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惊雷入汉 >

第69章

惊雷入汉-第69章

小说: 惊雷入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军攻入粮仓,杀散蜀兵放火点燃了粮草辎重。
见到粮仓失火,蜀将王训大吃一惊。王训乃是蜀汉名将王平之子,深知粮仓失火对士卒的士气打击有多大。于是连忙带着百余人前往救火,到了粮仓附近寻找水源。只见水井尽数被人用乱石泥土堵死,一时不得打通。情急之下王训聚集众兵往各应寻求水源,召集人马前来救火。冷不防一支魏军窜出,王训淬不及防之下被魏将一枪死,余下蜀兵四散奔逃。
光禄郎中何随也在大军之中,魏军破营之时身边的下属皆是劝何随暂避。何随怒道:“吾随天子军讨贼,焉有不战而逃之理!”于是手执长枪与魏卒搏斗,死于乱军之中。
魏军犀利无比,借着混乱的态势在蜀营中往复冲杀。蜀军文武战死者极多,西河王刘琮带着亲随走避不及死于营中,六皇子刘恂奋勇杀敌可惜气力不济被魏将斩杀。乱军中没有刘禅的消息,川中兵将不免慌了手脚。一时间四散溃逃,率军撤退的大有人在。
唯有长水校尉胡博,监军张毣督率本部人马抵御魏军的冲击。两军混战一夜,邓艾见蜀兵尚有数千人奋战不休,自己又获大胜,于是率军撤走。留下狼藉一片的蜀军营盘,和满地的尸首。
关彝护着刘禅逃到了涪城之中,在城头惊魂未定的看着远方的蜀营。刘禅犹如冷水浇身般恢复了清醒。战争绝非儿戏,更不是数字的比对,若非关彝护着恐怕凶多吉少。
等到天色见亮,刘禅命人收拢军卒。清点之后此战竟然战死近两万人,另有万余人不知所踪。等到军卒寻到两位皇子和川中文武的尸首,刘禅忍不住放声痛哭。诸将站在一旁脸上皆有愧色,心中不免想若是姜维在此该有多好。
众人正在哀悼时,忽然斥候来报魏军去而复返杀奔涪城而来。刘禅勃然大怒道:“竖子欺我太甚!”
安东将军王祚略一思索大叫不妙,扭头便招呼人马奔城门而去。在场群臣皆是愕然,不明其意,只有文鸯若有所悟拔剑跟着王祚跑了出去。此时涪城城门处已成了战场,混入城中的魏军在邓忠,田续两员猛将的带领下和守城蜀兵展开了激战。
王祚大吼一声举刀加入战场,身后文鸯,徐绍,孙彧带着军卒也是冲入战团。魏人激战一夜又是大胜,何以不顾疲劳去而复还?必是有利可图,王祚深谙此道,因此第一个反应过来。
蜀军处于悲痛之中,只顾清点人数和尸体,根本没有对魏军混入的防范。田续抡起大刀斩落了锁链,只见涪城吊桥咣当一声巨响落在地上。随后城内的魏卒推开了城门,迎城外的魏军入城。
王祚和文鸯等人步行而战,被魏军抵在外围,眼睁睁看着城门陷落。刘禅带着群臣走出来,见到竟是这般光景吓得魂不附体。这虽不是千军万马般的动人心弦,却是生死攸关的千钧一发。
邓艾带着魏军攻入了涪城,蜀兵难以抵挡,加上夜间的惨败士气早已跌落谷底。匆忙间关彝,张遵等人护着刘禅和一众文臣弃了涪城向成都奔逃。城中的蜀兵来不及逃跑,被魏军尽数斩杀。尤其是几千伤兵,刚躺在床上休息便被刀斧加身……
文鸯自从投奔蜀国后便更名为文鸯,表示对于蜀国的忠心。势不可违,只好带着千余人殿后死战,且战且退延缓魏军的势头。刘禅等人多亏文鸯拼死拖延魏军,才逃出生天。
两天三胜打得蜀兵落荒而逃,夺下了川中重镇涪城。这等用兵让魏国兵将对邓艾佩服的五体投地,士气大振。
邓艾驻马于库府之前,看着魏卒搬出无数辎重兵器,其中便有使钟会进退不能的诸葛连弩。
“得此武器,可平钟士季胸中之恨么?”邓艾摆弄着诸葛连弩放声大笑。想不到几名魏卒闪身接近邓艾马前,白光一闪刺向邓艾……




