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游戏电子书 > 在路上 >

第12章

在路上-第12章

小说: 在路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章(6) '本章字数:8792 最新更新时间:2008…04…27 13:56:21。0'
 
   谁都能看出来,姜丽虹今天不大对劲。她的脸色很差,做什么事都心不在焉,对待顾客也不象往常那么细致周到,偶尔顾客问点什么,说不定她还会答非所问;尤其是当她闲下来时,她总会把着衣架在那里呆呆地出神,时常一站就是好半天,无精打采的眸子里还时常跳跃着异样的神采。

  她的这些状况最终引起了主管的注意。她特意走到这个不多言多语的手下跟前,关切地问道:“你生病了?”

  看姜丽虹没说话,主管沉吟了一下又说道:“要不你先回去休息吧。”

  姜丽虹咬着嘴唇摇了摇头:“我没事的。”

  主管狐疑地望着她,她不能肯定她是不是真的没事。看见有顾客拿着钱包走到收银台前,她只好对姜丽虹说:“要是不舒服就先回去吧,别硬扛着。自己的身体要紧。”然后她就回了自己的岗位。

  我真的没事。姜丽虹的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没能把这话说出来。她现在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这其中一小半的原因是因为昨天晚上没能休息好,另外一些原因是自打昨天中午起她就再没吃下什么东西,更多的原因却是因为高劲松借给她的那四千块钱……

  昨天晚上她没休息好的事,我们已经知道了,但是为什么从昨天到今天她都吃不下东西呢?

  ……姜丽虹的家在川北山区,真正的山区,在公路没有修通之前,下了汽车都还要走上半天的山路,才能在这面的山顶上望见对面山坳里那一流沿着河沟铺展开的茅屋瓦房,那其中间一簇四间半瓦半草的房子就是她的家。那一间半瓦房就是她为这个穷家挣下的家业??从十六岁辍学直到十九岁,她都在广元市里打工挣钱,三年里她一共为家里带回来七千多块,不仅帮着家里新修了瓦房,还顺带着把那两间快要倒塌的泥墙茅屋也修葺了一番,弟弟妹妹能读完初中升入高中,这其中也有她的一份力。那可是七千多块钱啊,在广元这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级城市里,对于一个没有文凭又不愿意为了钱去出卖自己的女孩子来说,这几乎是一个不可想象的天文数字。明年妹妹就要高中毕业了,那时她也能为这个家出一分力,这样她也总算能喘上一口气了。肩膀上的担子就要轻了,她那颗年轻的心就开始萌动了,她也希望能象那些勇敢走出去的小姐妹一样,到成都重庆广州上海这些大城市去闯一闯,即便是去见识一回也好……

她一直都在动着这个心思,但是她那羞怯内向的性格又每每阻挠住她,要是让她一个人去这些陌生的地方闯荡,她可真没有那个胆量。

在春天快要过去的时候,她在广元市里遇见了同村一起长大的姜雁,听她说起省城这个地方的种种光景,在和家里打过招呼之后,就随她一块来到这个大城市,并且在姜雁的帮助下,最终找到一份工作,在奥运商场里做售货员。这份在我们看来很普通的工作,在姜丽虹的眼里却是一桩很体面也很了不起的事情,因为她从来都不敢想象自己也能象个城里人一样在商场里上班。倒是出来闯荡了好些年的姜雁告诉她,其实奥运商场并不是真正的商场或者百货公司,它仅仅是个门面大一些的店铺。

  朋友的嘲笑戏谑并没有让姜丽虹感到沮丧,她对自己现在的境况已经很满意了:同她以前上班的工厂或者酒家饭馆比起来,商场里的环境明显要好上许多,很少有不三不四的人来兜搭说话,上班时还能穿着质地很好的名牌运动服装作工作服,最重要的是,这里挣的工钱也要高出许多,几乎是她在工厂里的一倍半……她已经想象不出还能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好了。她发现,她现在已经很喜欢这种按时上下班的生活了,因此上房租水电费这些都市生活里必不可少的各项开销现在看起来也没有那么教人恼恨了??她还是第一次在既不包吃也不包住的地方上班哩。

  可她才刚刚领到自己的第一个月的工资,一个噩耗就降临到她头上。

  昨天中午,她的家人跑到镇上给姜雁打了个传呼,让姜雁无论如何也要马上找到她,因为家里出了一桩大事。

  她接到消息,立刻就在公司里拨通电话找到了父亲。

  她大哥要结婚了!

  这是好消息!作为妹妹,她为这个消息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同时她也明白过来,这桩婚事绝对没有听上去那么简单??山里的妹子朝思夜想的事情都是嫁到山外去,而山外的妹子根本就不愿意上山,即便是因为种种原因留下来的女孩子也不会瞧上她哥,因为他是一个本本分分的庄稼人,既没有手艺,也没有本事,而且岁数也不小了??他都二十四了,这个岁数在农村里就已经很大了,除过那些游手好闲的二流子,相邻几个村子里同他差不多大小年纪的青年都已经结了婚,有些手脚利落的连娃娃都能喊爹了……

  事情的经过果然不出她的料想,这个即将要作她嫂子的女人是二婚,并且岁数也不算小,已经二十五了,比她哥还要大几个月,但是人很勤快,待人接物什么的也算过得去。

  二婚就二婚吧。她想到,家里为哥哥找到一个媳妇也不容易,即便不算上给女方家里的钱,这几年光花在媒人身上的钱就不是个小数目。何况找个二婚的媳妇也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反正这两年离婚已经渐渐地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普遍现象了,即便是在她的家乡,农村人也不再象过去那样,在背后对离婚的男女指指点点嚼舌头根子了。当然离婚的人也渐渐多起来,见识过外面世界的男人女人们的思想都在变化,他们也在追求着属于自己的幸福,象姜雁,她就离了婚……

