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游戏电子书 > 在路上 >

第2章

在路上-第2章

小说: 在路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劲松对着电话费了半天劲,最后无奈地捂着话筒对姜丽虹说:“一个月八十五块,你愿意不?”他好歹为她省下了五块钱,虽然他怎么也想不通,不过是多了几样简单的家具,凭什么房租就比他那个单间高出了十五块。

  姜丽虹咬着嘴唇沉吟了好半天,才说道:“……我,我得打个电话问问。”

  高劲松就挂上电话去吃自己的午饭,顺便找来了今天的报纸挑拣着他喜欢的新闻看。娱乐版一半是那个时下里红透半边天的男影星的绯闻,另一半是乱七八糟的广告,体育版连篇累牍全是甲A联赛的报道:上海正东客场不敌北京万华、四川南育衡主场平辽宁东圣、大连渤海狂胜江苏瑞德克、陈卫青又一次上演帽子戏法,还有几个足球名宿预说今年乙级联赛的火红场面……

  他注意到那篇关于乙级联赛的新闻里,提到这么一件事:乙级联赛北方赛区的决赛地,就是他现在待的这个城市。

  他的嘴角不禁流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足协竟然回挑选一个连一支足球队都养不起的省份竟然会举办乙级赛事,不能不说是一种辛辣的讽刺吧?他嘴里嚼着馒头,冷冷地盯着那段黑色的文字,就象要用目光把报纸凿穿一样。良久他才艰难地吞下了嘴里的东西,把这张报纸揉成一团,扔进了废纸篓。

  姜丽虹大概和她的同伴商量出了一个结果,她走过来红着脸小声地央告他再去打个电话,教房东别再把屋子租出去了,今天晚上,她就准备搬过去住,顺便也把租住房屋的合同还有预缴租金什么的都解决掉。

  “我把房东的传呼抄给你,你自己去和他说吧。”高劲松也没理会姜丽虹到底同意不同意,就在桌上扯了一张白纸写了个号码塞给她。

  打发掉满脸都是惊诧和不解的女孩,高劲松就又坐在桌子边呆呆地出神。他从抽屉里拿出一盒烟,又东翻西翻地找到一个打火机,给自己点上烟,很不老练地坐在椅子上开始吐云吐雾。他其实还不大会抽烟,只敢把这呛人的东西包在嘴里,然后再吐出来,即便是这样他都觉得喉咙管里火烧火燎地干渴难受,就象有只小手在那里轻一下重一下地抓挠,那劲头让他直想咳嗽。

  他终于没能忍受住喉咙里那一阵瘙痒,大声地咳起来。

  第一声咳嗽就带来一个糟糕的后果,他深深吸气的时候把嘴里残存的烟也吸进了肺里,这招致一连串更加剧烈的咳嗽,直到他弯腰控背把自己的鼻涕眼泪都给折腾出来,这才总算是熬过来。那支刚刚烧掉一小半的烟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他给扔到了地上。他盯着地上已经被自己踩过一脚的烟卷看了半天,然后拉开抽屉准备再点上一支,可不知道为什么,他最终还是没有把已经抽出一半的烟卷塞了回去。

  “小高,你现在手上还有什么事没有?”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的总经理叫了他一声。“公司的小车还没回来,可人家已经来电话催了好几次了,你把手头的事放一放,骑车把货给他们送过去。这事可得抓紧!”

  总经理大声招呼着人,让他们把那些要马上送走的货再盘点一回,然后问高劲松:“知道‘温惠大酒店’吗?”见他点头,就又说道,“货就送到那里,你找……”他举着手里的纸条看了看,“你找附二栋103房间的孙峻山!就把东西交给他。”他又不放心地问了一句,“你能找到地方吧?那地方可不大好找。”

  高劲松再一次肯定地点点头。上个月送货时曾经路过那里,他有印象,也约莫记得路怎么走。唯一遗憾的是那个偏僻的地方没有公交车,而找出租车的话……公司不给报销车钱不说,回来时也会很麻烦。这样看来他只能骑自己的自行车去。

   第一章(1)下 '本章字数:5840 最新更新时间:2008…04…27 13:55:30。0'
 
   蹬着自己那辆从二手市场上花六十元买来的自行车整整走了八十分钟,高劲松才总算赶到已经快到省城与郊县结合部的温惠大酒店,他按照纸条上的地址找到酒店附二栋的103号房间,可敲了半天门,也没听见个回音。倒是听到响动的服务员闻声走过来,狐疑地上下打量了他好几眼,然后问他是干什么的。

  高劲松抹着额头上河一般流淌的汗水说道:“我找住在这里的孙峻山孙先生。”他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并且把撂在自己脚边的纸箱打开,让服务员检查里面的物事??两个纸箱里装着三十套名牌运动衫和运动短裤。

  服务员又盯着衣服前胸都教汗水浸湿了的高劲松看了一眼,这才说道:“他刚才出去了。不过这栋楼都让他们包下了,我去帮你问问。”她敲了敲对面的门,没有人应声;她又敲了敲隔壁的门,还是没有人应声。一连敲了几个房间的门,都没有人,她也没了办法,只好说道:“要不,你去后面的球场找他们吧,这个时候他们一准在那里。”

  高劲松瞅瞅两个大纸箱,为难地说道:“你能帮我去找下他吗?”

  服务员很坚决地摇摇头:“这栋楼就我一个人。”她想了想,提了个建议,“要不这样吧,你先把东西放在值班室里,等你找到人再过来取。”

  这大概是唯一的办法了,但是把箱子放到值班室里,高劲松又想起一个棘手的问题,他问道:“你能肯定,在球场上一定能找到这位孙峻山先生吗?”

