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智慧-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闻茶香就让彭蠡先生眼前一亮,两指捻起茶盅,里面的茶水只够一口,轻轻抿了一口,仔细回味,半响,又将剩下的茶水一口饮尽。
五沟笑吟吟的看着彭蠡不说话,只是不断地饮茶,茶叶的品质算不得好,三泡之后就已经淡而无味了。
看到云峥开始灭火,彭蠡先生才到:“此乃君子之茶哉,有颜回之风,先苦后甘,余味悠长,不染俗尘,不加繁华,只余青木之香,果然奇妙。”
五沟大笑道:“这个弟子收的值吧?遇到难事可以遣之应对,无事之时可以伴你悠游于泉林之下,争名夺利之时又能拿出来炫耀,没钱的时候还能弄几文用用,只可惜他不愿意当和尚,否则那里有你的机会。”
“酒肉和尚能教出什么好人出来,莫要误人子弟。云峥我且问你三件事,你要用心回答。”
见彭蠡先生如此庄重,云峥整衣肃手躬身道:“先生尽管问,弟子知无不言。”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汝能持否?”
云峥没想到彭蠡先生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自己做一个能听的进去忠言,并且能分辨出善恶好坏话的人,这一点必须做到,立刻大声回答:“能持!”
彭蠡点头曰善,而后又问:“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汝能知否?”
这一点也没问题,不过是要自己向大自然学习,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但是需要知道怎样才能做好事,云峥拱手道:“能知”心里面加了一句话,只要别人不惹我。
“你既然能遵守前两道,老夫也不苛求,今日受了你的茶水,坏了我的文心,第三道且等你出师之时再问便是。明年四月初五,来我锦江书院入博学苑进修,不得迁延,若得寸进,当可入审问苑攻读经史子集,自慎思,明辨,二堂出师后,自然会有笃行大道助你青云直上。你可知晓?”
云峥大喜,自己算是真正的进入了读书人的群体,只要升四级就能去参加大考,简单,四年之后,自己按照这具身体的年龄正是十八岁的大好年华,正好去东京汴梁城尝试一下自己能否东华门唱名。
礼毕之后就算真的成了人家的弟子,所以他和五沟和尚喝酒吃肉的时候自己只能站着伺候,五沟报复性的将云峥支使得团团转。
云家哪来的美食流水般的端了上来,彭蠡和五沟吃的满嘴流油大呼过瘾,明显喝高了的五沟指着云峥对彭蠡说:“如何?和尚骗了你五六年的揭帖柬书,有这么一个弟子,就足以偿还了吧?所谓宁吃好桃一个,不吃烂杏一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小子的易牙之术也是精妙绝伦,而且他身上的秘密很多,留给你慢慢发掘,你会惊喜不断。”
彭蠡先生倒是没有失态,瞅着云峥说:“说到文运,我蜀中这些年从未有大才横空出世,若你有此机缘,老夫哪怕竭尽全力也要送你入青云。”
看到老头子有点黯然,云峥不由得苦笑,没有文运?苏轼那家伙马上就要像太阳般横空出世,整整照耀亚洲一千年,自己在他面前算什么东西?
见老头子也喝得差不多了,身子靠在瓷枕上摇摇欲坠,只好背着老家伙在老仆的帮助下送到了客房,至于五沟自然有其他的和尚照顾。
给老仆留了一些酒肉就带着全家回去,进了豆沙关在自家的家俱店休息一阵子,云二和腊肉带着憨牛去吃烤豆腐,只有云大一个人坐在店里四处看看。
满世界都是油漆味,好在都是植物漆,云大并不反感,发而有些喜欢,这个坏毛病是从上一世带来的,汽车跑过去之后的废气,能跟着闻好长时间,不过那是在乡下,城市里的汽车尾气味道可就不那么好闻了。
看了好大一圈子,对这些古色古香的家具非常的满意,每一个都拿手摸摸,瘸子的手艺确实不错,能在自己绘制的图案上进行自发的改进,比如这架官帽椅,背后的弧度就非常的美妙。逛得久了,不但觉得无趣还妨碍伙计做事,于是找了一个椅子坐了下来,等着腊肉他们回来,一个女子抖抖索索的从外面走了进来,先不说话,扑倒在地上就对云峥梆梆的磕头,吓了云峥一跳,当那个女子抬起头来的时候,云峥才认出她来,原来是萧主簿的那个爱妾杏花,现在的杏花早就没了初见是的那些富贵气,满脸的风尘,人也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她当年残酷的对待杏花楼里女子,如今自己沦落风尘,也该知道其中的苦楚,杏花楼从来就没有改变过,以前是什么模样,想在依然如此,每回路过杏花楼云峥只想快步走过,他能为那些冤死的百姓复仇,却对杏花楼里的那些妓女无能为力,僰人女子自己也只能救一个腊肉,超过两个就会遭到官府的质问,如果想要将那些女子全部救出来,难度比云峥自己攻陷元山还要困难。
元山不过是一座明面上的大山,身份却是压在所有人心头的一座大山,就连街上的乞丐也觉得自己比那些僰人高贵些。
“多谢公子美言,杏花没齿难忘,刘县丞已经纳小女子为妾了,方才出门采办,偶然见到公子,杏花只是过来磕头谢恩,这就走。”
本来还想说话,但是话语在嘴里咕哝了三圈子到了最后也只能长叹一声,挥手让杏花离去,没法说,也不知道怎么说,当年的凤凰已经沦落成了草鸡,还能如何?
