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精神现象学句读 >

第17章

精神现象学句读-第17章

小说: 精神现象学句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经历,也就是过程,经历、过程,通往事情本身的这样一个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要留下一个空档,留下一个空间,你不能说死了,在开端的时候,你不能一开始就说死了,首先将给现实生活的严肃性留出地盘,留出什么地盘?使人通往事情自身的经验,留出这样一个地盘,不然说死了的话,你就撇开事情,你就绕开事情本身了,如果你不留余地的话,你必须要留有余地,你不要说我现在讲的已经是真理了,那其他人我就用不着去探讨了,这个是意思其实是很清楚的,首先开端工作首先就要留下地盘,使得我们能够继续经验到事情自身,能够经历事情本身,要留下这个地盘,就是说我所讲的这个概念是抽象的,至于事情本身,你必须在经历中去体会,要跟着我来,你不要到这个地方止步了,止步了,你就最好的东西你都没有看到,你以为就是那样了,等于走到九寨沟,走到口子上,你打回转了,整个经历你都没有看到,没有欣赏到,你说我去了九寨沟,当然你去了,没人说你不去,但是你看到什么没有呢?

什么也没看到,你就看到几棵树,看到几个山,你就回来了,所以你要预留下一个地盘,在开端中,你首先要表明,这只是开端,是我们的一个入口,最重要的东西还在后面呢,还在经历之中,“而如果再加上概念的严肃性又深入于事情的深处,那么这样的一种知识和判断,就会在日常谈话里保有它们恰当的位置”,就是说一方面你留有余地,你说我这只是一个开端,开端当然是不完整的、不完善的、是抽象的,你这样说的时候,就为投身于事情本身打开了一个入口,就打开了一个入口,读者就会顺着你的指引投身于事情本身,“再加上概念的严肃性又深入于事情的深处”,你在最开始提出这个抽象的概念的意义,确实是把握了事情的深处的,确实是对这个、你的这个要经历的过程具有概括性,不是初级的,不是浅尝辄止,甚至于是走偏了,不是那样的,而的确是深入到事情的深处,具有一种把握能力的,具有一种概括能力的,“那么这样的一种知识和判断,就会在日常谈话里保有它们恰当的位置”,在日常谈话里,***,日常谈话,它有一种、在黑格尔这里通常带有一种贬义,但是也不完全是贬义,但是黑格尔也并不完全否认常识,并不否认日常的这种交往,黑格尔是很具有现实感的,但他认为,常识是浅层次的,浅层次也有它必不可少的地方,那么这样一种知识和判断,只要你留足了余地,开端的时候你这样说一说,作为一种入手之处,那是可以的,在浅层次上,我们是可以为它保留恰当的位置,我们可以恰当地把这样一种开端把它放到应有的位置上面,就是说这还是开端嘛,开端你不可能讲得太具体,只要你这个开端是准确的,只要你开端是预留了地盘的,预留了空间的,你不是把它说死,同时这个概念本身又是严格的,概念的严肃性,是严格的概念,的的确确能够概括你将要走过的历程,但是你还没走,虽然它是概括,但是它是抽象的概括,抽象的概括在日常的谈话里它有它一定的地位,所以我们讲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无非就是讲的绝对精神的展开过程,绝对精神的自我意识,没错,在日常谈话里面说,这样说是没错的,对于非哲学专业的、非德国哲学专业的或者说非黑格尔专家,这样说完全够了,别人问你黑格尔讲什么,你一句话可以概括,他就是讲的绝对精神嘛,他就是讲的上帝嘛,这就够了,所以它保有它们恰当的位置,保有它的位置,不能完全否定,在一个浅层次上面、表层上面,你可以保存这样一个位置,那么下面一段就开始涉及到他正面的观点了,下面一段第一句我也做了改译,只有真理存在于其中的那种真正的形态才是真理的科学体系。

只有真理的科学体系才是真理实存于其中的那种真实的形态。

“真理的科学体系”,科学体系也就是哲学体系了,哲学体系也就是科学体系,只有把它形成一个科学体系,真理才能够获得它的真实形态,在这样一个真实的形态里面,真理才是实存于其中,这个实存,***,我们要把它区分开来,跟存在,跟sein,跟这个Dasein,要跟它区分开来,实存于其中,***,***,我们翻译成实存,有时候翻译成生存,我们这里翻译成生存,按照黑格尔的术语,翻译成实存比较好,它跟这个Dasein在基本的涵义上是相通的,***跟***可以相通,一个是德文词,一个是拉丁文词,***是拉丁文词,我们把它翻译成实存,那么Dasein我们把它翻译成定在,这都是黑格尔的术语,真理的真正的科学体系,是真理实存于其中的真正的形态,也就是说“只有真理的科学体系才是真理实存于其中的那种真实的形态”,这句话呢实际上是对前面的一种超越,前面讲了那么多,在教养的开端,当人们刚开始争取摆脱实体性的生活的直接性的时候,就必须这样入手,但是“只有真理的科学体系才是真理实存于其中的那种真实的形态”,也就是说前面讲的还都不是真理的真实形态,开端,开端是不是真理呢?在某种意义上是真理,只要你留足了地盘,然后你这个开端又是准确的,那么呢,它已经是真理了,但是它还没有获得它的真实的形态,它是真理的入口,进入到真理的入口,但是真理还没展开,最重要的、实质性的东西,实存的的过程,还没有展示出来,这个实存,***,它也带有一种生活经历、生活过程的意思,生存嘛,我们也翻译成生存嘛,存在主义、生存主义,有的翻译成生存主义,现代的存在主义就是生存主义,它是讲过程,那么这个真理在生活历程中存在于其中的真实形态是真理的科学体系,只有科学体系才能够展示出来,我们讲这个科学在黑格尔那里相当于哲学,我们还要讲,它又相当于逻辑,科学,逻辑科学,逻辑科学是最根本的科学,它还包含有相当于逻辑的这个意思,因为科学分门别类就是科学了,而逻辑是最详细的、把各种各样不同层次的结构展示出来了,只有逻辑才能展示出来,你用日常语言泛泛而谈,当然也可以,但是它背后就是逻辑,你要有逻辑思维,这就是科学体系,真理的科学体系,这就是绝对知识,绝对知识就是进入到逻辑学了,所以保有真理的科学体系,才是真理的科学形态,所以前面讲的那些都是必要的,但还不是真实的形态,这个就是点题了,我们知识这个小节的总标题是当代科学的任务,序言的标题是论科学的认识,论科学认识,总标题是当代科学的任务,小标题是真理之为科学的体系,这个地方不点题了,前面都是前言,都是引进来的,引进到科学的体系,只有这一段才进入到本质的东西,下面他讲,我在本书里所怀抱的目的,正就是要促使哲学接近于科学的形式,——哲学如果达到了这个目标,就能不再叫做对知识的爱,而就是真实的知识。

