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文集-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多利用几天土地。你是否也懂得这种抢时间的道理?
如果大唐的诗人在春秋的好日子不写,而跑去下棋。如果我非要等到母亲节之后才下番
茄、青椒的种子。又在秋天开始种黄爪。只怕我们的书中不会有那么多优美的唐诗;我们的
餐桌上,更不可能有那样多自己种的蔬果了吧!你是不是应该也为自己订出个时间表?比别
人抢早一步、多留一刻,且抓在最恰当的时刻,做最适宜的工作?
在人生的战场上,是兵不厌诈的。许多在起初保留体力,隐藏实力的人,都是
后来的赢家。你能说那参加马拉松比赛,先让别人超过,等前面的人体力不足,再以稳健步
伐赶过的人,是在耍诈吗?
双向时间
当你今天下午,得意地把被老师评为“A+++”,还附带一个“好极了
Excellent!”的读书报告拿给我看时,我只淡淡地一笑:“不错!问题是,你下一次要得
几个‘十’呢?其实一个‘十’也就够了!”
相信你对我的回答是非常失望,甚至有几分懊恼的,那么,听听我的道理吧!
我在你的这个年岁,曾经读过夏丐尊先生的《给青年人的十二盏明灯》,其中有一句
话,留给我极深刻的印象。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当你读错一本书的时候,不要以为你只
是读错了一本书,因为同时,你也失去了读一本好书的时间和机会!”
你或许要问这跟写读书报告有什么关系?你非但不是读错一本书,反而是读对了一本
书,用十六个小时研究,写出一份完美的读书报告。
问题也就在这里了!当你用十几小时读一本书,是不是相对地,那十几个小时也就没能
照顾其它的功课呢?
夏丐尊给我的启示不仅是读书,而是对时间的看法。时间不同于物品。后者可以从外面
获得,前者却不论怎么想办法,你的每一秒钟还是跟别人的每一秒钟一样,是借不来,也留
不住的。
换句话说,我们看时间,永远要是“双向”的。什么是“双向”呢?让我举个例子:
譬如你我二人参加竞选,共有十人投票,当我得四票,你得六票时,你不要得意地认为
比我多了两票。因为下次选举只要一个原本支持你的人,转而支持我,就变成五与五的平手
了。这是因为票数固定,不是投给你,就是投给我。那么这一票所造成的影响就是“一边少
了一票、一边多了一票”的双向差异。
同样地,时间也是固定的,不是用在这里,就是用在那里。用在这里的时候,往往不能
用在那里。现在,我请问,当别的同学只用五小时,就完成报告,并获得“A”的时候,他
们是不是可以用比你多下来的十一小时,做其它的功课,或准备考试?至于你,会不会因为
过度关注在这一份读书报告,而偏废了其它的科目呢?
记不记得你在初中时,曾有一次为了作科学报告,弄到深夜,没有精神准备次日的考
试,第二天又没能提早起床念书,结果不敢去上学?
这么说来,你的那份科学报告,就算得A+++,又值得吗?今天你的老师可能因为你
这份读书报告表现好,而让你下次不必写报告?或对比地,因为你好得过分,而给其他同学
的报告,都评为“B”吗?
错了!不论你多么超水准,别人只要达到水准,仍然可以获得应有的分数。不论你这次
表现多么好,下次没有表现,还是会掉下来。人生是一连串的比赛,你在初赛拼命透支跑第
一,如果复赛跑得差,还是可能被淘汰。如此说来,那前一场的透支,岂非得不偿失?反不
如先保留些体力,只求进入初赛、复赛,到最后才全力发挥呢!
有位国内的朋友对我说,当他参加政府办的训练班时,明明很会整理内务,但头几天故
意不做得十分完美,愈到后来愈加劲,往往获得辅导员的赞赏,而得到很高的分数,因为所
有的指导者,都最乐于见到日日进步的学员,而非早就不错,后来却难以更好的人。
实在说,我这位朋友的做法很诈,是不值得模仿的,但你也要知道,在人生的战场上兵
不厌诈,许多在起初保留体力,隐藏实力的人,都是后来的赢家。你能说那参加马拉松比
赛,先让别人超过,等前面的人体力不足,再以稳健步伐赶过的人,是在耍诈吗?
同样体力的选手,同样实力的棋士,可能由于他们分配体能和时间的差异,而见出高
下。在实力相当、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这事先的计划岂不是致胜的关键吗?
曾有人问孔子说:“以德报怨好不好?”
孔子回答:“那么你又用什么来报德?所以以德报怨就可以了,然后才能以德报德!”
今天你如果问我“用全部时间写一份读书报告拿A+++如何?”
我要回答:“那么你又用什么时间做其它的功课呢?所以拿个儿或A+就成了,然后你
才能用剩下的时间去研习别的科目!”
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答话,表现的精神却是相同的:Reasomable!适度的!合理的!
唯有当你有合理的计划之后,才可能获得合理的结果
对于你在各科需要平均发展的现阶段,我提出以上的意见!
