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游戏电子书 > 在路上 >

第23章

在路上-第23章

小说: 在路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昌盛思索了良久,依然没能寻到一个有效可靠的办法,可一直坐在这里也不是个办法,他只能把问题抛给大家:“‘四四二’好,还是‘五三二’合适?”问题似乎是抛给屋子里的所有人,老教练的目光却望向戴振国。守门员教练有些惊诧地瞥了一眼郑昌盛。在他的记忆里,这大概是郑指导第一次把如此重大的事情交给别人来决断哩。愕然之余,他也松了一口气,看来郑指导还是把防守放在首位,毕竟一场很有可能的平局要比为了三分而去冒险要划算得多啊。

  戴振国沉吟了许久,才艰难地说道:“还是‘四四二’吧。‘五三二’咱们的队员没怎么练过,怕到了赛场上连位置都找不到。”他心底里倒是更倾向于“五三二”这个更有侵略性的战术,可那样做的话,马成和陈明灿这俩人里就必须有一个坐到替补席上,而且还有两个位置的人选也要调整,要让更能跑的队员上场??这无疑会遭到郑昌盛的反对,而守门员教练又肯定和他站在一起,自己又怎么可能斗得过他们的统一战线?

  郑昌盛和守门员教练默认了他的看法,而领队孙峻山自然不会在这种专业问题上发表任何意见。

  既然战术指导思想得到了统一,那么接下来的人员布置就更不会有什么争执,还是上一场对北京兴仁时的首发阵容,唯一不同的是,郑昌盛采纳了戴振国的建议,让张迟的位置稍微向后挪了一些,并且更向中间靠拢。这实际上是把“四四二”阵型变为“四四一一”阵型,或者是让张迟成为一名影子前锋。这样的细小变动显然是针对青岛双喜八号停赛而做的调整,假如顶替八号上场的队员和后卫之间的配合因为生疏而留下什么漏洞的话,这种小变动有时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比赛的头天晚上,张迟从队医室做完理疗回到寝室,高劲松还在看青岛双喜的比赛录象,并且不停地把四盘录象带在机器里取出放进,快进慢放。

  张迟站在旁边看了半天也没弄清楚,高劲松这样忙乎着到底是想看清楚什么东西。末了他笑着说道:“你干脆钻到录象带里算了!你这样折腾也不怕把机器给弄坏了?行了行了,差不多就行了??郑指导他们都快把这带子都嚼碎了也没能找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你就这样颠来倒去地穷捣鼓,能瞧出来什么?”

  自打上回收黑钱的事之后,张迟的话对高劲松来说显然不再那么有威信,所以他头也没抬就回了一句:“瞧出来也不告诉你。你去厕所里哭吧!”

  张迟笑着骂了他一句,也没生气,找了条干净内裤就进了卫生间去洗澡。待他出来时,高劲松还蹲在电视前,手里不停按着录象机的快进键。

  “你真发现什么了?”张迟坐到了床边,好奇地问道。

  高劲松在机器上按了一下,让电视画面定格,然后指着一个青岛队员说:“就这个家伙!五号,他们的一个中卫。”

  “他怎么了?”

  “下半场比赛里他朝右侧转身只有七次,并且向右横向移动时速度也慢了不少,有几次抬腿都有些犹豫……”

  张迟顿时来了兴致。他也象高劲松一样,把录象带来回颠倒比对了好几回,然后乐了:“这厮受伤了?”录象带上没有五号队员受伤治疗的画面,可这毕竟是业余摄象师的作品,不可能把场上场下的所有事件全部记录下来,而且张迟也到现场看过那场比赛,对青岛双喜上半场有个队员受伤后抬到球门后门治疗的事情还有点印象。他已经能够肯定青岛队五号后卫受伤的事实了。

  可这事似乎和明天的比赛不沾边吧?

  “他受伤也没什么吧,他明天要是不上场呢?”张迟疑惑地问。

  “他怎么可能不上场?”高劲松一哂,指着电视画面说,“他都伤成这样了,都没被换下场去,说明他在场上的作用要么是非常重要,要么就是青岛双喜现在没有能顶替他的人。看样子他多半是大腿内侧肌肉拉伤,说不定还比较严重……” 

  张迟笑了,说:“这伤至少要休息十天,哪怕他打针也跑不起来。”他呲了呲牙,作出一副狰狞的模样,“狼来了……”

   *********

  看到青岛双喜的首发出场名单,张迟就乐了。正如高劲松昨天晚上预计的那样,那个有伤的青岛后卫赫然出现在名单上。在更衣室里,他瞅着机会把这事小声地告诉了与他一向交好的左前卫陈明灿。

  陈明灿小声问道:“你能肯定?”

  “他当时有伤的事能肯定,但是现在好没好就不能肯定。”张迟实事求是地说,“所以我没把这事告诉郑指导。我就告诉了你,比赛时咱们就瞄着那位置试试,要是那家伙真有伤,冲两三回郑指导就能看出来。”

  陈明灿思忖了一下,咧嘴笑了,说:“行,试试!”

  这试试的效果当真很明显。在郑昌盛还没看出端倪之前,在青岛双喜的主教练还没意识到自己犯下的巨大错误之前,张迟就和陈明灿做了一次漂亮的二过一配合,并且很顺利地从五号后卫右侧把皮球传给穿插到禁区里的陈明灿;陈明灿从容起脚射门,皮球在对方守门员的指尖碰触下稍微变了变方向,几乎是擦着球门立柱滚进了网窝……

  这是新时代的第一次射门……

  谁都没有料到进球会来得如此之快,坐在替补席上的新时代众人急忙间都没反应过来,连主裁判示意进球有效的哨声都没能听真切。他们就看见场上的队员突然间就全部离开了自己的位置,齐刷刷地涌向了对手的半场,而他们的对手在追赶了几步之后,就痛苦地停下了脚步……

  他们不禁伸长了脖子使劲地张望,想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难道是进球了?

