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厘米的阳光-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瞬的落笔,脑海里浮现出很多画面。
那些过往,分离,还有很多两个人说过的话,毫不留情地席卷而来。
她没有过同龄人的恋爱经历,包括那种最大众的恋爱方式。季成阳从不会像身边的普通人一样,会在女朋友的逼问下,自愿、或是被迫地讲述当初是如何心动,如何爱上。即使是再不善言辞的同龄男生,也总会有表白心迹的时候。
他不一样,他永远冷静,永远都事先考虑好一切。
包括这一次,或者说,是从她十五岁那年起,他就开始为她考虑好了很多东西。
笔尖落在纸上,她签下名字。
“纪忆”和“季成阳”并列在一起,就像当初在小学黑板上写下来的“纪”和“季”。
这就是这件事最后的结局。
季成阳用从2001年起开始的一份份文件,证明了自己对纪忆一辈子负责的态度。虽然这样的方式有些强势,但这是他能想到的最快的解决方法。最幸运的是,季成阳的父亲从始至终都在支持他,甚至陪他亲自登门,让所有的影响都降到最低。
他开着车,带纪忆离开家属区。
道路两边的杨树树叶都开始茂盛起来,丝毫不像他回国时的样子,灰突突、光秃秃的。纪忆坐在他身边,心里始终突突地跳着,后知后觉不断回忆刚才自己是如何说出要和他结婚的话,而又是如何在众目睽睽下签了那样的文件。
车开过巨大的花池转盘,开上了通往大门的主干道。
主干道一路向东,就是离开这里的大门,向西一路开到底就是游泳馆,再右转,进入军事区,军营、教学楼区、野外喷火、轻武器射击和侦毒训练场……
她脑子里迅速描绘着这里的地图,忽然想哪里都走一走。
她好像忽然就有了资格,能重新回到这里,重温小时候的每个记忆角落。
“我们去哪儿?”她看着车窗外的景色,问他。
“随你高兴。”他笑,看了眼她手扶着车窗的样子。
“那我们去开车吧?”她忽然回头,眼睛亮晶晶的。
季成阳倒是没什么异议,他看了看时间,打了几个电话,确认那里此时已经没有了正式活动,就这么调转头,一路开着车,向着她想去的地方而去。
因为提前打了招呼,执勤的士兵直接放行。
车没有减速,就这么一路从柏油路开进泥土路,颠簸着穿过一个个训练场,最后停在了两人曾经来过的地方。
夕阳西下。
纪忆跳下车,看着这个虽然来过,却因为是夜晚而看不到全貌的地方。
远处看不到围墙,只是大片的灌木丛绵延开去,红黄色的日落阳光洒在灌木丛上,算不上什么美景,却有着军事训练场的独特氛围。
纪忆自己溜溜达达走了两步,转过身,去看他,心情好到无法形容。
季成阳似乎是看出来了她的意图,看了看空无一人的四周环境,对她伸出手臂,示意她可以随意发挥。
然后,白色的人影就这么扑过来,撞到他怀里。
“上一次你带我来,是不是已经开始喜欢我了?”她乌溜溜的大眼睛透过他的手臂缝隙去继续看落日,有些不好意思地问他。
上次?季成阳算了算时间:“如果是,那我就真的是道德败坏了。”
那时候她差不多十四岁,对他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来说真的算是个孩子,会怕黑,爱哭,总是小心翼翼想要对身边的人友善,换回一些回应的小孩子。当时为什么要带她晚上来这里学开车,他自己也说不太清楚,但至少还不算是爱情。
“在惠灵顿呢?”
