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游戏电子书 > 在路上 >

第43章

在路上-第43章

小说: 在路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守门员之外的所有位置他都可以踢。”戴振国这回说了实话。

  尤慎怎么也没料到会是这样的答案,他惊讶地追问了一句:“所有的位置?……他是个多面手?!”

  “哎!”戴振国痛苦地皱起眉头,还有模有样地望了正坐在那边草地里乐呵呵地看比赛的高劲松一眼。

  尤慎也叹息了一声。这次他是真心地为高劲松感到惋惜,一个左右脚都有不错技术的全能队员,却偏偏没有速度和体能,这不能不让人痛心啊。

  上半时的比赛结束了,他们站起来分别迎向各自的球员。对于刚才的谈话,他们都很满意。尤慎的满意是因为戴振国为张迟的事对他做出的允诺,更因为彻底摸清了高劲松这个新时代球队最难以确定的变数在体能上的弱点;而戴振国的满意则是因为尤慎对高劲松的误解。要不是顾念着怕被尤慎识破,他都想为这事而开怀大笑了。他实在是闹不明白,怎么那么多人会认为高劲松的体能有问题?在联赛开始前俱乐部搞的体能测试里,十二分钟里高劲松轻轻松松就跑出了三千五百米……

  下半场比赛电视台没再录象,所以这场两支球队之间的对抗赛才算是真正地开始了。

  正如郑昌盛他们上午分析的那样,沁园并没有在下半场调整阵容,这其实也是他们在小组赛里一直采用的阵容。这件事一方面说明了他们对这套阵容和战术有很强的信心,同时也暴露出这支球队后备力量的匮乏,他们的教练不放心自己的替补队员,即使是在这种无关大局的对抗赛里也不愿意给他们多少机会去表现自己。

  新时代也在人员上做过多的调整,只是用高劲松替换下充当前腰的队员,让他和魏鸿林在后腰上搭档。这套专为对付沁园而设计的双后腰战术立刻显露它的威力:高劲松在和沁园十七号的几次直接对抗中,身体并不吃亏,虽然对手也能在距离稍远时便凭借着速度和灵活摆脱他,但是魏鸿林马上就会出现在对手可能的进攻路线上,并且采取行动迟滞对手的推进速度来等待高劲松上前包夹,而出现这种情况的话,皮球的控制权通常都会易手??十七号个人能力再强也不可能次次都能摆脱两个对手的纠缠。沁园最为擅长的中路进攻线路逐渐被遏制住了,他们不得不改变战术,把重心调整到两条边,而那个十七号也从进攻的组织者转变为进攻的接应者。他显然还不太熟悉这种角色的转变,接连好几次都搞错了自己的位置,他的教练不得不站在场地边大声指点他,哪里才是他应该出现的地方。

  和焦虑的尤慎相反,郑昌盛如今是安安稳稳地坐在场地边的条凳上,手里夹着孙峻山递过来的香烟,心平气和地观看着比赛。他甚至还有心思和脸露喜色的孙峻山笑着攀谈上几句与比赛不相干的闲话,并且高兴地告诉孙总经理,一切阻拦在新时代晋级之路上的对手都是纸老虎??哪怕是沁园这样的球队,也一样有自己的死穴!竟然还有人说沁园的实力已经足够踢甲A了,说那话的人真该来这里看看,既然沁园都能踢甲A,那么新时代期冀一个甲B的席位,应该不是妄想吧?

