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武侠.历史 >

第270章

武侠.历史-第270章

小说: 武侠.历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端,看见旗子向北飘就沮丧不已,向西就兴高采烈,因为南方吹来的是干燥的沙漠热风,而孟加拉湾的季风则会带来雨水和好收成。

    不过当地人没想到的是,也许正是他们最喜欢的水,将成为金色城堡的杀手: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城堡里建了许多旅馆、酒店和娱乐场所,城里居民也开始使用方便的自来水,但城堡里没有完善的排水设施,大量废水通过简易的排水沟流淌,不断地冲刷着沙堡的根基,部分沙石城墙也因此而被浸泡垮塌,原本城墙上保存完整的99座堡垒,已有好几座因此坍塌湮没。

    有些人责怪祖先考虑不周,可是当初在干燥沙漠建成的祖先,又怎能想到这座从来都只会为缺水烦恼的城堡,有朝一日会受到水的威胁?

    如今游客数量还在与日俱增,因为驿道早已废弃,满载香料的商队也久久不见了踪影,旅游业成了这里居民最可靠的生财途径,他们别无选择。

    只是这样一来,在风沙中挺立850年之久的金色城堡也许就快挺不住了,罪魁祸首不是祖先,更不是水,而是人类自己。



………【纳米比亚的世界第一陨石】………

    在西南非洲的纳米比亚北部有座小城赫鲁特方丹,城西20公里有座荷巴农场,这里陈列着号称世界第一的大陨石——荷巴陨石。

    这块大陨石长2.95米,宽2.84米,厚度在1.22米和0.75米之间,重约60吨,安卧在一座类似古希腊剧场的环形阶梯式看台正中。

    据科学家介绍,较大的陨石分为石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三类,其中铁陨石体形最大,荷巴陨石更是铁陨石中的翘楚,世界第一,实在是当之无愧。

    据信这块大陨石约形成于1。9亿至4。1亿年前,于3万至8万年前坠落到地球上,而地球的年龄也不过4。6亿年,纳米比亚更是迟至1990年方正式宣告独立建国,是非洲最年轻的国家之一,与之相比,荷巴陨石实在是久经沧桑的老者了。

    陨石是来自太空的客人,像荷巴陨石这样的庞然大物,通常都是不幸闯入地球轨道,被强大引力吸入大气层的小行星。这些小行星与大气层摩擦后会逐渐解体,内核、中间层和外壳分别成为铁、石铁和石陨石,这也是铁陨石通常较大的原因。

    由于高速撞击加上大气层剧烈摩擦产生的大量热量,陨石在空中和地面通常会发生剧烈的燃烧和爆炸,并在地面上形成巨大的陨坑,越大的陨石,砸出的坑往往也越庞大。纳米比亚境内曾发现很多陨石,许多大陨石都留下很大的陨坑,如离荷巴不远的洛特卡姆,就有排名世界第13位、直径达2500米的大陨坑。有的陨石甚至造成相当于几十颗原子弹的大爆炸,有些科学家甚至认为,恐龙灭绝等非常事件,也可能和某颗大陨石有关。但奇特的是,荷巴陨石几乎没留下陨坑的痕迹,这让当地人觉得十分幸运,却也让研究者感到大惑不解,据认为,唯一合乎逻辑的可能性,就是这个不速之客是以很小的角度接近地球并闯入大气层,并像飞机降落般擦地着陆,没入土中的。

    由于陨石来自外太空,生成年份和地球、甚至太阳系形成时代相当,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岩石,通过研究陨石,科学家们可以了解太阳系的初始状态,有助于揭开太阳系的形成和人类生命起源的谜团。由于人类的活动和文明的发展,只有人迹罕至的地方才有较多陨石遗迹存在,纳米比亚开发较晚,地广人稀,再加上气候干燥,因此成为保存陨石和陨石坑较多的国家之一。