第四十二章 初战(下)
前一年被魏骠骑将军王昶屯兵夹石,逼迫施绩不得按兵江陵。接到吴主孙亮的诏书后,施绩心花怒放,决定一雪前耻抢先出兵。于是以将军留平,杨敏引本部人马先行,自己率领大军随后跟进。江陵的吴军早就做好了出征的准备,随着主将的一声令下城门打开,一列列的军卒将领踏上征程。

由于西线的战事,魏国的襄阳和黄河北岸防线都是处于临战的戒备。上次提前出兵是因为判断出了江东人马的动向,如今只是有所戒备,并不清楚东吴的动态。襄阳乃是坚城一座,王昶经营多年早到了牢不可破的地步。虽然失了先机,但也不过是正常的状况。

凭借襄阳坚固的防御工事,东吴就算来十万人也别想破城而入。对于吴军攻坚的能力,魏军一直是有所轻视的。眼下的形势并不利于魏国,同时和蜀汉以及东吴两线交战的压力是相当沉重的。一旦有所闪失,难保不会累及到整条防线的溃败。

更要命的是襄阳的最高统帅骠骑将军王昶已经患病数日。若是东吴兵临城下,这等消息必然是保密,以免对自家士气造成打击。但现在却是王昶卧床在先,东吴出兵在后。患病的消息已经派人传往许昌,想隐瞒全军将士为时已晚。

王昶强撑着病体,召集全军将领商议对策。江东来势汹汹,明摆着是欺负魏国国内空虚缺乏援兵的状态。襄阳城中有守军三万人,虽不算是多,但都是常驻于此的老兵。

出城野战王昶不能亲自指挥,兵力也不如对方,还没交手已经是两项劣势。非是万不得已,出城野战是绝对不可为的。西线的战事没有结束,江东也不会只发动荆州一处,所以与其破敌不如拖敌。

时间是珍贵的,也是此时最为重要的。吴军为了破城掠地在抢时间,魏人只能困守城池拖延时间。最后的结果是城破或是吴军撤退,就看双方的表现了。

魏军回缩在襄阳,樊城两处使得东吴人马轻松的来到两城之下。施绩亲自率领五万人马包围襄阳。留平杨敏二将带着三万余人攻打樊城。襄阳城大而且守御坚固,樊城城小虽是守御完善相对而言还是比襄阳容易拿下。

樊城看似不起眼,实际上却是和襄阳互为犄角联为一体。襄阳,樊城是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没了其中任何一座,另一个便成了孤城。江北的魏军若是来支援,也会处于极为不利的态势。

王昶将重兵屯在襄阳,樊城的兵力就相对薄弱一些。常驻的守军本就是不多,附近的游军也被抽调一空,魏军实际可以使用的兵力也就是三万人。既要守御襄阳,又要保住樊城,其中的艰险不言而喻。

施绩看透了王昶的心里,也清楚魏军的虚实。因此带着五万大军屯在襄阳城下并不急着攻城。樊城那边才是此番北伐的主力,几乎过半的精锐人马都交给了留平,杨敏二将。

年纪大了又是染病在身,现在每日操劳军务让王昶感到难以支撑。城外吴军的用意自己如何不知?只是城中的守军有限,若是一次失败恐怕便动摇了守卫襄阳的根本。若是拖延到樊城被破,同样是士气大跌的情形,那一刻便是吴人总攻襄阳之时!

留平和杨敏都是江东经验丰富的将领,留平是东吴名将留赞的次子。当年留赞跟随大军征讨魏国,因为疾病缠身导致被魏将蒋班追上战死。东吴国内皆是以此为憾。杨敏曾经是丁奉的部下,后来转调入荆州任职,为人勇猛无比擅于攻坚,是江东少有的猛将。

破樊城的方法很简单,强攻!魏国的援军不知何时来到,想来时间也不会短。而且西路的魏军若是回撤,江东大举兴兵的计划只能戛然而止。二十万的兵力已经是倾尽了全国之力,而魏军若是抽回入川的队伍至少可以组织四十万到五十万的军队。

