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三国的小人物 >

第34章

大三国的小人物-第34章

小说: 大三国的小人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谯周还想辩论,丞相拍拍他的肩膀下殿去了。

当天晚上,群臣聚在相府为丞相饯行,谁也没通知谯周。但谯周自己闯进来了,说,丞相呀,您不能出兵呀。这几天,异象丛生。比如群鸟数万,从南面飞来,集体投入汉水。还有,成都的老百姓,经常在晚上听到柏树的哭声。这些异象都是不祥之兆呀。请丞相深思,切不可意气用事,徒劳无功。

丞相说,不能因为这些邪端邪说、虚妄之谈,废了国家大事呀。好了,我先到汉中,相机行事。

谯周见说不动丞相,跺脚对旁边的人说,你们这些家伙,为了自己的虚名,不敢说真话,皆是误、误、误国之臣!

谯周摇头晃脑、跺足捶胸地走了。

有人对丞相说,应该将谯周治罪!

丞相哈哈大笑,不管他,我们来谈谈北伐大事!

此后,丞相六出祁山,病死在五丈原。姜维九伐中原,都未能取胜。每次出征,谯周都苦谏。但,谁也没有采纳他的意见,还遭来了群臣的讥讽:这丑鬼真不知天高地厚。

公元263年,魏征西将军邓艾偷渡阴平,兵困成都。一些大臣愿意与城池共存亡,一些大臣建议早弃成都,到南蛮借兵,克复蜀国。还有一些人想到盟国东吴避难。唯独谯周力排众议,请求后主早日降魏。因为南蛮野性难改,恐被加害,东吴也终不能自保,所以不如早降。

最后,后主接受了谯周的建议,准备降魏。

谯周在众人的鄙弃责难中回到家里。他偷偷地从箱底下取出一封书信来。这封信是丞相诸葛亮在祁山前线病终前,特地请心腹人送给谯周的。信中,丞相坦言,自己北伐中原,实属不得已而为之。如果将来魏军攻到成都,肯定有人劝说陛下死战,或投南中,或投东吴,皆取祸之道也。先生可劝陛下当以百姓为重,顺应天命,归降魏国。在信的结尾,丞相感叹说,蜀国上下,只有先生能坚持正确的意见呀!

谯周取火将信点着。看着火光渐渐变弱,烟雾慢慢散去,谯周老泪纵横。

此时,城外的喊杀声渐渐消失,最后,归于一片平静。

谯周小传谯周(公元199—270),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人。幼孤,与母兄同居。既长,耽古笃学,家贫未尝问产业,诵读典籍,欣然独笑,以忘寝食。研精六经,尤善书札。颇晓天文,而不以留意;诸子文章非心所存,不悉遍视也。身长八尺,体貌素朴,性推诚不饰,无造次辩论之才,然潜识内敏。建兴中,丞相亮领益州牧,命周为劝学从事。大将军蒋琬领刺史,徙为典学从事,总州之学者。后主立太子,以周为仆,转家令。时后主颇出游观,增广声乐。周上疏谏,徙为中散大夫,犹侍太子。于时军旅数出,百姓雕瘁,周与尚书令陈祗论其利害,退而书之,谓之仇国论。后迁光禄大夫,位亚九列。周虽不与政事,以儒行见礼,时访大议,辄据经以对,而后生好事者亦咨问所疑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冬,魏大将军邓艾已入阴平,克江油,百姓扰扰,皆迸山野,不可禁制。后主使群臣会议,计无所出。或以为投吴,或以为奔南,唯周以为不如降魏,力争,后主遂从周策。

时晋文王为魏相国,以周有全国之功,封阳城亭侯。又下书辟周,周发至汉中,困疾不进。晋室践阼,累下诏所在发遣周。周遂舆疾诣洛,泰始三年(公元267年)至。以疾不起,就拜骑都尉,周乃自陈无功而封,求还爵土,皆不听许。泰始六年(公元270年)秋,为散骑常侍,疾笃不拜,至冬卒。凡所著述,撰定法训、五经论、古史考(文)之属百余篇。

第39章 陈琳:檄文专业户

陈琳字孔璋,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文章写得好,有见解,文辞犀利,有很强的战斗力。