“惠灵顿?”季成阳继续算时间。
在那里发生了一些事,他倒是记得清楚,小姑娘是如何在深夜的海边,在自己抱她躲开海水的时候,隐晦地用一首歌来暗示她喜欢自己。那应该是他第一次察觉到她对自己除了对长辈的依赖外,还萌生出了一些连她自己都不知道有多严重的感情。
也是那晚,当他抱着她走在无人的楼梯间时,他也能感觉到她的脸轻轻靠在自己锁骨上的温度。所以他提前离开了惠灵顿,没有按计划带她去看维多利亚山。
后来他回到美国,就发生了举世震惊911恐怖袭击事件。
她听不到他的答复,有些摸不准地抬头,去看他。
这个角度只能看到他的下巴和微微弯起来的嘴角,可是从这笑容里,也完全推测不出问题的答案。不过看起来,还是太早了……
季成阳到最后也没一个准确的答案。
太阳彻底落山后,空气里还有着白天的余温,五月中旬的天气已经有了些燥热。风吹着灌木丛,瑟瑟作响,她继续抱着他,给自己了一个假设的答案。
就让一切的感情都从2001年开始。
那个他从天之骄子变成失去光明的普通人,前途未卜,命运难见,而她也是初次直面所有家人的冷漠,在黑暗中,是失去光明的他给了自己所有的支持……
回去时,已经接近九点。
车按照来时的路,开出训练场,背对着那些士兵的敬礼,一路沿着无人大路往回开,和那天晚上一样,只是身边人已经不会一边开车一边对着窗外抽烟。
纪忆开了车窗,暖暖的夜风不断地吹进来。
“你还记得你那个好朋友王浩然吗?”她忽然想起了一些事。
“他现在在德国交流演出。怎么了?”
“苏颜呢?”她又问。
“苏颜?”季成阳想了想,“我记得王浩然说,他和苏颜是三年前结婚的。”他还记得刚刚回国后,在纪忆家楼下被王浩然狠狠揍了一拳,后来过了几个星期,王浩然才有些别扭地告诉他,自己和苏颜结婚了。
他还记得和王浩然、苏颜初相识的时候,是几个人一起在比赛里获奖。
三个人的友谊维持了很多年,所以知道这个消息,他还送了一份很大的厚礼。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会发现身边不管是什么样性格的人,经历过多少的事情,大家最后谈到彼此的现状,都会以家庭话题为标志:结婚、或是生子。
“几年前看见西西,就让我想起洛丽塔,”他脑海里浮现出王浩然曾说过的话,“别这么瞅我,我可没那么色|情啊。我就觉得每次见她,都特想宠着她,男人想宠女人的那种心情……”
或许也就是因为这句话。
他大概从那时开始就知道王浩然对纪忆有着一些想法,当时的他嗤之以鼻,可最后绕不开纪忆这个名字的是他自己。
纪忆本想说一些季成阳离开这四年,有关于王浩然的事,却被苏颜和王浩然结婚的事吓到了,忘了自己最初提问的初衷……是想看看他是不是也会“吃醋”这个技能。
她手撑在车窗边,拖着自己的下巴,沉浸在物是人非的情绪里。
显然以她的年龄,这些事还看得不够多,有些不解和疑惑。比如为什么曾经那么喜欢季成阳的苏颜,可以嫁给王浩然……
在她的逻辑里,爱过季成阳,就再也没办法爱上别人了。
作者有话要说:0。0昨天半夜我这里从2点半刷到3点,换了两个浏览器,开始是网页进不去,后来刷出网页了,作者后台更也死活进不去……
正好这两章剧情很连贯,就今天一直传上来啦。
后边应该还有1…2章。快的话,也就这几天就完结~
下部尾章 一生有所爱(1)
纪忆很快接到社里的电话;催促她回去工作。
她到办公室,从同事那里接手一些资料;翻了翻;是5月初缅甸中南部遭飓风 Nargis横扫后,最新的照片。一场飓风;死亡人数已超过十三万。
身边站着实习生;送来译好的外电;关于南非的排外冲突,超六十人死亡。
……
一切都没有变化。
