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洪荒之明玉 >

第238章

洪荒之明玉-第238章

小说: 洪荒之明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一会便来到风兖部落华胥屋中,庖牺请明玉坐下后,去找母亲前来,等到庖牺便带着母亲华胥回到家中,华胥一见明玉,便认出此人便是昔日托梦给自己之人,忙上前拜谢。



明玉忙将华胥扶起,对她言明来意,说道:“贫道今日来是为收庖牺为徒,不知你可愿意?”那华胥知道明玉乃是有神通之士,闻言大喜,却又迟疑了一下。



明玉见状,便知华胥心中所思,笑着对她说道:“我知你心有顾虑,庖牺年少贫道不会带其离开,就在此处教导庖牺。”



华胥闻言心中大定,忙让庖牺拜师。明玉受了庖牺一拜后,与其说道:“庖牺你向东一拜。”庖牺闻言又向东拜了一拜。东方乃是首阳山太清道人道场,太清为人教教主,疱牺此拜后,便正了名份,日后当为圣皇之尊。



见庖牺拜见完太清道人后,明玉才与他说道:“你如今入我门中,我便教授你礼仪术数之道,再传你渔猎之法。”



华胥听道明玉的话后,小声出了房门。她也有见识,知道神通之士不可外传,忙退出屋外。就在庖牺拜师之时太请圣人与女娲娘娘均有了感应,知人皇出世,皆是微微一笑。



明玉自收了庖牺为徒后,便在华胥山筑了草屋,每日清晨教授庖牺道法、渔猎之术晚上自回到山上,如此过了十年庖牺已然长成一伟岸的青年,这一日明玉正在草屋之中静坐,突然心中一动。



对身边的白牧童子说道:“你可去洞外迎接娲皇宫青鸟仙子。”



听到明玉的话后,白牧童子与明玉躬身行礼:“是!”随后出了草屋去迎青青鸟仙子。



这白牧童子非是别人,正是当年明玉收的天马,乃是他的坐骑。此时出来,天马化作一位童子。随侍明玉左右。



白牧领命而出,不一会便见一身着五彩霞衣的仙子驾着五色祥云从天外而来,白牧忙上前问道:“仙子可是自娲皇宫而?”



青鸟仙子看到白牧后,一阵惊讶,暗自想到:“圣人门下果然不凡,我只听说明玉圣人门下曾有金阳银月个个不凡,已经铸成道基。这位童子想必是圣人新收童子,没想到竟然也有太乙道行。”



青鸟心中惊讶口中却未曾失礼,与白牧拱手作揖后,应道:“正是,我奉娘娘之命前来为明玉圣人送来一物。还请道童通报一声。”



白牧听后说道:“老师让我前来迎接仙子。仙子随我来便是。”说完便青鸟仙子领到草屋之中。



青鸟一草屋子后便与明玉行礼参拜后,取了一物件,向明玉说道:“娘娘让小仙将此物交给真人,还请真人验看一番。”



明玉接过物件放于面前案几上说道:“娘娘可还有话说?”



“除却此物娘娘未曾有话交代。”明玉看了一眼案几上的物件,与青鸟说道:“此物贫道便收下,你回去告之娘娘,便说贫道已经知晓。”



“弟子记下了!”青鸟说完后,向明玉躬身作揖后,出了草屋,返回娲皇宫去复命



庖牺自跟随明玉学习之后便有了一些神通,开始帮助族人获得了更多的食物,从明玉处学来的渔猎之术也帮助族人能自主的获得食物。



伏羲见蜘蛛织网有感,以其样子制成网罟,网罟的出现,更加方便了族人的捕鱼。又教授族人驯养野兽,将其变为家畜,使风兖部落的人类更加的富足,慢慢的庖牺在部落中的威望越来越高,族长觉得庖牺已经长大了,可以替族人做出各种决定,可以将部落发展的更大,便想将族长之位传给庖牺。



庖牺以自己年龄还小,且还在跟随老师学习为由婉拒了族长的要求。华胥听说后向庖牺问到:“你为什么不接下族长的位置呢?你的能力已经超过了族长许多,而且族长已经老了,部落现在需要一个更年轻更有力的首领来带领他们过了更好的日子,难道你学了强大的法术便想丢弃族人吗?”



庖牺见母亲误会,便向她解释道:“老师神通广大,智慧通玄,孩儿受益极多。我想与老师学习更多的东西,以后便可以更好的帮助族人。”华胥听到庖牺如此说,便不再让他接任族长。



如此又过了两年后,明玉把庖牺叫到跟前,与他说道:“你与我学道十数年,如今该交给你的我已全部交给你了,你日后有大任,现在是该执接任族长了。”



说完便将女娲娘娘送来的伏羲琴交给庖牺,说道:“洪荒中有许多危险。此物交给你护身。如今你我缘已尽,为师也到了离开的时候了,鹰儿大了,终究是要自己飞行独自寻食的。”



庖牺听到明玉要走,便泣声说道:“那请老师参加完弟子接任族长的仪式再走吧。”明玉点点头答应了庖牺的请求。



此时风兖部落的族长已经老的快死了,听见庖牺终于愿意接任族长的位置了,万分的高兴,忙让族人准备庖牺接任族长的仪式,七天之后,庖牺终于接过了族长的位置。



明玉临走时对庖牺说道:“你如今已然接掌了族长的位置,成为一族之长,再用庖牺这个名字已然不适。为师临走时为你取个名字,叫做伏羲,日后你便是风兖部族长伏羲。”



