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大唐悍卒 >

第83章

大唐悍卒-第83章

小说: 大唐悍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人也许都觉得奇怪,这样一个在战场上冲锋陷阵,驰骋沙场,面对万千敌军都不曾低过一次头颅,都不曾有过一次害怕的人物,为何在有的时候表现出那般对生命的珍惜。为何这样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人眼中从不曾有过任何嗜杀的张狂。

    没有人会给答案,刘山也不会。他只是掩埋战士的尸体,洗着带血的军牌。和战士们为了胜利把酒,甚至在火堆旁边,和战士们一起唱歌。

    在刘山军中,很少有人叫他将军,年轻的战士都叫他刘山哥,这个从孟家沟义军开始,一直延续到大唐凉州边境的称呼一直未改。除非旁边有着外人,战士才会叫他将军,但那不是出自畏惧和害怕,那一声将军里也蕴含着亲切和兄弟生死相托的义气。即使新来的士卒,旁边的人也会第一时间提醒他,见了刘山哥不要叫将军,刘山哥会不高兴的。

    刘山甚至在和战士们聊天的时候也说,自己也是一个小卒,大唐可没有给我一官半职,你说我不是小卒是什么。

    而在林蒙实在看不惯刘山也参加掩埋战士尸体的行为,劝说刘山这是小兵干的活的时候。

    刘山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只是望着还没有来得及掩埋的尸首。

    “我一路来到凉州,见过好几次别人的送葬队伍,吹吹打打,好不热闹,亲人在路上为死者披麻戴孝,掩面哭泣。在快到凉州的时候,我还看到一个女孩子在路上抱着自己父亲的尸体,要变卖自己,好安葬自己的父亲。战士们没有那种待遇,在战场上死去的人,就像是荒野里自生自灭的野草,死亡来的如此容易。我们没有时间和力量将死去的战士送回他们的家中,也没有能力为他们一个个举行葬礼,甚至没有能力为他们每一个人立一块刻上姓名的石碑。他们曾经为了自己的国家奋战,在敌人面前没有丝毫的胆怯和懦弱,他们为国而死,就让我这个做兄弟的最后送他们一下。”

    刘山的话没有任何激昂的言语,也没有任何动情的句子,有的只是一句句朴实的再不能朴实的话语。

    “对,送兄弟们一程。”林蒙也加入了掩埋尸首的行列。

    没有人想到突厥的大军竟然半个月没有来到凉州边界,眼看着战场都打扫干净了,眼看着城墙都加固完好了,可是敌人就是不出现在视线里面。

    这让时刻准备打一场大仗的林蒙着实有一种举起重锤却砸到空处的失落感。林蒙为此天天去找刘山,问刘山突厥兵怎么还没有打来呢。照林蒙的话说,突厥的人即使骑着蜗牛,此时也该爬到凉州这里了。刘山没有给林蒙答案,只说那是因为突厥人骑着乌龟。林蒙大惑不解,连忙对刘山说乌龟可是比蜗牛快呀。刘山接过话头,然后对林蒙说,那是因为突厥人在急着生龟儿子。

    林蒙不知道突厥人为何还没有来,但是刘山还是想到了,原因很简单,突厥在集结兵力。

    就在突厥溃军撤退进突厥大营的当晚,在大营里面,颉利可汗连斩了十几个突厥部落族长的脑袋,被斩下来的血琳琳脑袋就挂在营门口,挂了整整一排,望着头顶悬挂的脑袋,溃兵们都不敢大声说一句话。

    溃兵的将领们深深知道自己可汗的愤怒,突厥已经好长时间没有打过败仗了,一向都是他们欺负南面的汉人,何曾被汉人打的如此大败。

    为了保命,突厥的将领们口口声声对可汗说,唐军在凉州集结了大量的军队,军队多到漫山遍野都是,光是唐军的战旗都将空中的风挡住了。

    于是,最新的战报是这样的,突厥的先头部队到达了凉州北面,狡猾无耻的大唐军队在凉州北面布置下大量的伏兵,英勇的突厥骑兵不慎掉进了大唐军队早就精心布置的包围圈,被比自己多出几倍的唐军包围,虽然突厥兵勇敢强悍,但是对方实在是太多了。经过一场血战,虽然将唐军的一次次进攻打退,但是对手人实在是太多了,最后他们不得不撤退。