    荷巴陨石自坠地以来一直默默无闻地在土中埋了几万年,直到1920年才被荷巴农场的开发者从泥土中无意间刨出。由于陨石在坠落过程中经历大气层摩擦的天然高温冶炼,铁质纯净,且含有大量熔点更高的钛等稀有金属,自古就是打造刀剑等兵器的上选材质,荷巴农场的意外发现,很快被活跃于整个非洲的叙利亚商人看在眼里,他们纷至沓来,掏出一些小钱,换得从大陨石上敲几块带走的权力,并将这些陨铁带回祖国,高价卖给当地刀匠,打造成有名的大马士革花纹钢折刀。这些折刀当然是不世出的珍贵工艺品和收藏品,却让荷巴陨石一天天消瘦下去。

    为保护荷巴陨石,1955年3月15日,当时的委任统治政府宣布这块陨石为国家遗迹,但这并未能阻止有心人的盗卖盗窃行为。上世纪70年代以来,陨石研究进入高潮,陨石价格迅速飙升,即使最普通的石陨石,每克也能卖几到几十美元,较珍贵的陨石售价高达数千美元一克,比黄金贵得多,这更让许多人觊觎这块巨大的宝贝,在美国的陨石市场上,不时可看到标有“正宗荷巴陨石切片”的小块陨石高价出售。

    为更好地保护这个举世无双的国宝,1985年,纳米比亚国家遗迹保护委员会与罗辛铀矿有限公司合作,在荷巴陨石周围建造了这座环形阶梯式看台;两年后,荷巴农场的主人也慷慨解囊,捐出一大块土地,建造了“荷巴陨石纪念馆”,从此这块世界第一大陨石得到妥善保护,并成为旅游者在纳米比亚必看的景观。



………【世界的孔夫子】………

    孔子及其学说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本土,及同属东亚文化圈的朝鲜半岛、日本和东南亚各国,这已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但鲜为人知的是,早在400多年前,孔子学说的影响力已波及欧美各国。

    传教士的有心利用成为开源之渠

    1582年,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传教。在他之前已有一些西方传教士抵华,虽然他们费尽心力,甚至不惜将自己改作僧侣装束,以吸引中国教徒,但全都收效甚微。利玛窦在长期观察、研究后得出结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只有将教义与最为中国大众所推崇、尊重的儒学相结合,才能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在此思路引导下,耶稣会用“西儒”的面目出现,采用结交士大夫、允许中国信众尊孔祭祖和将基督教义比附四书五经等做法,慢慢打开了中国传教的局面。

    然而当时欧洲风气仍十分保守,严禁偶像崇拜的罗马教廷很难接受尊孔祭祖的合法化,为避免被教廷视作异端,利玛窦和他的继承者们开始系统地将孔子学说介绍到西方,1662年,耶稣会传教士郭纳爵将《论语》、《大学》翻译成法文,以《中国科学提要》的书名在巴黎出版,很快引起各界的瞩目与强烈反响,1672年,殷铎泽出版《中国政治道德科学》,是《中庸》的译本,15年后又出版《中国哲人孔子》;1711年,《中国六经》以拉丁文出版,这是《四书》的新译,外加《孝经》和《小学》,这些书加上杜赫德收集耶稣会众人信件、历时74年连载编纂成的《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及他1735年在此基础上的巨著《中华帝国志》,比较完整地向西方勾勒了中国文化、尤其作为其核心的儒学的轮廓。虽然这些作品中真正直接出自孔子口中的其实仅《论语》一篇,但分辨不清孔子、孟子和朱熹异同的西方读者将之笼统地成为“孔学”,并以“Confucius”(孔夫子的音译)命名。

    因为孔学西渐萌于传教士,因此最初的儒学著作译本许多都是拉丁文的。

    孔学推动了西方启蒙运动

    为避免尊孔被理解为崇拜偶像,耶稣会教士竭力将孔孟之道解释为“唯物的纯粹道德和哲学”,并对其中的“无神论倾向”做了批判,这虽然是个并无太多恶意的曲解,但正是这个曲解,让孔学在当时的欧洲各国受到了出乎意料的欢迎。