  老教练也确实有说这话的底气。

这个时候,由攻弱守强的魏鸿林和攻守能力比较平均的高劲松组成的双后腰已经逐渐控制住了中场。这两个同住在一间宿舍里的家伙也比其他人更有默契:魏鸿林一直拖在高劲松背后,即使是在进攻中也不会超越高劲松,他自觉地担负起了保护高劲松身后的责任,并且尽可能多地减轻自己身后防线上的压力;高劲松则主要承担着球队进攻的调度和组织,依据场局势的变化随时转换着场上的进攻重心。他们俩实际上已经取代了陈明灿和马成在球队战术中的核心地位,成为事实上的攻守衔接点和进攻发起点。这是几个老队员以前最反感的事情,因为高劲松的传球使得他们一刻不停地奔跑,他们要比平时的比赛多跑许多距离,这也意味着他们需要付出比平时更多的体力和汗水,虽然他们也明白,这种奔跑其实是在为胜利寻找机会,但是他们总觉得在心理上难以接受??他们怎么能围着一个年轻队员的指挥棒转呢?但是现在他们都接受了这个事实,同击败晋级甲B的最大热门长沙沁园的渴望比较起来,多跑几步多流一点汗,实在是不算什么……

  高劲松并没有把所有的进攻都交付给他的队友去完成。在几次突破之后他就发现对手攻防体系中的一个大漏洞:沁园十七号队员并不擅长防守,虽然不至于让他们的中路防守形同虚设,但是这无疑是非常不错的进攻路线。他也立刻开始了有意识地尝试,并且成功地给对手制造好几次麻烦和混乱。因为中路进攻与球门之间的距离最近,而他的远射能力又被对手所熟悉,所以他在这个方向上的任何一次有效突破都会吸引到足够多的对手,这也就为队友们的奔跑接应腾挪出了空间……

  短短几分钟里高劲松就和队友组织起好几次有威胁的进攻,虽然都没能转化为进球,但是在这几分钟里沁园队的禁区内外险象环生一片混乱,别说进攻,他们甚至连反击都无法组织,只求把皮球破坏出安全区域了事。

  密集防守会让对手有机会远射,压出来防守又会给对手留下足够的空间突破,沁园立刻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就在他们为这事而犹疑不定时,张迟在禁区里接到马成的传球转身射门,皮球和门梁撞击时的闷响就象敲在所有沁园人的心头一样。

  尤慎的脸色更难看了。他两手插在裤兜里,铁青着面孔站在场地边,凝望着场上的局面一言不发。他从来就没有预料到两支球队真正碰到一起时会是这么个结果,所以急忙间也寻不出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更糟糕的是,他的球队也不象新时代那样有着深厚的板凳潜力,可以通过换人来重新缓解局面上的被动。他手里的好牌几乎都在场上了……

  原来沁园还存在这么大一个毛病哩!郑昌盛和戴振国两人对视了一眼,异常欣喜。他们倒没为自己没能在沁园比赛录象挑拣出这样的问题而有什么自责。在那几场比赛里,沁园的对手全都在赛前制订了防守反击的策略,而在比赛里又被沁园那快节奏的进攻给折腾得阵脚大乱,惟恐防守不利,哪里还敢奢谈什么有组织的进攻?就算是郑昌盛和戴振国他们闷在屋子里商议了一个上午才推出的这个双后腰战术,也只是一时的应急之策,惟一的指望就是凭借它能让自己输得有几分颜面。谁曾想到过这个双后腰战术竟然会有如此出色的效果?

  且慢!既然双后腰战术效果如此明显……

  “郑指导,我在想……”戴振国并没有把自己的话说完。他忽然记起了老教练那执拗的性格和固执的用人原则,要是两人在这个大庭广众的地方起了什么争执,那不是把工作中的矛盾曝露在队员们的面前了吗?

  “唔。”郑昌盛抬手打断了他的话。从高劲松和魏鸿林搭配的双后腰战术里,他也受到了一些新的启发,这些东西也许能帮他解决到眼前的一个大难题。他皱起眉头,若有所思地慢慢说道,“下来之后咱们再慢慢地合计这件事。”

  两个人一起笑了。坐在他们旁边的守门员教练和孙峻山也笑了。这还是很长时间以来郑昌盛和戴振国难得的一次意见一致哩,这似乎就预示着两个教练之间的矛盾有了某种化解的趋向。在这个时候,两个球队的领导者之间的团结对球队的将来来说,无疑是非常很重要的……