“我在本书里所怀抱的目的”,目的不是出来了吗?他前面一直都在讲,一开始就摆出目的,似乎是不恰当的,不适合于事情本身的本性,但是他这里一开始就讲到了目的,他也摆出了他的目的,但他这个摆出已经经过前面的解释,是有前提的,他摆出这个目的,是留有充分的余地的,那么他当然可以摆出他的目的,他也可以摆出他的目的,他也可以说明他的目的是什么,他怎么说明的呢?“我在本书里所怀抱的目的,正就是要促使哲学接近于科学的形式”,我的目的,如果要一句话说完,那就是使得哲学接近于科学的形式,使得哲学逐步地形成它的科学形式,在此之前,在它还没有形成它的科学形式之前,都不能叫做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只有整体才能叫做科学,所以他的《精神现象学》叫做意识的经验科学,他已经叫科学了,《精神现象学》就是一门科学了,科学体系的第一部嘛,他已经是科学了,但是他讲的科学并不是只有开端或者只有结果、只有结尾,而是整个过程,一开始他就提出了这个目的,就是要向科学进发,促使哲学接近于科学的形式,但是只有经历了整个过程,科学的形式才能够获得,那么一旦获得,它就进入了逻辑学,那就是《精神现象学》的结尾和逻辑学的开端,是同一个点,是同一个转折点,“哲学如果达到了这个目标,就能不再叫做对知识的爱,而就是真实的知识”,哲学如果达到了这个目标,就不再是爱知识了,不再是爱智慧了,我们知识,哲学就是爱智慧,但是如果哲学达到了这个目标,它就不再是爱智慧了,而本身就是智慧,那就是上帝了,哲学如果达到了这个目标,那就是上帝,我们讲西方人讲爱智慧,为什么得出这样一个philosophy啊?这样一个词的意思,就是说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只有上帝的智慧,才是无限的、真正的智慧,人只有资格去爱智慧,但是不能够自称为智慧者,只有智者,智者派,普罗泰哥拉那些人,他们自称为智者,在历史上是留下了笑柄,你怎么敢自称为智者呢?

智者是神才具有的,所以在基督教里面也讲,这个人偷吃了智慧知识的果子,这个是原罪,这个是犯法的,犯罪的,为什么是犯罪的?吃智慧之树的果子不好吗?你吃了智慧之树的果子,人就有了一种骄傲,把上帝就不放在眼里了,所以你是违反天条的,只有上帝,才堪称智慧者,真正的智慧,人只是爱智慧,那么黑格尔在这里要讲的,哲学如果达到了这个目标,就能不再叫做对知识的爱,也就是对智慧的爱,而就是真实的知识,他的意思,就是说哲学就是上帝,在这个时候,哲学就是上帝了,他就不仅仅是爱智慧了,我们人都是爱智慧,不断地怀疑,不断地动摇,不断地犯错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逐渐地接近知识本身,但是一旦你达到了知识本身,那就是真实的知识,那就是升华到上帝的位置,所以黑格尔的绝对知识,他就是自认为是上帝,他的逻辑学就是描述上帝在创造世界之前是怎么想的,上帝是按照逻辑学来创造世界的,那么黑格尔把逻辑学描述出来了,那么黑格尔就是上帝了,黑格尔跟古代的智者一样,同样有一种狂妄自大,为什么黑格尔这样遭人批判、遭人批评呢?就是说他把自己看得太高了,他把自己当成上帝了,所有人都批评他,你的那个绝对知识是你发现出来的,你怎么能认为他就是上帝呢?上帝被你发现了,那你不就是上帝吗?你人还有没有有限性?

黑格尔最后呢没有给人的有限性留下余地,到我这里已经到顶了,绝对知识已经完成了它的圆圈,已经画了个圆圈,在我圆圈之外的,都不是知识,在我圆圈之内的才是真理,这个圆圈已经被黑格尔放到他的口袋里,那就人家都不要活了,人家就只能仰赖黑格尔了,这个是他的致命之处,他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唯独在这一点是遭人非议的,而且马克思也是在这一点攻破黑格尔的体系,所谓的保守的体系和革命的内容,吸收辩证法的革命的内容,而炸毁了他的保守的体系,就是这样一个理性神学的体系,从基督教那里来的,上升到绝对精神就是上帝,上帝到绝对知识,那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