    由于中世纪神学的禁锢,当时的欧洲正处于思想灵感枯竭的深渊,“唯物的纯粹道德和哲学”从东方突然传来,令渴望摆脱狭隘精神束缚的欧洲思想界眼界大开,欢呼不已。

    法国大哲学家伏尔泰对天主教一直持否定态度,主张用纯粹的“哲学宗教”来取代,孔学的输入让他兴奋地高呼,这正是他所想要的“没有迷信、没有荒诞传说,没有亵du理性和自然的教条”的思想体系,在他看来,儒家的主张和信条,中国人按孔孟之道建立的行政体制和道德架构,甚至雍正的闭关锁国,都是合理的,应该的,他认为“我们法国人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真是大不幸”,甚至把家中耶稣画像改为孔子画像,朝夕礼拜,并写了首虔诚的赞美诗:“孔子,真理的解释者,他使世人不惑,开发了人心,他说圣人之道,决不是预言者的那一套,因此信仰他的人,本国外国都有。”

    当时启蒙运动的主力军法国“百科全书派”同样推崇孔子。狄德罗感叹孔学只用“理性”就做到治国平天下,霍尔巴更在其代表作《自然的体系》、《社会的体系》中以孔学为依据,主张以中国的社会制度代替西方社会制度,以儒家道德代替基督教道德。

    著名的法国重农学派代表、被马克思誉为现代政治经济学始祖的魁奈对孔学推崇备至,认为《论语》一本书的价值就超过希腊哲学七贤全部著作,他的重农主义即源于儒家“以农为本”的思想,他甚至积极努力,竟成功鼓动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仿效中国皇帝,行了儒家主张的“籍田礼”,他也因此被称为“欧洲的孔子”。

    在法国以外的国家,孔学同样迅速传播,英国早在1691年就将《论语》由拉丁文转译为英文;在德国,启蒙思想家、科学家莱布尼茨不但认真阅读儒家经典,还直接跟在华的耶稣会士通信,以了解更多的孔学知识,他也成为第一个系统介绍周易和六十四卦的西方人;

    另一位德国人、数学家沃尔夫更推崇孔子,认为中国“靠着治国之术(孔学)使这个国家在所有方面都超过了所有别的国家”,和使用拉丁文的莱布尼茨不同,他直接使用德语在各大学巡回演讲,影响更大。

    有趣的是,孔夫子同样引起王室的兴趣,早在1688年,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就派张诚、白晋等五名教士访华,这五人都是法兰西学士院的博学之士,在中国期间,他们积极学习、搜集中国政治、文化典章、制度,并参与清廷多项重要活动,张诚甚至8次陪同康熙巡视蒙古,并担任了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翻译,他们通过书信和回国陈述,更系统、更准确地介绍了儒学及其治国理论,在他们的推动下,儒学的“忠君思想”被主张大一统的路易十四大力推广,中国科举取士的制度也被一些王室采纳或考虑。

    应该说,王室和启蒙主义者各看到了孔子思想和儒学的一角,两个“孔夫子”斗争的结果,是代表民意的启蒙主义者大获全胜,这种被善意误会了的孔学,也因此成为西方近代启蒙运动,甚至法国大革命的原动力之一。

    同样有黑暗时期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孔学的传播,不同声音也越来越响亮。

    一种声音来自天主教本身。允许中国教徒尊孔祭祖的政策在耶稣会中本有争议,到达中国传教较晚的圣方济各会出于争夺在华传教主导权的目的,不断在教廷和整个欧洲挑起对孔学的争论,目的是把孔学打成异端。其代表人物利安当(黎玉范)于1643年向教廷提出17项指责,将孔学贬为异端,尊孔称为偶像崇拜,要求教廷下令禁绝,他甚至喊出“我们到这儿(中国)是要传播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