每分每秒都在发生着各种天灾人祸,而她就处理着这些信息;筛选编辑后,发布出去,这是她的工作。
可她的生活……
纪忆在电脑前坐下来,打开电脑屏幕,按下开关的一瞬,想到了几天前那尴尬一幕。
当她和季成阳、季爷爷离开家属区的时候,她对着黑色轿车内的季爷爷犹豫了半天,也没说出告别的话。“现在就叫爷爷,”他这么聪明,将她那些小纠结小犹豫都看得清清楚楚,“等以后该换称呼的时候,再慢慢适应。”
当时的季成阳如此告诉她。
那晚,季暖暖来了电话,一面恭喜她终于打破所有阻碍,成为半个季家人,一面又低声抱怨,自己从小到大的结婚愿望就是纪忆能做伴娘,为了达成这个愿望,暖暖甚至已经将伴娘礼服悄悄预定好了,可现在算是彻底泡汤了。“我妈说,这像什么话,未来的小婶婶做你伴娘?”暖暖嘟囔着,在电话的另一端长吁短叹,直到电话挂断。
辈分彻底错乱了。
如果时光倒退回去,她第一次叫他小季叔叔的时候,根本不可能想象的出,当时面对这个比自己高了几十公分,能将她抱起来放在手臂上也不会感觉吃力的年轻男人,在十几年后,自己不会再叫他这个称呼,而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季成阳。
她终于理解,那些现在已经知道,未来即将知道她和季成阳感情的人会怎么想,连她想要对季家人改口称呼的时候都这么尴尬,更别说外人了。
可季成阳却永远能做到坦然面对。
他对命运,对那些不间断的挫折,总有着超乎自身年龄的坦然,而同样的,对内心确定的感情,也有着完全漠视世俗的坦然。
因为季成阳即将手术,复职的第一天,主任只给她排了上午的工作。她中午回到家,听不到任何走动的声响,就换了鞋,在各个房间里转悠着找他。因为怕他在做事情,就没有出声喊他,等进到书房门口,就看到门是虚掩的。
她走过去。
透过不到五公分的缝隙处,看到他。
他坐在悬挂窗台的羊毛毯上,舒展开穿着运动长裤的腿,闭着眼睛,靠在那里休息。他的腿很长,横跨了整个窗台,这个角度,甚至能看清阳光是如何照过他的发梢。
照亮他的侧脸。
她看到他身边放着卷起来的卷轴,走过去,展开来看,是她曾经买来想要记录他去了哪里的世界地图。这张图她在他去伊拉克之前买回来,之后就始终放置在书桌上,闲置了很多年,现在,那上面贴着一张张便签,很详细地标注出了他去过的每个地方,还有时间。
“上来。”他将她抱上窗台,用手臂圈在身前,像抱着个软绵绵的小抱枕一样拥着她。
“你97年就去叙利亚了?”她低头,用手指轻划着,摸了摸那个自己没去过的地方。
“夏天去了叙利亚,就是带你去跳舞的那年。”
季成阳的手腕碰到她柔软的前胸,却没有什么多余的额外动作。他将刚才充斥脑海的那些想法,那些万一手术失败之后,对她未来的规划都暂时忘记。
她一句句问着,一年年的过去,最后停在了03年。
然后,是07年。
“去年……你去过约旦?”
他告诉她:“我在伊拉克运气不好,遇到了绑架,大概是07年被救出来,最先是送到约旦的一家医院进行治疗。”
季成阳在国外接受一系列精神和身体治疗的日子里,找不到纪忆的那段时间,当他看到和她年龄相仿的华人小姑娘,总会多看两眼,想要在脑海里能有更具体的想象空间,想象她的变化。长发还是短发,脸上的婴儿肥是否都褪掉了,是不是还是动不动就哭。
老一辈的人总喜欢说,经历过大的挫折,才会改变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
让他现在想过去的那么多年,八几年,从山区进入北京算是一次,改变的是他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