    于是,一场大溃退被几位流着眼泪,大声诉苦的将领们说成为了保存突厥有生力量,有组织的后撤。之所以后撤,完全是因为要和主力会合,然后继续和唐军战斗。



………【第一百四十七节 积极备战(二)】………

    几位将领的诉苦让颉利可汗重新考虑对大唐凉州的用兵,按照手下的话,凉州此时可是集结了唐军的大部队。这支部队大的已经可以击溃自己几万人的大军。

    长久以来突厥兵不可战胜的神话此时还左右着颉利可汗,颉利可汗的心中,除非唐军用无耻的人海战术才能将自己的军队拦截下来,没有五倍以上的军力,他们休想击溃自己的军队。对自己军队的信心和盲目的乐观此时依然没有被大溃退击败。颉利可汗相信了几位溃逃下来的将领的话。至于他相信的理由,其实还有一点,最新从凉州得来的情报,凉州此时囤积了足够十几万大军半年消耗的粮食和补给,提供这个情报的是他安插在凉州的一个可靠人物,对于这个情报,颉利可汗深信不疑,由此,大唐在凉州的军力布置可见一斑。

    不过,从夏主和郑王那里得到的消息此时还困惑着颉利可汗,两个人的使臣都口口声声说秦王的大军此时就在中原,唐军绝对没有可能往凉州调拨兵马,而且,来自凉州上半月的情报也说唐军在凉州仅有一万多人的军队。难道大唐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给凉州调拨了大规模的兵马,难道秦王与中原的对峙只是一个掩盖其调拨兵马的假象。

    颉利可汗斥退了几位将领,几位将领从可汗的大帐里出来,都是一身的冷汗,汗水都将他们身上厚重的衣服浸湿了,在深秋的草原上他们身上冒着白气。他们从可汗大帐里出来,对于他们来说,都相当于在鬼门关走了一趟。不用任何的言语,不用任何的眼神,几位将领都匆匆离开,他们此时的速度比龟兔赛跑里面输了的兔子还要快上好多,因为他们是草原上的兔子。他们要赶快赶回自己的军队所在地,要和兵士们达成一个共识,要想活命,就要按照他们说的对身边的人说。他们是被包围偷袭才溃败下来的,对方的兵力是他们的好几倍。

    可汗的大帐里此时除了警戒的卫兵就只剩下可汗一个人,可汗让人将所有从凉州来的情报都拿到他面前,卫兵赶忙帮可汗去找这些重要的东西,不一会,一大堆用各种纸张书写的册子,卷子,纸条堆在可汗面前堆了一堆。可汗将南面到来的情报又好好的翻了一翻,在情报里他忽然发现了一个被他忽略的情报,凉州最近兵营吃掉的粮食越来越多,平时军队的火夫还是比较清闲的,可是这几日他们忙得比被老鹰追着的兔子还要快。还有一条是说凉州原本准备私下卖给自己的一部分东西被唐军扣留,留作军用。

    可汗大怒,如此重要的情报,自己之前竟然没有见到。火夫忙的比逃跑的兔子还快,只能说明唐军的数量增加的厉害,大唐还是给凉州调集了兵马。原本卖给自己的东西被唐军扣留,这只能说明凉州来了一个大员,这个人权势大的能压住凉州当地的土霸王和地头蛇。

    就在可汗发现如此惊天的秘密,大感自己思虑周到,无懈可击的时候,郑王和夏主的使者深夜从王庭赶来,送达中原地区的战报。按照战报上所说,中原地区秦王又向洛阳发动了几次大规模的进攻,然后强调唐军此时根本不可能向凉州调派兵马。