  “女方家里还要八百块钱……”父亲在电话里告诉她。

  “那你还不给他们?”她不禁着急地埋怨着父亲。“家里又没钱了?”她立刻在心理盘算着能不能凑出这个钱。她才发过工资,加上手头上的一点活钱,就有四五百,再从姜雁那里借三百就行了。她暂时没去想自己接下来的一个月怎样生活,反正她现在和姜雁住在一起,必要的生活开销可以让姜雁先垫上,下个月领到工资她就补还她。于是她说道:“你先把这事应承下来,我明天就给家里汇钱回去!至多三五天你们就能收到。”

  还不仅是这个事情。父亲去大队给哥哥开结婚证明时,管着开具各种文书的大队会计却翻起了陈年旧帐??前些年的大队提留,他家一直没有缴齐,还有前年的公路集资款,他家也一直拖欠了一笔钱。开张结婚证明可以,但是必须把帐先补齐,这些款项合计到一起,一共是两千八百九十六块四角……

  她听到那个可怕的数字时,眼前就是一黑。她脑子里一片空白,耳朵里嗡嗡的鸣响……

  过了许久她才出奇平静地问道:“还有什么事?”说这话时,她甚至期盼着父亲能说出更加恐怖的事情来。要是还有什么事你们就一并说出来吧,反正我是女儿家,终究是别人家的人,你们就把我当作一匹马一头牛随便作践吧……那么多钱她到哪里去找,又到哪里去借?你们这些大人都想不出法子的事,她一个女孩家就能有办法?

  “你哥结婚总得摆几桌,猪是自家喂的,这不要钱,但是烟啊酒的还有从镇上请师傅来办酒席的钱……再说,结婚总得给你哥和你嫂子买上两身新衣服……还有你弟弟妹妹读书的学校也要求他们做校服……”

  电话就搁在她耳边,可父亲的话遥远得就象从地底下冒上来一般,又象一种飘渺得难以捉摸的雾。

  “我来想办法。”她平静地对父亲说道。泪水立刻就涌进了她的眼睛,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模糊朦胧起来。她现在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去死,也许对现在的她来说,死反而是一种彻底的解脱。

  父亲在电话那头长长地叹了一声,这透着凄凉哀伤和无奈的叹息让她的心都揪碎了。

  在痛苦的折磨中她熬过了下午和晚上,当她回到出租屋并且见到姜雁之后,她立刻就抱着自己的朋友哭起来,并且断断续续地把电话的内容都告诉了她。

  辈分上比她矮了一大截但是年纪比她足足大了三岁的姜雁听到这事之后,也没了抓拿。她只能挑拣着好听话来宽慰她:实际上办这些事也许要不了这么多的钱,她家里为了在她哥的婚事上从容一些,肯定多说了一些虚头花脑的用项,因此真正需要的钱也不会是五千,最多也就是四千……但是这钱姜雁也拿不出,她在省城里挣的钱都在这屋里,电视机洗衣机还有床以及那么多的衣服……算上她即将领到的工资,她也只能借出一千块来,毕竟用钱的地方还很多,得留出一部分应付柴米油盐这些开销。

  她最后答应姜丽虹,她会帮她想办法,她明天就去找熟人朋友们转借这笔钱。

  但是她也很诚恳地告诉姜丽虹,别对这事抱太大希望。要是借上一百两百的应急钱,人们通常都不会拒绝,但是要借上这么多,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她们俩都是无根无基的外乡人,都是在这座城市里挣钱的打工仔,谁敢平白无故地借给她们这样多的钱哩?

  看着姜丽虹绝望地坐在床边抹眼泪,姜雁只能用“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这样的老话翻来覆去地劝慰她。

  这种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套话更教姜丽虹痛苦。所以她很晚的时候才会跑到阳台上去哭。哎,这种强烈的情感宣泄方式是她现在唯一的选择了。在同情她以及她的家庭的遭遇的同时,我们也不禁为这个女孩子的行为而感动??在这种时候她竟然还能体谅别人,不愿意因为自己的不幸而去影响别人休息……

  就是在阳台上她遇见了半夜没事跑到那里去学抽烟的高劲松。

  他是她的同事,但是他工作的地点是在二楼,而她只是一楼商场的售货员,楼层上的区别以及他面前的写字桌还有桌上那些帐薄本子笔都说明了他们之间的距离,在她眼里,头上有着屁用不顶的经理头衔的高劲松,和自己根本就不是一类人。何况公司里这两天还有传言,他就要升业务经理了,这可是能和财务经理平起平坐的重要岗位,等闲人连想都不敢想的职务。

  但是他竟然就辞职了!

  她记起一桩事。有一个对公司历史很熟悉的售货员就对她说过,奥运公司前面几任业务员做到最后,不是自己开公司做老板,就是做了厂家的地区销售经理,前一阵子辞职的那个业务员李健,其实就是跳槽到了一家服装公司,现在是那家公司在本省的商务总代表。

  难道说高劲松的辞职也是因为他已经寻下了更好的工作吗?是自己开公司还是做高级管理?

  在看见高劲松的一瞬间她也转过寻求帮助的念头,也许他能帮自己。但是她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高劲松那个单间里的摆设就说明他现在的糟糕情况。后来发生的事也证明了她的猜想,当姜雁说需要四千块钱,他连句客套的虚伪话都说不出来。

  可再后来的事简直让她目瞪口呆!

  高劲松竟然什么都没问便取来四千块钱,并且什么条件都没提便把钱给了她……

  那一时刻她震惊得连句感谢话都记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