有一位患忧郁症的朋友对我说,当他不得不打电话给某人时,却又往往希望某
人不在,他是既不得不面对问题,却又不敢面对问题。他整天躺在床上,用棉被蒙着头,缩
成一团。
迎向战斗
今天早上你起得很早,却迟迟不见走出房门,直到我过去察看,才知道你居然坐在床边
发愣。
遇到紧急的情况,却愣个半天,是你的老毛病,我一直记得两年前,当你母亲半夜急
病,我把你叫醒之后,你也是站着发呆,直到救护车开到门口,才略略地清醒。
最近我与你同学的家长谈到这个问题,她居然也有同感,并说从多年的观察中发现,十
几岁的大孩子常是用这种方法来放松自己。她说现代社会和学校的压力太大了,孩子受不
了,不得不用这种让脑海空白的方法,使自己能获得暂时的松弛。
我同意她的观点,但认为更好的说法应该是:当一个过去处处都由父母安排的孩子,逐
渐得完全面对他自己的世界时,往往就会有这种表现。实在讲;那是逃避,所幸他们在暂时
的逃避之后,多半能再站起来,面对眼前的问题。
但是如果一个年轻人不断地逃避,或总是以这种发愣的方式面对问题,等着别人解决,
或让事情自然过去,装作与自己无关,会怎么样呢?我可以告诉你,这种人很多!甚至成年
人,已经进入社会相当时间的人,也可能有这样的表现————那就是沮丧和忧郁症。
有一位患优郁症的朋友对我说,当他不得不打电话给某人时,却又往往希望某人不在,
他是既不得不面对问题,却又不敢面对问题,他整天躺在床上,用棉被蒙着头,缩作一团。
那棉被是什么?
是鸵鸟用来藏头的沙土!也是婴儿母亲的怀抱!
孩子们遇到困难时,总会躲进母亲的怀抱。在我们成年之后,虽然知道母亲并不能再为
我们解决所有的问题,却在心底仍然存留着那种逃避和找寻安慰的想法。因为它是最原始的
反应;在我们童年的记忆中,也是最有效的。
就因此,成年人还总是叫“我的妈啊!”许多长得高头大马的青年,甚至花了发的中年
人,也可能躲在母亲怀里痛哭。。
问题是,母亲不在,怎么办?
他便用棉被蒙起头来,或是躲在角落里发愣!
所以当我发现你有发楞的习惯时,一个想法是:那很自然!”嚎个年轻人,在成长的过
程中,都会这样,是为他下一刻的战斗积存力量。另一个想法则是:这是很重要的时刻,我
必须教他如何减少逃避的想法,立即进入现实,因为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是不等人的。
记得你小时候玩耍时,常说play opossum吗?意思是装死,因为鼬(Opossum)这种小
动物,遇到强敌时就会装死。
相信你也看过许多昆虫,在被人抓到之后,会立刻仰面翻倒,一动也不动。
你更必然读过两个人遇到狗熊的寓言故事,逃不掉的人躺在地上装死,而没有被狗熊攻
击。
你觉得这些装死的行为是不是很聪明呢?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那不但不聪明,而且是
最危险的,因为它们以放弃的方式面对困难,便连抵抗的机会都没有了。
每年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不知有多少鹿被车撞死。一般街道上,也总有猫和鸽子被辗
得稀烂。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因为它们在夜晚看到强光时,常会发呆地站在原地,不知逃
跑,所以尽管有最长而善跑的腿、最佳的弹性和最强的飞行能力,却遭遇了悲惨的命运。
由此可知,并不是任何情况都允许你做暂时的逃避与停顿,不论你有多么强,面对紧急
状况时,都必须立刻武装、立即反应、主动出击!
最困苦的时候,没有时间去流泪。最危急的情况,没有时间去迟疑。
在未来的岁月,希望每当你犹豫彷惶,面对压力而不知所措时,都能想起这几句话,把
自己抓回现实,迎向战斗!
这世上不是被爱得愈多的人,愈懂得回报爱,反而是爱得愈多的人,愈会加深
地去爱!
点一盏灯
今夜,我为你点亮门灯,因为实在大晚了!
我知道那盏小小的灯,不可能照亮你漆黑的路,但是我不由得将它点亮,告诉你在家中
有着许多悬念的心。
是的!那是许多颗悬念的心,大家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看电视、聊天,但是每个人的
耳朵都在门外,每一双眼睛都不自禁地向门口瞟。
直到你的脚步声,在前门石阶上出现,那许多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你说打电话时家里正占线,因为歌剧团等着你伴奏,所以没再拨;练完则急着赶车,心
想不久就能到家,便也省了。
这番话听来似乎有道理,问题是,你有没有想到亲人的悬念,可不是只悬念一下,就不
再悬念了?那是一直地念,且愈念愈焦,愈悬愈高的?这许多颗心,竟不值得你多拨几次电
话吗?
其实我不应该苛责你,因为那是许多年轻人都犯的毛病。他们只顾自己玩,很少会想到
以父母的心来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不是父母,当然没有
所谓的“己所不欲”,也便难免将这些牵挂的痛苦施之于父母了。
记得我在你的年岁,每次读到孝经或论语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和“父
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都心想孔子说得有点过分,父母是父母,子女是子女,大家是
独立的个体,也当然有自主权。
但是今天,再看到这两句话,感觉就不同了,我坚信:当孔子说的时候,他必然已经有
了孩子,因为只有自己经验到看见子女受伤的痛苦,以及对出门在外的孩子的悬念之后,才
可能说出这样的话。
为什么子女爱父母,似乎总不如父母爱子女的多呢?因为他们对父母的牺牲与奉献,远
不及父母所给予的。你应当记得我在《点一盏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