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有道-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用一种形象的说法解释理财:收入是河流,财富是水库,花出去的钱就是流出去的水,理财就是开源节流,管好自家的水库。
2、一个人需要买保险,就如同一个人需要穿衣服;一个没有保险的人,就如同一个人*,我们称之为财务*。
3、为了规避风险,我建议把自家水库里的水分成三份,分别放在三个池子里。第一个池子里放的是应急钱,第二个池子里放的是自家的保命钱。第三个池子里放的是闲钱。
4、你少花一元钱就相当于挣到一元钱,而少花一元钱要比挣到一元钱容易得多。记住:没有购物习惯就等于拥有一份收入。
5、不要指望吃三盒减肥茶就可以抹平大肚子,这是违背人体规律的;也不要指望拥有一套炒股软件就可以成为股神,就可以在股市中战无不胜,一夜暴富;更不要轻信,会突然间中了什么大奖,因为天上不会掉馅饼。
6、如果同时负上了房债、车债和卡债,我建议按这样的顺序来偿还:先还卡债,再还车债,最后还房债。
7、我们把投资分为三类:流动性投资、安全性投资和风险性投资。这三类投资分别运用的是“理财水库”中的三种钱:流动性投资运用的是“应急钱”;安全性投资运用的是“保命钱”;风险性投资运用的是“闲钱”。
8、投资股票只能相信自己,千万不能相信“专家”,股票市场里根本没有专家(只有输家和赢家),更没有人能预测股票涨跌,能预测股票价格的只有三种“人”:天才、疯子和骗子。记住:只能相信自己的脑袋。
9、股票投资的“五个一”原则:
第一,一生坚持独立思考。
第二,保持一个良好心态。
第三,一定要用闲钱投资。
第四,坚守一种投资方法。
第五,一定不让本金亏损。
10、面对各种各样的投资陷阱,我总结了四句话:年年岁岁骗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诈相似,岁岁年年事不同。
11、我常说:“女人靠山山倒,靠人人跑,还是靠自己最好。”一个女人只有在经济上独立了,才会在生活中获得心理上的安宁,才会是一个人格独立的女人。
第1章 理财的观念和方法 揭开理财的秘密(1)
人的一生是一个求生存、求繁衍、求发展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满足日常衣食住行的需要,还要力求逐步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这就决定了人们终其一生,每时每刻都离不开钱。那么钱从哪里来呢?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爱财,更当治之有道。这里说的“取”,就是挣钱,这里说的“治”,就是理财。当我们步入成年之前,主要依靠父母为自己理财。而步入成年独立生活之后,就只能依靠自己自主理财。这里,人们不禁要问:什么是理财?为什么要理财?怎么样才能理好财?为了正确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理财的秘密。下面,我们就从理财的秘密说起。
一、揭开理财的秘密
在揭开理财的秘密之前,我们先来看几个世界顶级富豪的理财故事。
首先是李嘉诚先生的故事。李嘉诚是全球华人首富,2006年以188亿美元的身价位居全球富人榜第十位。他旗下的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每年的利润都有数百亿港元。李嘉诚仅出售Orange电讯公司的股份,一次获利1000多亿港元。李嘉诚这样的超级富豪是怎样看待钱的呢?李嘉诚的节俭是众人皆知的,他常年佩戴一块精工牌手表,仅值几十美元。他的标准装束是普通的白衬衫和蓝西服。有一次李嘉诚从酒店里出来,一掏兜不小心掉下来一枚硬币,那枚硬币顺着地面向沟渠滚去。李嘉诚弯下腰就想捡这枚硬币,这时候酒店的保安抢先替他捡了起来。李嘉诚收起了这枚硬币,然后拿出100港元给了这名保安。
他的随从大惑不解地问:“这是为什么?”李嘉诚说:“如果不把这枚硬币捡起来,它很可能滚进沟渠,或者被汽车压在土里面,制造这枚硬币的金属就浪费了,这枚硬币也就浪费了。我们把它捡起来,是因为硬币还有它的用处。”他的随从又问:“您为什么给那个保安100元港币呢?”李嘉诚说:“这是两码事,我给他100元港币,那是给他的报酬,这100元对保安来说是有用的。钱可以用掉但不可以浪费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爱惜钱已经成为李嘉诚的一种习惯。
再来看一个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故事。洛克菲勒是19世纪美国三大富豪之一,他一生赚了大约10亿美元,为公益事业捐献了75亿美元,但一生非常节俭。他出门常住同一个旅馆,每次都挑选最便宜的房间住。旅馆的经理问他:“先生,为什么您每次都住最便宜的房间,而您的儿子每次来这里总是住最豪华的套房?”洛克菲勒跟经理说:“因为他有一个有钱的爸爸,而我没有。”有一次洛克菲勒下班,想坐公共汽车回家。他突然发现兜里的钱不够,还少一美元,就向秘书借。他告诉秘书,记得提醒我明天还这一美元。他的秘书跟他说:“先生,一美元算不了什么。”洛克菲勒非常严肃地回应:“谁说一美元算不了什么?一美元要放在银行里,十年之后才会生出另外的一美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节俭已经成为洛克菲勒的一种生活习惯。
我们再来看世界富豪沃伦·巴菲特的故事。巴菲特2007年以520亿美元的身价位居全球富豪榜的第二位。但是巴菲特的节俭尽人皆知。他现在拥有巨额的财富,却依然住在几十年前买的房子里。有一次,他跟华盛顿邮报老板凯瑟琳外出,凯瑟琳在机场想打一个电话,