庖牺听完后与明玉跪拜:“弟子伏羲谢老师赐名。”明玉对他笑了笑,招来一朵金云,驾祥云而去。



第四卷三皇五帝第二八二章神农尝百草



伏羲自从接过族长的位置之后便励精图治。带领族人过的越来越好,周围部落的人闻听伏羲之名皆举族来投。慢慢的风兖部落越来越大,以前的小寨子已然无法容纳太多的族人,伏羲便带领族人在陈这个地方建造可都城,以供族人居住,和躲避猛兽的侵袭。



那是人们只是用树的枝叶简单的围在身上,每到冬天便有许多老人、小孩和伤病患者耐不住严寒而冻死,伏羲便又用动物的骨头制作了骨针,以动物的筋做线将猎物的皮做成衣服,以提高族人御寒的能力,使族人,免于冻死。



那时人们是用在绳子上打结的方法来记录每天的收获,而部落越来越大伏羲见用结绳记事的方法不能很好的记录发生过的事,便又发明了一种简单的符号来记录发生的事伏羲将其称之为书契,故后世之人又将伏羲称之为“人文始祖”。



此外伏羲还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状态。又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帮助人们“修身理性,反其天真”。



伏羲将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还创制了历法,使人们狩猎都有了时间的根据,避免了错过最好的捕猎时间的事情。



由于巫妖大战,天庭被毁,后昊天所建的天庭人手有限,不能很好的管理天地,使得各种灾害不断,使人族经常遭受各种各样的灾难,造成很大的损失,使得许多族人无故受灾,伏羲却是每天都听到有地方汇报那些风、雨、雷、电等灾害,而且灾害一来,人族总是无法逃避,经常是十室九空,死伤不其数。



为此伏羲苦恼不已,总想着如何避免这些损失,便每日昼观太阳,晚观月亮星辰的运行轨迹,又查看山川河流走势,想要找到些灾难发生的规律。



有一日他又在洛水旁思考着,突然他听见了两声奇怪的吼声,抬头看去,只见从洛水中浮起一只大龟,龟背上驮着一本书,从洛水对面的山洞中跑出一匹赤纹绿色,高八尺五寸,类骆有翼。蹈水不没,马身而龙鳞的异兽,此异兽正是龙马,龙马背上放着一张卷图,此二兽将背上之物放于伏羲身前便消失不见,此物正是那先天灵宝河图洛书,此宝自帝俊身陨后便不知所踪,今日确实机缘来到,遣神兽呈于伏羲面前,再择明主。



伏羲上前将河图洛书捡起,只见那河图洛书上蕴含着极为浓郁的灵气,竟然比明玉送他的伏羲琴还要浓郁,忙将其收入怀中,回到部落将其祭炼完成。



得了河图洛书后,伏羲便开始慢慢体会其中所蕴含的大道。伏羲前世为妖族大圣,如今转世成人,悟性更佳。每日里处理完族中之事后,便参悟河图洛书,如此九年后,终于被伏羲悟透。



遂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以之作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之卦图,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风,兑代表沼泽。此谓之八卦图,使得人族有了躲避灾祸的能力。



伏羲悟出八卦后,便在部落中挑选出极为聪慧的族人,开始教授这些族人八卦之术,数年后待这些族人将运用八卦推算之法悟出一点皮毛之后开始传于人族,伏羲的声望更开始传到更远的地方,被无数人族所知。



人族有感伏羲圣贤,不断前来投靠,融入风兖部落之中,使得风兖部落成为黄河流域最大的部落,十余年后伏羲的名声已经传遍整个洪荒人族部落,众部落感念伏羲为人族做出的贡献遂推伏羲为人族共主。



而伏羲见自己的部落越来越大,仅靠自己和几个长老已然管理不过来,便将族人分为几块,每一块都有数个聪慧的族人管理,人族从无序之中终于过渡到有序,各部落不断的交流,更是加快了人族发展。



如此过了数十年后伏羲的修为日渐高深,他隐隐感觉到一丝天机,知道自己能留在人族的日子不多了,便开始暗中遣人自人族中寻找一位贤德之士。以便传位于其。



始有人族朱襄氏又名烈山氏,生于渭河流域的一个姜姓部落,其母名任姒,任姒一日游华山,看见一条神龙,身体马上有反应,回来就生下了烈山氏。



烈山氏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长大之后更是对于农业之事极为精湛,那时各部族由于伏羲的教导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八卦推算之法,人能躲过的灾害越来越多,人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多,人族所能打到的天上的飞禽和山里的野兽越来越少,采摘的果实也已经不能满足部族的需要,烈山氏成为部落首领之后每天都在想如何解决族人的吃饭问题。



当年巫妖大战,巫族败落后,远走域外。明玉传入巫族的粟米种植之术早已经失传,人族也被巫妖大战波及,并未把种植之术传承下来。如此随着人族不断发展,又开始为吃食而发愁。



烈山氏听族中老人说起上古时期,人族有无数武士,各有神通。当时人族曾种植粟米。生活富足,极为兴盛。烈山氏听到后便记于心中,一心想着重复上古人族盛世,不使人族为吃食而愁。



一天,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飞在天空,掠过烈山氏头顶时,九穗谷掉在地上,被烈山氏看见。他突然想起当年听族中老人所说上古先民的种植之术,便把九穗谷拾起来埋在了土壤里。后来竟长成一片。



待到成熟悉后,烈山氏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好吃。于是他教人砍倒树木,割掉草,用斧头、锄头、耒耜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



他发现这谷子每年都会成熟一次,所以他领导自己的部族烧山为田,将谷子种在地里,每年等着收割谷子,慢慢的部落以谷物为主食而畜牧之术则成为辅助之物,周围的小部落闻听烈山部落的人不用冒险狩猎,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