  这个时候他们终于看见陈明灿笑得脸都走了形状,张扬着双臂,背着张迟踉踉跄跄地在青岛双喜的禁区里蹒跚,他们立刻就被那个俄罗斯外援掀翻在草丛里……

  果然是进球了!

  新时代替补席上的几乎所有人全部在第一时间就蹦了起来,然后冲到场地边热情地为他们的队友欢呼。只有老教练郑昌盛仅仅是站起来,笑眯眯地望着他的同事和队员在庆祝这粒进球。他没有去和他们一起庆祝,而是坐回到座位上,掏出烟来,美滋滋地点上,心满意足地吸了一大口,再让那辛辣的烟草味在肺里转上一圈,再慢慢地吐出来……

  一比零!

  此时比赛才开始六分钟不到,正在试探性进攻的青岛双喜还没有一次射门,新时代就已经取得了比分上的领先。

  当张迟和陈明灿再三试图对手的五号中卫与右边卫之间突破之后,青岛双喜的主教练终于明白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不得不吞下自己酿造的苦果,被迫做出人员上的调整??五号下,十四号上。

  在看台上观战的两家俱乐部的教练们都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笑容,并且记下了青岛队五号主力中卫有伤的情报。

  他们现在倒是巴望着新时代能凭借这粒进球让青岛双喜尝尝失败的滋味,那样的话,只要他们这轮比赛里赢下各自的比赛,他们也就能在积分上和这个最强劲的对手持平了,这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双方遭遇时士气上的被动……

  可现实却永远与人们的期盼背道而驰。

  比分领先的新时代似乎在突然之间就变得不会踢球了……

   第二章(7) '本章字数:5714 最新更新时间:2008…04…27 13:57:14。0'
 
   从比分领先开始,再到青岛双喜换下他们的五号队员为止,在这短短的五六分钟时间里,新时代掀起了比赛的第一个小高潮。已经得了一回便宜的陈明灿和张迟循着那个大漏洞轮番冲击着对手的防线,不仅接连两次突破进禁区,还制造了一次很有威胁的射门,要不是对手的右边后卫及时补位在张迟射门前捅了皮球一下,也许比赛的比分当时就被改写了。即便是这样,接下来的一连三次角球仍然让青岛双喜门前混乱不堪,新时代的俄罗斯前锋谢廖沙还用一个漂亮的甩头动作把皮球直直地撞进球门里!

  可皮球还没越过球门线,主裁判的哨音就无比刺耳地响起来……

  进球不算!

  已经撩起球衣准备蒙头狂奔的谢廖沙一脸惊愕地瞪着灰蓝色的眼珠,死死地盯着主裁判,叽里咕噜地大声抗议??凭什么进球无效?

  神情严肃的主裁判拨开围着他讨说法的新时代队员,很坚决地给了张迟一张黄牌。张迟耷拉着脑袋接受了这个处罚,连一句替自己辩解的话都没说。刚才争抢角球时,他确实冲撞了守门员,在身体接触时,他的手还搁在胸口狠狠地推攘了守门员一把。他以为自己这个隐蔽性很强的小动作能逃过主裁判的法眼里,哪知道明察秋毫的主裁判还是识破他的小伎俩。

  逃过劫难的青岛双喜立刻就把有伤的五号中卫换下场,于是张迟和陈明灿寻找到的那条绿色通道关闭了。

  第十八分钟,在新时代半场的右路,青岛双喜经过很简单的三次传球就把皮球送进了禁区,在小组赛里第一次亮相的十号队员在失去重心的情况强行射门,皮球从距离球门三四步的地方窜出底线。

  这个既没力量又没有角度的射门并没有引起郑昌盛的警觉。他面无表情地抱着肘,靠在座位那不怎么舒服的硬塑料靠背上,安静地看着他的队员比赛。他不认为这个时候需要对球队作什么调整,毕竟自己的球队在比分上领先,场面上也不输给对手,何况稳固防守伺机反击的战术是赛前就已经定下的基调。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坐在这里等着对手犯错误,那样的话,他的队员就会再给对手一个深刻的教训。

  老教练大意了。因为之前几分钟的优势是那么明显,所以他忘记了戴振国几天前说过的话。

  青岛双喜很有韧性……

  假如在陈明灿打进第一个球之后,郑昌盛就能明确地指挥队员们继续给对手施加压力,那么趁着对手失球后短暂的混乱,抓住时机把比分扩大,那这场比赛就几乎没什么悬念了。可他没有这样做,所以在对手不知所措的时候,他的队员也有些举棋不定,过早的进球让他们的想法不能保持一致,一部分人想继续进攻扩大战果,另外一部分人却想守住这个意外的进球,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体现到比赛里,就是攻的时候不坚决??陈明灿和张迟的第一次成功突破就是因为队友们没能及时跟进而导致最终草草射门了事??守的时候不顽强,不能在局部区域形成人数上的优势,三条线也有些脱节??青岛双喜接连在中路从容制造机会正是由于新时代的后防线和中场之间的距离过大,给对手做球留下了足够多的空间……

  随着比赛的进行,青岛双喜已经完全站稳了脚跟,他们在技战术水平以及配合的默契程度上的优势便愈加地体现出来。这个时候我们不能不承认戴振国毒辣的眼光,仅仅从青岛双喜那份有条不紊地稳重劲儿来看,这支主要由年青队员担纲的球队确实已经比较成熟了,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他们依然踢得不急不躁不稳不火。

  比赛变得有点沉闷。

  戴振国借着递烟的机会,说:“郑指导,你看是不是把咱们的队伍先收拢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