留平先是指挥军卒立即投入了攻城战,任凭魏人的守御如何强悍也是不顾。这等舍命的打法看的魏军樊城守将心惊胆跳。这么打下去,东吴得死伤多少兵力?关键是城内的魏军远远少于城外的吴军啊……

东吴人马不分日夜的攻城,留平把人马分成数队轮班休息。城内的魏军却是不得休息,只是有部分的轮替而已。好不容易挨到了自己轮替,回去休息时还要作为预备役随时待命。这等体力和精力上的摧残让魏军渐渐的毛躁起来。

第三天的平旦,攻城战仍旧在持续。谁也没有注意到养精蓄锐已久的杨敏带着千余名敢死之士混在队列之中。樊城下早已堆积了无数吴兵的尸首,这反而激发了江东士卒的决心!

杨敏大喝一声一手持盾,一手持流星锤攀墙而上。千余健儿皆是争先恐后的投入了攻城战,同时又有数千吴军分四面作为掩护。城头上的箭矢飞石圆木等如同雨点搬砸下,杨敏手中的盾牌吃不住力道已经有了裂纹。

看着身旁不断摔下去的将士,杨敏胆气越来越状,速度也是越来越快。守城的魏军看到杨敏这边的速度和勇猛哪还不知这是吴人的主力?于是连忙调集后备力量加强防御。

一锅滚烫的油水顺着城墙浇下,杨敏身侧的几个吴兵躲避不及被油水淋到,几声惨呼坠城而亡。杨敏愤怒之余扬手甩出了流星锤,此时距离城垛还有些许距离,魏卒在城垛后正要倒第二锅热油。冷不防城下飞上来一流星锤,几个抬锅的魏卒见状吓得手足无措,闪身躲避。不知是谁一松手,铁锅摔在了地上,热油四溅烫的附近魏卒惨呼不停。

城垛上猛然出现一条魁梧雄壮的身影,手中的盾牌格挡住几名魏卒的长枪,另一只手抽出身后的大刀开始大肆斩杀魏军……

襄阳城外的大营中,施绩得到了樊城方面的捷报“将军杨敏勇冠三军,先登破城”。

“命留平统万人守御樊城,杨敏统余军前来襄阳!”施绩吩咐道。

得到樊城陷落的消息,王昶再也支撑不住昏阙在病榻上。众将都是慌了手脚,没了主心骨,连忙找医师诊治。医师诊治了片刻,无奈的摇了摇头,这段时日王昶操劳的太多,又没有休息,如今恐怕……

悲哀的气氛很快便弥漫在襄阳城中。前几日王昶还拖着病体激励大家同心协力守御城池,数日来都是没了消息。众将皆是说王昶将军在府中静养,可跟随王昶多年的锐卒谁不知道这老爷子的脾性?大敌当前,形势危急,这是只要一息尚存都不会退缩的老人。

城外吴军的攻势日益猛烈,襄阳是荆州的重镇。有了襄阳东吴便拥有了整个荆州,从襄阳北上便是新野,宛城。而守御起来依靠的便是东吴最为犀利的水军。不计伤亡的疯狂攻势背后,是东吴版图扩张后大好的局势。

十几日后襄阳城中再也隐瞒不住王昶病逝的消息,魏军的士气降到了最低点,斗志全无。吴军趁机发动猛攻,又是大将杨敏首先登城在魏军的防御阵地上撕开了一道口子。这是事关成败的一击,也是襄阳防御溃围的开端。

襄阳是一座死城,逃不出去。四门都被吴军封堵,水路上听着东吴的战船。宁死不降的部分魏军将领带着少数人马躲入了城中,和吴军进行巷战。为了攻破襄阳和樊城,施绩付出了三万人伤亡的代价。允许魏军投降已经是天大的恩惠,负隅顽抗的不用多说,只有一个字“杀!”。

三日破樊城,不到二十日下襄阳,这等功绩在吴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消息尚没有传出,在襄阳附近的江面上出现了魏国的援兵,同时在樊城方向也发现了大量魏骑。

魏国的援军几乎到了樊城和襄阳附近,才知道襄阳城易主的消息。大惊之下只得撤退,留平的军队都是步卒,更兼魏国来的是大量骑兵。因此留平守在城中,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