他从小不爱说话,不爱参与集体活动,爱一个人坐在旁边思考。有人认为他好欺负,拿一些话损他,激他。他恼怒了,奋起还击,每一句话都像剑,直刺对方的胸膛,让对方气得直哆嗦,无还嘴之力。时下人皆惧之,说,陈孔璋不言则已,言则伤人。

因此,声名远播乡里,再无人敢欺负他。

陈琳二十岁,到京都游历。路过一个肉铺,跟肉铺的掌柜发生争执。肉铺的掌柜见他白面书生,觉得他好欺负,拿大话压他。陈琳不慌不忙,说出一番话来,那屠户哑口无言,放下屠刀,抱拳道,先生乃大学问人,何某佩服,请到家中一叙。

这屠户不是别人,正是何进。谁也没想到,几天后,何进的妹子被当今天子看中,宣入宫中。何进也跟着鸡犬升天,放下屠刀,立地成了大将军。

做了大将军,何进亲自找到陈琳,让他在自己府中做一名主簿。何进十分赏识陈琳,有什么事经常跟他商量,寻求他的支持。当时十常侍作乱,宦官专权,把朝政搅得乌烟瘴气。何进想招引外兵,剪除宦官。他把自己的想法跟陈琳一说,没想到陈琳表示反对。

陈琳说,宦官当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主要是因为有太后撑腰,以前,我们想行动,都让太后阻止了,现在您只消带领城中的部分兵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进宫中,将宦官尽悉剿灭,然后再向太后禀报,那时,太后不同意也没什么办法了。

如果您招引外兵,大造声势,便是打草惊蛇。宦官肯定会有所准备,甚至会先行一步,这样对我们不利,而外面那些别有用心的诸侯,就会借您的名义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扩张地盘,那时,天下大乱,诸侯割据,您再想控制局面就不那么容易了。请大将军三思而后行。

陈琳这番话很有见地,既陈破利害干系,又入情入理,丝丝入扣。按说,何进应该采纳陈琳的意见,可何进没有。何进主意已定,不想更改。他对陈琳说,你想得太多了,这样吧,你还是发挥你的特长,给我写一篇文章,列数宦官的罪恶,做好宣传攻势,好让我出师有名呀。

陈琳没办法,只好退出去按何进的意思写了一篇文章,交给何进。文章写得好,把宦官对国家的危害说得透彻明了,让人触目惊心。何进大笑,不用刀枪,光这篇檄文就能把这帮阉贼吓得半死。你就瞧好戏吧,看我怎么收拾他们。

可陈琳没心思瞧好戏了。他交完作业,出了何府,回家收拾收拾东西,走了。

果然不出陈琳所料,还没等外兵到京城,宦官就已经得到了消息,先动手,将何进诓进宫中,乱刀砍死。这时,西凉刺史董卓领重兵闯入京城,把持朝政。

董卓十分残暴,一到京城就废了少帝,又滥杀无辜,使朝廷更加混乱。于是许多人就想起兵讨伐董卓,为国除奸。

曹操刺杀董卓未遂,逃到老家陈留,想召集诸侯共讨董卓。

这事让陈琳知道了。陈琳待的地方离陈留不远,他连夜来见曹操。曹操很高兴,我正要行大事,孔璋来助我,太好了!陈琳说,我觉得您召集诸侯讨伐董卓肯定不会成功。曹操问,为什么?陈琳说,各镇诸侯虽然一开始会响应您的号召,群情激愤,共讨董卓,可时间一长,就会相互猜忌,各怀异心,到那时,诸侯不战自溃,徒劳无功。而董卓会因为诸侯的失败更加猖狂嚣张。所以,我觉得推翻董卓应该瓦解他的内部,徐而图之,不可操之过急。曹操听了哈哈大笑,你这是书生之见呀,现在董贼已经激起众怒,只要我振臂一呼,天下人会群起响应,一举可灭董贼。我听说先生很会写文章,那就请先生为我写一篇檄文,列数董贼的罪恶,让更多的人投入到讨伐董卓的斗争中来吧。陈琳叹了一口气,只好为曹操写了一篇讨董檄文,然后,离开了陈留。