  服务员笑着反问了一句:“他不在那里还能在哪里哩?他肯定在那里。我们这里就一个球场,那里都是他们的人,你过去随便找个人问问,就能找到他。”

  看来再说下去也不可能有更多收获了,高劲松只能说着感谢话,迈开步子去找那个劳什子的球场。又走到炽热的阳光下,再一次尝到那种蒸笼一般的滋味,他才猛然想起一桩事,他忘记问问那个球场在什么地方了。

  好在他立刻就看见了道路尽头有一长溜的路标指示牌。

  顺着路标的指引,他很顺利地就找到了球场,并且很惊讶地发现,这个时候正有两拨人在球场上吆喝着跑来跑去地踢球。

  他忍不住抿嘴笑起来。真看不出,在这个城市里竟然会有这么大一帮子好足球的人,他们竟然会顶着这么大的日头踢得那么攒劲!更想不到的是,这些球迷们还那么较真,不但有着一水的球衣球裤球袜球鞋全套服装,并且还有一半的人在球衣外面套着同样颜色的背心??这种阵仗完全可以和那些职业队叫板了!

  他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这些球迷的进攻和防守都不是那种一窝蜂上上下下的野套路,无论处在哪种情势下,他们都很少盲目地把足球处理掉,而是有些……有些……有些战术上的配合!

  这种想法在他的脑海里一闪而过,但是他立刻就否定了这个荒唐的看法。

  一年半以前,因为一直没出好成绩和经费上的困难,在甲B挣扎厮混了十四年的省足球队终于走到了它的尽头,宣布解散……

  邻近的几个省份倒是都有自己的甲A和甲B队伍,但是现在正是联赛进行得如火如荼的阶段,这些球队也不可能出现在这里,况且这里的草皮虽然不错,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块球场明显缺乏养护??草太密太深了,对奔跑和盘带都不合适,过密的青草还会掩盖住地面上的凹陷,也很容易和球鞋上的鞋钉纠缠到一起,这都会给球员带来不必要的伤害。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其实还不如北方那些著名的“菜地”,至少那里的地表情况是一目了然的。

  从这里到球场不过三四十米距离,高劲松越走越近,他心中的疑团也越结越密。

  在球场上训练的绝对不会是一支业余球队,至少它的球员一点都不业余:红队边后卫刚才有一记贴地的飞铲,从追赶到阻截再到把皮球勾过来再到半跪在草地上把球传递给自己的队友,整个动作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而且他控制住球权之后还有一个短暂的观察时间,虽然没有把皮球分给活动区域更大传球路线更多的中路队友,但是那个斜向的中距离传球力量和角度都很到位,不但避开了两个人之间的对手,而且能让队友轻松地拿到球……

  这最少都是一支半职业队!

  这个发现让高劲松既兴奋又激动。假如这真是一支职业队或者半职业队的话,那么他一定会认识这里的某些人,他们也一定能认出他;要是这样的话,假如这些熟人们肯帮忙,说不定他还能在这支球队里寻到一个位置,哪怕是替补也好,这样他就有机会重新踢上球,重新踏上自己心爱的绿茵场,重新踢上自己喜爱的足球!

  他的脚步都因为这个迫切的希望而变得轻快起来,甚至连这恼人的酷热天气也变得可爱起来。

  可希望带来的往往是更加深沉的失望。

  场上场下的球员他一个都不认识。不,不能这样说,准确地说,是场上场下的球员没有人认识他,他在场地边站了几分钟,挨个打量着这些球员,可别人的目光几乎都没在他脸上停留过。在他们的眼里,这个站在场地边满脸殷切的壮小伙不过是一个热爱足球的年轻球迷而已。

  高劲松很快就认出了一个球员,广州粤海的邱光朔,几年前的国家队替补前锋。另外一两个人虽然叫不上名字,但是他知道他们,那个相貌凶狠的孤拐脸后卫还曾和自己在球场上磕碰过。只是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自己了。 

  这一定是支很有潜力并且很有想法的球队!

  ……但是这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哩?这里的人他一个都不认识,估计他们也不会替自己说好话,所以他还是只能作他的“仓储部经理”,所以他只能去打听下那个住在酒店附二栋301室的孙峻山先生。

  现在又是红背心一方在防守。进攻方贴着边线前进,大概是希望能够有机会做一次成功的传中球,毕竟那个在甲B联赛里很进过一些球的过气中锋在禁区里还是比较有威胁。

  进攻方设计中的下底突破或者传中没有能成功,刚刚成功铲断的边后卫又一次把皮球从对手的脚下破坏掉;这一次进攻方获得了一个右侧的角球机会;角球开出来,质量并不高,几乎看不出皮球有什么旋转和令人难以判断的弧线,而且最糟糕的是,这个角球甚至都没能踢起足够的高度……边后卫轻轻松松地就卡住了皮球的线路,并且很用力气地把皮球踢出了边线??高劲松承认,在背队球门无法更好观察背后情景的情况下,把这次传球球破坏掉是边后卫最佳的选择。

  皮球飞快地蹿向站在场地边神情有些恍惚的高劲松??

  不知道是哪个好心人朝高劲松喊了一嗓子:“喂!”但他还没来得及喊上第二句,就看见了教人吃惊的一幕:

  那个理着平头的小伙子迎上皮球并且很熟捻地用胸膛停下球,待皮球在地上磕了一下再弹起来的时候,他的左腿也趁势跟上,砰地一声响,皮球就被他重新踢回了禁区,并且看皮球划出的弧线和力量,它还会落在禁区里靠进小禁区的地方;

  有人喝了一声彩,还有些没弄清楚状况的进攻队员以为这是自己的队友在外围获得皮球重新组织进攻哩,他们奋力地挤撞开防守队员,期冀能获得更有利的进攻位置,并且最终把这次成功的传中球转化成了进球??这大概也多亏了一直比较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