第1章 理财的观念和方法 揭开理财的秘密(2)
需要十美分。但是凯瑟琳的兜里没有零钱。她和巴菲特说:“沃伦,给我十美分。”巴菲特从兜里掏出了一枚硬币,一看是25美分,他没有递给凯瑟琳,转身就走。凯瑟琳问:“沃伦,你去干嘛?”巴菲特说他要换一下零钱。凯瑟琳说:“不用换,25美分也可以。”这时候巴菲特才转过身来,有点羞涩地把25美分递给凯瑟琳,说这样会白白花掉15美分。凯瑟琳说:“15美分算不了什么。”巴菲特说:“今天的15美分就是明天的100美元。”他这样讲是有道理的。巴菲特从事投资事业50年,每年的资产都以近30%的复利在增长。如果这样计算,今天的15美分再过25年就会变成105美元。所以在巴菲特的眼里,今天的15美分就是明天的105美元。从这里,我们看到,巴菲特已经养成了用钱生钱的良好习惯。
刘彦斌语录
理财的全部秘密就在于爱惜钱、节省钱、钱生钱、坚持不懈。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打开财富的大门。
再来看最后一个故事,1626年,荷兰人花了60荷兰盾,大约合24美元,从印第安人手里买下了曼哈顿岛,现代人一想,都会觉得非常便宜。我们做个假设,如果当时这24美元不用来买曼哈顿岛,而是拿这笔钱去做投资,我们仅以每年8%的收益率(复利)来计算,到381年后的今天,这笔钱值多少?非常惊人,大约值50万亿美元。拿这50万亿美元,同样可以把今天的曼哈顿岛买下来。
通过上面几个故事,我们便揭开了理财的秘密。理财的全部秘密就在于爱惜钱、节省钱、钱生钱、坚持不懈。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打开财富的大门。
第1章 理财的观念和方法 二、什么是理财
理财是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合理管理自身财务资源的一个过程,是贯彻一生的过程。通俗地说,理财就是以“管钱”为中心,通过抓好攒钱、生钱、护钱三个环节,管好现在和未来的现金流,让资产在保值的基础上实现稳步、持续的增值,使自己兜里什么时候都有钱花。理财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财务自由,让生活幸福和美好。
刘彦斌语录
理财就是以“管钱”为中心,通过抓好攒钱、生钱、护钱三个环节,管好现在和未来的现金流,让资产在保值的基础上实现稳步、持续的增值,使自己兜里什么时候都有钱花。
我们用一种形象的说法解释理财:收入是河流,财富是水库,花出去的钱就是流出去的水,理财就是开源节流,管好自家的水库。
第1章 理财的观念和方法 三、为什么要理财(1)
(一)从两个理财的故事说起
先说说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家族的理财故事。连战先生的祖籍是福建漳州,祖上于明末清初迁到台湾的台南,世代以经商为生。虽说其祖上一直是台湾的名门望族,但真正使连家“富甲一方”,还应归功于连战的父亲连震东和连战这两代人。经过两代人的努力,连家的财产总值估计达300亿元新台币。但你所不知的是,连战父子的发家并不是依靠经商做买卖,而是凭借科学的理财。
说起连家的理财,不能不说到连战的母亲赵兰坤。赵兰坤出身于沈阳的名门世家,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由于连战的父亲连震东公务繁忙,几乎没有时间过问家庭理财事务,因此赵兰坤便成为连家的当家人。她不像一般的富人那样只会把钱存入银行,而是积极地进行投资理财。“台北中小企业银行”董事长陈逢源与连震东是台南老乡,私交甚好。因此赵兰坤便大胆地购买了“北企”的原始股,并担任了“北企”的董事。赵兰坤又在“彰化银行”董事长张聘山的引见下,购买了“彰化银行”的股票。此后,又陆续购买了华南银行、国泰人寿等20几种股票,这些股票为连家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刘彦斌语录
理财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财务自由,让生活幸福和美好。
由于连家持有金融公司的股票,获取贷款比较方便。在进行股票投资的同时,赵兰坤向“彰化银行”贷款,开始积极涉足台北的房地产业。她陆续在台北购买了大量的房地产,并只租不卖持续投资,使连家的资产不断增值。据台湾有关资料记载,登记在连战名下的有六块土地,约合20250坪。据台湾有关部门估值,2万余坪的土地,按照台湾当前的市价计算,价值约200亿元新台币。
连战曾透露他们家的理财方式是“无为而治”,也就是买进之后长期持有。40多年前,他家把所有的家产投资于股票和房地产,并耐心等待,在此期间很少买卖。他家长期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达到每年20%以上。在不考虑复利因素的情况下,连家的资产以五年翻一番的速度在增长,从而创造了“富甲一方”的神话。
不注重理财,生活质量就会每况愈下,其间故事比比皆是,胡适便是一例。
胡适先生是著名的学者、教育家、外交家。他的一生始终处于社会的上层,在步入中年之前,一直收入丰厚。1917年,27岁的胡适留学回国,在北京大学任教授,月薪280银元。那时一银元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40多元,月薪合人民币11200元。除了薪水,他还有版税和稿酬。1931年,胡适从上海回北大,任文学院院长,月薪600银元。当时他著作更多,版税、稿酬更加丰厚。据估算,每月收入1500银元。那时一银元约合现在的人民币30多元,月收入相当于现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