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精神现象学句读 >

第50章

精神现象学句读-第50章

小说: 精神现象学句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柏拉图开始就有这种划分,就是世界上的东西可以分成三类,一类就是自己不动而被其他的东西所推动的,这就是物体,第二类呢就是这个自己也运动也被其他的东西所推动的,这就是人的灵魂,人的灵魂是能动的,但是它也被其他的东西所推动,第三类呢就是自己不动而推动万物,那就是上帝了,自己不动,自己是静止的,推动万物,不动的推动者,这是从柏拉图开始就已经提出这个概念,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也继承了这样一个概念,但是我们要注意黑格尔在这个地方把它稍微改了一下,不动的推动者就是自己不动而推动万物,它自己改成什么呢?推动自身而不被推动,这是完全的能动性,上帝在黑格尔这里被理解为完全的能动性,它不但推动万物而且推动自身,首先是推动自身,它之所以能够推动万物,是因为他能够推自身而不被推动、不被任何东西推动,它是最终的绝对的推动者,它推动万物也推动自身,上帝是推动自身的,是能动的,这个是黑格尔的一个新的解释,当然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那里也、也有这个苗头,比如说这个柏拉图的这个造物主,造物主?

造物主它就是推动自身的,它推动自身创造自然界,但它自身也是自然界,这个造物主,它是推动自身,但是在这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那里这一点不是很突出,“推动自身而不被推动”,这是目的、对绝对目的的一个理解,“直接的、静止的、推动自身而不被推动”,推动自身为什么要说静止的呢?因为它不被推动,它推动自身,但是它还是它,它的目的,作为过程来说它是推动自身,但是作为过程所达到的结果它又是回到了自身,所以它还是静止的,你看起来转了一个圈又回到了原地,它还是静止的,它是直接的,目的是直接的、是静止的,在别的地方黑格尔的多次提到目的是静止的,就是过程在变,但是目的是不变的,我最后实现这个目的,这个目的实现了,但是目的还是它,还是目的,目的并没有变,如果目的变了,那你的目的就等于没有实现了,你实现了另外一个目的,如果你能够把你的目的实现出来,那个目的、那这个目的从头至尾是贯穿的,它是静止的、不变的,它是自己不动而推动整个过程的,我们说一个人有毅力,能够坚持,他咬定一个目的不放松,一直要把它实现出来,那么这个目的它是不变的,但是整个过程那是充满着变数,所以目的它“是直接的、静止的、推动自身而不被推动的东西”,前面有个“正如”,“正如就连亚里士多德也曾把自然规定为合目的的行动,目的是直接的、静止的、推动自身而不被推动的东西;同样这个东西也是主体”,正如亚里士多德也曾经、就连亚里士多德也曾经,或者说亚里士多德早就说过,在那么样的两千年以前他就已经说过这样的话,就是说自然他把它规定为合目的的行动,“同样这个东西”、推动自身而不被推动的东西也就是主体,这个是黑格尔的观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为黑格尔的观点作证,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就是主体,自然界就是主体,目的性就是主体,有目的的行动、自然有目的的行动就是主体,这个回到他的主体了,就是实体就是主体,你讲自然界、你讲自然界、讲自然界的造物主、讲自然的创造者、讲自然的、自然的合目的性,那么你实际上就已经把自然当作主体,当作了主体,实体就是主体嘛,下面,它引起运动的力量,抽象地说,就是自为存在或纯粹的否定性。

这个前面已经讲了,就是说纯粹的否定性“从它起码的纯粹抽象来说,它是单纯的形成过程”,这个地方再一次重复,“它引起运动的力量”,就是这个主体啊“它引起运动的力量,抽象地说,就是自为存在或纯粹的否定性”,“自为存在或纯粹的否定性”,纯粹的否定性前面已经出现这个概念,这个地方把它定为自为的存在,纯粹的否定性就是自为的存在,抽象地说就是这样的,具体地说当然有很多形式很多内容,有丰富的内容,但是所有这些内容背后都有个贯穿一切的,就是自为存在,就是自在的存在本身就包含有自为的存在,自在的东西不仅仅是自在的,它也是自为的,它要成为主体,要成为主体就要有纯粹的否定性,它就要不再是原来那样,不再是现成的东西,它要把自己再创造出来,这就是纯粹的否定性,它是自己把自己造成的,这个波伏娃讲女人不是天生的,女人是自己把自己造成的,其实所有的人都是这样,所有的人都不是天生的,都是自己把自己造成的,是纯粹的否定性、自为的存在把他造成的,他不愿意老是那样,这就是抽象地说是这样、是这样一种力量、引起运动的力量,引起运动的力量是这样一种力量,是纯粹的否定性,结果之所以就是开端,只因为开端就是目的;或者换句话说,现实之所以就是关于此现实的概念,只因为直接性的东西,作为目的其本身就包含着“自身”(dasSelbst)或纯粹的现实。

结果之所以就是开端所是的东西,只因为开端就是目的;或者说,现实之所以就是关于此现实的概念所是的东西,只因为直接性的东西,作为目的就拥有 “自身”或在自己本身中拥有纯粹的现实性。