    看着使臣送来的情报,颉利可汗怒目圆睁,拿着羊皮纸的手都因为愤怒而发抖。使臣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从可汗的口中就说了了让周围卫士将使臣拉出去剁了的命令。

    使臣大呼饶命,他此时还不明白自己如何触怒了可汗,他从夏主那里来到突厥,几天马不停蹄,连接跑断气了几匹马,到了王庭,才知道突厥大军已经出发,可汗就在军中。他又马不停蹄的追赶突厥的大军,好不容易追到,可汗却要杀他。

    此时的颉利可汗可不会在意一个使臣的呼救声,就因为这些情报,自己在凉州葬送了几万大军,就因为这些情报自己突厥的几万儿郎殒命沙场。情报不会错,难道自己的所有将领都在欺骗自己吗!

    颉利可汗随手将羊皮纸投到火盆里,外面传来了使臣歇斯底里的求救声。

    由于颉利可汗大怒,当时说的是将使臣拉出去剁了,没有想到侩子手很好的执行了可汗的命令,而且侩子手因为和今天战败的几个部族还有一点关系,战场上死去的人里面还有他的好友,侩子手执行命令的时候也添加了自己一点小小的愤怒。

    于是,使臣倒了大霉。他开始还想活命,但当侩子手一根根剁他指头,而且一根指头还要剁上好几刀,手指剁完了剁脚趾。那时他已经不想活命了,只想侩子手能痛痛快快的给他脖子上来一刀。

    惨叫声接连不断,行刑的地方,连突厥兵看到行刑的现场都大感残忍。

    最后,若不是可汗实在嫌外面太吵,估计那个使臣要被侩子手活活凌迟。

    唐军凉州的兵马已经大增,突厥原本的作战计划也就相应的改变了。可汗大帐外面,负责传递消息的骑兵催促着战马,狂奔在草原之上,他们是要向草原各部落征兵的。颉利可汗在承受了一次大败以后,已经决心要用自己雷霆的震怒将凉州城压垮。不管唐军在凉州集结了多少的兵马,他都要拿下凉州。

    他已经想好了,破了凉州城以后,他要屠城,要让凉州街道上连一只老鼠也看不到。

    草原上的部落陆续接到可汗的命令,大批大批的游牧骑兵依照命令向可汗大帐所在的地方汇聚。草原之上,日日都是骑兵奔驰过草原引起的喧嚣声音,这些骑兵就像是小溪汇入大海,不断的加强着可汗大帐的兵力。眼看着大帐兵力日益增多,草原骑兵都被告知,凉州城下,突厥要和大唐军队决战。

    日子一天天过去,可汗大帐的兵力已经超过了二十万,三十万,催促的可汗使者还在不断的传递命令,兵力还在一天天的集结。



………【第一百四十八节 积极备战(三)】………

    而在此时的凉州城之内,似乎备战的情况并不理想。新招的凉州守军每一天都在操练基本的队形和演习战场拼杀的技巧。不过即使没有即将到来的大战,新招的兵士也要练习这些基本的东西。

    他们唯一和平常征招的兵士不同的是,他们被要求全部要学会骑马。不但是新招的兵士,林蒙原先的军队也被要求学会骑马。这是刘山制定下来的命令,林蒙也没有反对,经过了凉州北部追击突厥溃军那一仗以后,刘山不但在自己新招的兵士之中,也在林蒙的军中有了不小的威信。若是平时,林蒙指定对刘山这种行为很是忌惮,但是这时是战争时期,谁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过明天,要忌惮也要战争以后。而且,经历了骑兵追击溃军一战以后,林蒙也看到了骑兵在和突厥人拼杀时不可取代的地位。凉州不缺战马,此时让兵士全部学会骑马,林蒙也是很乐意的。

    当然,还是有人反对的,反对的人还不少,他们狠狠的讲了一遍自己步兵的优良传统,并且翻阅群书,用他们识字有限的眼睛找到许多步兵击溃骑兵的战例。他们声称绝对不学着骑马,他们是优秀的步兵。

    对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