛珠,微微眯起眼:也罢!就算一直带着这东西又如何?这辈子反正已是捡来的,他又不打算再走上辈子的老路,挂着就挂着吧!
  忽略了心中那一抹不爽感,成昆穿好衣服鞋袜下了地,将佛珠重又塞入领口中,这才走向门口所在的方向。
  ……
  一顿早饭吃得格外压抑,一方面是因为第一次扭转命运的尝试失败,另一方面则是早晨那场小小的插曲。成昆从走进饭堂之后就一直沉着脸,那张小脸上摆出这么一副沉闷的表情,看起来倒有些意外的逗人。
  阳顶天大概猜到了他的想法,也不阻止,只是笑眯眯的坐在他身旁,不时夹个包子过去,或者同陶玉山随意聊上几句,吃完早饭后,才嘱咐成昆检查一下是不是有落下的东西,准备送他们师徒下山。
  说是送到山脚,阳顶天却是一路将两人送出了很远,一直走到官道上才停下脚步,离开前免不了各种嘱咐关照,尤其叮嘱了成昆几句,言语中难掩关切。成昆心中郁闷:真要是这么担心的话,干脆跟着他们一同去陶家庄不就可以了?他可没看出阳顶天那点伤真有什么要紧。就算有,大不了他们放慢速度走就是了,反正也不着急回去。
  可惜这种略显凉薄自私的话成昆此刻实在是说不出来,便只能闷闷不乐的跟着陶玉山离开,不时回头看看距离他们越来越远的那道卓然身影,无数次生出冲动想要停住脚步扑回去——这种前所未有的牵挂感,成昆算是第一次领教了。就算是以前离开师妹闯荡江湖,他都没有过这么强烈的感觉。
  这种心情不受控制的感觉很糟糕,至少对成昆这种冷静惯了的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为了杜绝自己过分患得患失失了平常心,成昆干脆狠狠心转过头,阻止自己回头去看。就这样,直到过了官道拐角,师徒二人翻身上马,他才恋恋不舍的最后回头看了一眼,可惜这个角度已经什么都看不到了。
  
  陶家庄远在山东,距离他们之前所在的北山相距甚远,来回快马大约需五日左右的行程。陶玉山与成昆这对师徒本身感情就不深厚,重生后成昆更是对这位便宜师父各种看不顺眼,因此这一路走的可谓是沉默之极,两人除了吃饭休息就是赶路,居然始终都没交谈过几句话。
  这日天气回暖,到了中午,日头竟晒得人周身发热。师徒二人赶了一阵路,俱都感到汗流浃背,水壶中的水更是早早就喝完了。
  于是在见到前方一座简陋的茶寮后,两人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去那里稍作休息。
  此处临近官道,也算是人来人往的必经之处。茶寮虽然简陋,里面人却不少。陶玉山和成昆挑了个靠角落的桌子坐下来,由陶玉山点了几个小菜,一壶淡茶,两碗米饭,便坐下来闷头饮茶。
  因为往来客人较多,加上天气偏热,又是正午时分,小二有些忙不过来,饭菜上的也就比平时慢得多。师徒二人除了赶路之外别无要事,也就没太在意,陶玉山干脆走到马旁,摘下他与成昆的水袋,走到厨房里给了小二一个铜板要求填满。
  成昆一个人坐在方桌旁,眯眼喝着苦涩的粗茶,双眼看似无聊实际机警的观察着周遭的环境。这是他上辈子闯荡江湖多年养成的习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注意能够掌握的线索,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证自身的安全,从而谋求最大的利益。
  这一听,却真让他听到了一项感兴趣的消息。
  他们隔壁桌的那些人比他们来得早,装扮略显怪异,其中有几个人眉目轮廓也较常人深邃些许。成昆一眼便看出那些人来自西域,又听他们低声谈论只是隐约提到“昆仑”“崆峒”之类的字眼,心中一动,便暗自留了心。
  那些人听声音正是来自昆仑山下的昆仑派,巧的很,他们在谈论的事情恰好与帛加镇的方家有关。虽然他们说的很是隐晦,言语中也没提及“魔教”之类的字眼,但是成昆还是轻易便听出了他们言下之意,心中一动:“莫非‘当初’方家的那场惨案,与昆仑派有关系?”
  成昆仔细推敲了一下,那场惨案他所知不多,阳顶天后来究竟有些什么际遇他更是完全不知道。倒是后来明教明显针对昆仑派与崆峒派有过几次行动,他的好徒弟谢逊更间接因此而得到了崆峒的秘籍《七伤拳谱》——说起来,明教虽然行事诡异肆无忌惮,但是六大派之中真正针对过的门派,好像也只有昆仑崆峒两派。
  当然这其中少不了他的推波助澜,谢逊好徒弟不过是忠实的执行了他的计划罢了。那个时候——成昆暗自好笑的摇了摇头:那些都是往事,现在再想,徒增烦恼罢了,还是忘掉好些!
  仔细听着隔壁桌的谈话,可惜他如今内力平平,能听到的也不过是寥寥几句。成昆不禁心痒难耐,暗恨自己没了上辈子的深厚内功,一切都要重头开始。饶是如此,他还是努力竖起耳朵,唯恐漏掉一言半语——他有预感,那些人一定与方家灭门有所关联。现在想想,“当初”追杀他与阳顶天的那些人,能够如此锲而不舍,加上身手了得,显然也不是泛泛之辈。若说是昆仑崆峒两派联手,倒也不无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