讨董檄文写得十分犀利,激情四溢。曹操在诸侯盟誓大会上一读,全场激奋,声震天地,仿佛一下子就能杀进洛阳,诛杀了董卓。

可是,曹操发动的这场讨伐董卓的战争正如陈琳所预料的那样,以诸侯的失败而告终。

后来,董卓被司徒王允用连环计除掉。不久,曹操在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权势十分显赫。袁绍看曹操势力越来越大,很不放心,就想讨伐曹操。那时,陈琳在袁绍手下做一名书记官。

袁绍很喜欢陈琳,因为他刚刚看过陈琳的一篇文章,叫《武军赋》,颂扬袁绍克灭公孙瓒的功业,写得颇为壮伟,在河北各地流传,影响甚好。袁绍对陈琳说,现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很不像话,我想为国除贼,请先生为我写一篇讨逆檄文吧。陈琳说,我觉得明公现在讨伐曹操的时机尚未成熟。现在曹操法律严明,军心振奋,而我们连年征战,百姓疲弊,不如等待时机,日后再作打算。袁绍说,我的势力比曹操强上百倍,大军到处,无所不克,先生还是下去写文章吧!陈琳不好多说,只好为袁绍写了一篇讨逆檄文,文章用词十分锋利,以致于正患头风的曹操一看到这篇文章,出了一身冷汗,头立马不疼了。

但最终,袁绍还是被曹操打败,陈琳也做了俘虏。曹操很欣赏陈琳的才学,让陈琳在自己手下做了一名从事。曹操北征乌桓,陈琳作《神武赋》,赞美曹操军容之盛,大大激励了士气。

曹操十分喜爱。

统一北方,曹操想讨伐刘备,他先征询手下人的意见。众谋士各抒己见。问及陈琳。陈琳想说,如果你攻打刘备,刘备走投无路,必然会与孙权联合,他们凭借长江天险,而我军不习水战,水土不服,必然会惨败。可陈琳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只是很恭敬地连声说,丞相说得好,说得好。曹操说,既然如此,就请你为我写一篇檄文吧。陈琳说,好,好。转身下了殿。曹操看着陈琳的背影,摇了摇头,这陈琳,我听说他是个很有主见的人,怎么变得这么唯唯喏喏的。看来,人的脑袋如果长时间不用,会退化的。

那边,陈琳一边写檄文,一边在心里感叹,自己这辈子已经写了不少这类东西了,骂完了宦官骂董卓,骂完董卓又骂曹操,现在又要骂刘备,以后还要骂谁呀?孙权?刘璋?张鲁?……

唉,这天下人都让我骂遍了!

第40章 张辏В耗缸鲈

张辏歉鲈簟

张辏Т有【屯登园悄茫诖謇锔删嘶凳隆4謇锶硕疾淮岬秸抨',直摇头。两人赌咒,说出门就遇见张辏А8九呕P『ⅲ罕鹂蓿抨'来啦。小孩一激灵,不哭了。

张辏Сご罅耍兰慌说醋拥苌仙阶隽嗽簟4蚣医偕幔滥邪耘薅癫蛔鳌I秸皆舶倮镂奕搜獭U抨'很有成就感,觉得让人怕到这等地步,也算没白活。

徐州刺史陶谦素以仁德著称。他的地面岂能容张辏д庋牟环ǚ肿哟嬖冢克毂教址ァU抨'不敌,被捕获。

很多人都劝陶谦,张辏ё鞫穸喽耍锬跎钪兀鄙敝罂臁

陶谦说,不可。张辏浠担炭山桃玻业备谢怪匦伦鋈耍旄I缁幔窒凹改晁鞯淖锒瘛

陶谦不但不杀张辏В炊照抨'为义子,并提升他为将军。

当时虽然天下大乱,诸侯割据,但陶谦尚能守徐州自安。有人劝陶谦招兵买马,扩充军队,以应战争之需。陶谦不允。我们应该以仁义感化人,岂能以武力训服人?不仅不演武,反而更加重文,还推广佛教。

因此,陶谦担任徐州刺史年间,北面的青州、兖州黄巾之乱此起彼伏,徐州却是太平无事,“百姓殷盛,谷米封赡,流民多归之”。此皆陶谦大行屯田,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