  对抗赛的下半时以零比零的平局收场。

  两家俱乐部的领导们又聚在一起互相恭维了几句,就匆匆忙忙地散开了。尤慎还是第一次发现球队的防守体系里竟然存在着如此巨大的漏洞,他得赶紧找出弥补的办法;郑昌盛则是察觉到一种以前从来也没想到过的新思路和新战术,他需要和助手们讨论它的可靠性,并且争取尽快地把它付诸实施,然后通过训练来比较出一套切实可靠的人员搭配……

   第二章(19) '本章字数:4999 最新更新时间:2009…02…26 15:52:59。0'
 
   一场普普通通的对抗赛结束了。这是乙级联赛小组赛阶段积分领先的两只球队的第一次交手,过程并不象几个长沙记者意想中的那般激烈。它在沁园的流畅进攻中缓缓拉开了帷幕,却又在新时代抽丝剥茧般的坚韧进攻中悄然收场,上下半场攻守角色的对换,给两家俱乐部带来了难以想象的震动:长沙沁园发现了自己防守体系里的巨大隐患,新时代俱乐部却获得了意外的结果。这蓦然出现的新状况立刻让两家球队的教练组变得忙碌起来,直到吃晚饭时,几个教练都没走出各自的办公室……

  引发这场变故的高劲松和魏鸿林也没出现在度假村的餐厅里。

  比赛结束之后,他们便匆匆地回了宿舍,收拾停当之后便向俱乐部告了个假,然后在度假村门口的大路上拦下一辆本地的出租车,讲好价钱之后,出租车就载上他们一溜烟地去了成都。

  今天晚上七点半,在成都市体育中心有场甲A联赛,四川宏盛主场迎战武汉雅枫。高劲松他们去成都的目的就是去现场观看这场甲A联赛。

  二十六岁的魏鸿林就是武汉雅枫的球员,虽然从前年春天开始,他就再没为以前的湖北省足球队以及后来的武汉雅枫俱乐部踢过一场正式比赛,但是在他伤病不起的那两年,一直是省队和雅枫在给他发工资,并且承担了他所有的医疗费??他的右腿胫骨在一场比赛里被对手踢断过,这差一点就葬送了他的一生。这个性格乐观的男人从来没对人提及过那段时间他是怎么样煎熬过来,即使是现在和他同住一个房间的高劲松,也只是在一次无意中听到他打电话时说,“等我回来,咱们就结婚。”高劲松敏感地察觉到魏鸿林和电话那一边的姑娘肯定有着割舍不下的情意,兴许还和魏鸿林那两年的伤病有关联。但是魏鸿林从来不提这事,他也从来没开口询问。这一点也让魏鸿林对他更为尊重。

  在出租车里他们还在交流着对刚才比赛的看法。这也是他们俩的共同喜好。训练之余,他们总喜欢在一起讨论球队以前比赛里的得失,或者从俱乐部里找来其他球队的录象带,通过观摩录象来熟悉他们的对手。他们甚至还纸上谈兵一般地设计了一些配合,就象刚才的对抗赛里两人进退攻守之间的默契,其实也就是这种设想的第一次落实??头天晚上他们还在一起探讨过这种情况,假如俩人一同出现在中路的话,他们该如何协调和如何保护。在对抗赛下半时后半段球队进攻进攻的时候,他们的位置实际上已经违背教练组布置的战术范畴,球队不再是“四二二二”双后腰,而是中场菱形站位的“四一二一二”。

  “……你这个时候应该带球向后撤,我向前插。之前我还没超越过你的位置,如此一来,他们的防线一定会因为不能马上适应而产生一些混乱,那个时候你能能有更多的选择。”魏鸿林一面说,一面伸手在前排副驾驶座位的靠背上指指画画,蒙着白色椅套的靠背在他手指的指点戳弄下不断地形成一个个的小坑和一条条凹线,很快就又恢复原状,只留先几道隐约的指甲划痕。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