“结果之所以就是开端”,原来就是、原来翻译成“之所以就是开端”,这很不好理解,结果、结果是结尾嘛,结尾就是开端,结果就是开端之所是的东西,开端所是的东西,目的,一开始有个目的,那么这个目的是什么?就是结果,结果就是开端所是的东西,为什么这样?只因为开端就是目的,如果开端不是目的,开端是一个物理过程、一个化学过程,那就没有它所是的东西,结果就不是它开端所是的东西,开端所是的东西是这样一个东西,是这样一种物质,但是结果呢成了那样一种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结果绝对不是开端所是的东西,因为它里面没有一个从头至尾静止不变的东西在支配它,也就是说没有一个目的在支配它,而在目的过程中就是这样的,从头至尾它都有个目的过程在支配它,尽管中间的过程变化多端,但是它最后还是回到了它的自身,这跟物理过程、化学过程是不一样的,“只因为开端就是目的”这个意思就很明确了,“或者说,现实之所以就是关于此现实的概念所是的东西,只因为直接性的东西,作为目的就拥有 “自身”或在自己本身中拥有纯粹的现实性”,“或者说”,这句话也有一些改动,“现实之所以就是关于此现实的概念所是的东西”,现实、现实是关于这个现实的概念所是的东西,关于这个现实的概念,就是说现实在它还没有实现之前就已经有一个概念了,我要把它实现出来,这已经有一个概念了,那么这个概念所是的东西就是现实,为什么是这样呢?

“只因为直接性的东西,作为目的就拥有 “自身””,直接性的东西作为目的拥有它自己,直接性的东西在直接知识的宣扬者象雅可比他们看来,直接性的东西就是自身,但是它不是作为目的拥有自身,直接性的东西是自己,我就是我,上帝就是上帝,它不要、不需要用目的来解释,不用目的来解释,但是现实和现实的概念所是的东西之所以是一回事,还是因为有目的在里面,直接性的东西作为目的就拥有自身,或者说就包含着自身,作为目的它才包含着自身,如果不作为目的的话,它不能说包含着自身,它包含别的东西,直接知识实际上包含的是别的东西,比如说一个人偶然地突发奇想、灵感,这些东西根本不是直接性的东西,你认为的上帝、你以为你灵光一现你就看到上帝了,那只是你的一种幻觉,那还不是上帝自身,只有这个目的才拥有自身,下面,“或在自己本身中拥有纯粹的现实性”,直接性的东西在自己本身中、作为目的在自己本身中拥有现实性、拥有纯粹的现实性,直接性的东西作为目的来说它就是在自身拥有纯粹的现实性,也就是说拥有那种把自己要实现出来的那样一种冲动或者那样一种过程,直接性的东西本身在自身中如果是当作目的来看的话,那么它就拥有手段、拥有把自己实现出来的手段,而这个手段呢使它成为现实,可以使它成为现实,那么这个就是纯粹的现实性,这个纯粹的现实性就是排除了一切外来的干扰或者是一切条件、一切先决条件等等,它不需要别的,纯粹的现实性就是排除了这一切以后它里面的那个本质、那种形成过程、那种纯粹的形成过程、那种纯粹的能动性、纯粹的否定性,那么在自己本身中直接性的东西就拥有了直接的现实性,这是把目的性引进来了,下面讲,实现了的目的或具体存在着的现实就是运动,就是展开了的形成过程;但恰恰这个运动就是“自身”,而它之所以与开端的那种直接性和单纯性是同一的,乃因它就是结果,就是返回于自身的东西;但返回于自身的东西恰恰就是“自身”,而“自身”就是自相关联的同一性和单纯性。

实现了的目的或定在着的现实就是运动,就是展开了的形成过程;但恰恰这种不安息就是那个自身,而它之所以与开端的那种直接性和单纯性是同一的,乃因它就是结果,就是返回于自身的东西;但返回于自身的东西恰恰就是“自身”,而“自身”就是自相关联的自身等同性和单纯性。

“实现了的目的或定在着的现实就是运动”,定在着的,***,***,***,定在着的,“定在着的现实就是运动,就是展开了的形成过程”,这个把这个形成过程跟目的的实现把它紧紧地联系起来,“实现了的目的或定在着的现实”,什么叫定在着的现实?定在着的现实就是现实的现实,正在实现着的现实,定在就是此时此刻的存在嘛,此时此刻的存在才是现实的嘛、眼前的、正在发生着的这个现实,实现了的目的或眼前正在发生的现实就是运动,实现、实现了的目的、已经实现的目的、被实现的目的就是运动,也就是说这个结果其实就是运动,实现了的这个结果、达到了的目的就是运动,也就是定在着的现实,运动就是一个实现过程,这个整个都是从亚里士多德来的,亚里士多德也讲到过这个潜能到现实的这样一个过程、从潜能到实现的过程,就是一个合目的的过程,从潜能到实现的运动就是一个合目的的运动,所以这里讲了“实现了的目的或定在着的现实就是运动”,就是展开了的形成过程,形成过程你让它展开,你把这个形成过程你把它展开,那就是把它实现出来,但是不是任意地铺开,而是有目的地展开,这就是一个形成过程,这是实现了的目的,“但恰恰这种不安息”,***,***就是不安息,“恰恰这种不安息就是那个自身,而它之所以与开端的那种直接性和单纯性是同一的,乃因它就是结果,就是返回于自身的东西”,这个“但”就是反过来说了,你前面强调的都是展开了的形成过程,要把这个现实把它实现出来、把它展开出来,但是呢“恰恰这种不安息”,前面讲的都是不安息,讲运动啊、讲形成过程啊都是讲不安息,“恰恰这种不安息就是那个自身”,“就是那个自身”原文没有引号,但是它有、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