腊肉带着云二憨牛从远处高兴地走过来,每人手里都拿着一大串烤豆腐,边吃边走,杏花见到腊肉过来,连忙低下头提着篮子匆匆的走远了。
腊肉嘴里叼着一块烤豆腐若有所思的瞅了一眼杏花,不过很快就不再理会,不管哪个女人是谁,都和自己无关,给云二擦嘴都比关心那个不相干的女人是谁重要。
回家的路上云峥一句话都没说,说起来是个大讽刺,自己不喜欢青楼,偏偏是花娘青楼的第一个股东,说不定还会是最大的一个。
人活的就像是一个轱辘,不管如何的转动,也无法逃脱辐条的控制,没了辐条,车就塌了。(未完待续。。)
ps: 求票
第五十三节我走了
人心在变,人的感官在变,大山却没有丝毫的改变,不管是元山的盗匪从他的脚下走过,还是名士大德自他的身边经过,待遇都是一样的,淡青色的寒雾总会弄湿你的衣衫。
所以当云峥从浓雾里出来之后,衣衫已经变成湿漉漉的了,和憨牛两个人连蹦带窜的就进了自家的屋子,顾不得腊肉还在炉子边上烤火,两个人就开始脱衣服,脱光上衣之后,云峥见腊肉还不出去,就恼怒的指指大门,腊肉撇撇嘴就拿着云二走了出去。
三两把脱掉裤子,两个人只穿着短裤,一人裹一条毯子在炉子边上瑟瑟发抖。
“少爷,山上没神仙啊!”
“废话,当然没神仙,我只不过是要试试我们从山脚爬到山顶到底需要多少时间。”
“啊?可你前面不是这么说的,你说山上可能有神仙,问我要不要看。”
“是啊,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不这么说你怎么可能会跟我上山挨冻?”
憨牛不说话了,把脑袋也捂进毯子里,发誓以后再也不听少爷的鬼话了。腊肉又从外面进来了,端了一罐子肉粥,这东西可比姜汤之类的东西更能让人身体暖和。
憨牛也不生气啦,给云峥装了一碗,然后自己就抱着罐子吃,比饭量他从不输给任何人。腊肉捡起云峥和憨牛扔到地上的衣衫,觉得很重,皱着眉头从云峥的衣衫口袋里掏出两块黑乎乎的东西来,这是石头啊。
云峥叹了口气。从腊肉手里接过石头,扔进了炉子里,不一会炉子里就冒出浓烟,被竹筒做的烟囱排出了屋外。
石炭而已,今天上山就是为了找这东西,自从砍柴的孩子把捡来的石炭当宝贝送给了云峥,他就以为这座山上有煤矿,结果是令人失望的,山上只有很少的一点点碳层,而且已经被人挖过了。通过刚才的燃烧试验来看。这里的那点煤,没有任何的利用价值,是含硫很重的大烟煤,这样的煤是没有办法用来取暖的。就连打铁都用不上。
也是。蜀中从来就不是出产煤炭的地方。这里的铜应该很出名,可惜产地也不在这一代,上天并不保佑这片贫瘠的土地。
这样的心思没办法和憨牛说。只能埋在自己的心里,三天后自己就要离开豆沙寨了,原本想着给寨子再留一点财富,可惜天不从人愿,和自己开了一个玩笑。
彭蠡先生已经走了,走的时候没有惊动任何人,就像他来的时候一样,悄无声息,给云峥的一封信笺里说了好多需要准备的事情,自己这种不需要考试的学生进学,谒拜老师,在士人圈子里留下名声,这很重要,春日里的文会无论如何是要参加的,想要赶在杏花开的时候参加文会,那么就没有办法在寨子里过年了。
风吹梅蕊闹,雨红杏花香,这样附庸风雅的聚会其实云峥一点都不喜欢,自己作诗做不出来,也没有养成那个习惯,虽然有大量的诗歌可以供自己抄袭,云峥却觉得有失自己的气概,堂堂的后世精英,不靠那些诗词就不能闯出一片天地来?
更何况苏轼这家伙就要扬名天下,自己怎么抄袭都不会是人家的对手,假的就是假的,没有相应的修养,却做出出乎自己学问的诗词出来,被世人耻笑不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会坏了自己的名声,诗词虽然重要,但是却远远比不上经学,自己的学问都是些经世的东西,如果写出柳永那样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样的诗词就显得轻佻了,他一生与士大夫无缘,只能落个奉旨填词的下场,万万不敢学他,不过作为这家伙的粉丝说不定在东京汴梁城能见到他。
寨子里的气氛很压抑,老族长一天到云家八回的看望,虽说这一路上有苍耳他们护送一定会安然无恙,老头子还是千叮咛万嘱咐的同一遍话要说十几次。
“行路的时候莫要贪赶路程错过了宿处,乘舟的时候不要为了省钱乘坐小船,一定要坐大船,咱家不缺少那两个铜子,路上莫要惹事,但是遇到事情咱们不要怕事,现在的人都是欺软怕硬的主,你横他就软……
到了成都记得多来信,千万莫要忘了老汉,忘了豆沙寨……”
说到最后谁都不舒服,老头子拿袖子擦一下干涩的眼睛,咳嗽一声就背着手走了,可是过不了一个时辰又会进来将刚才说的话再重复一遍。
这样洗脑式的灌输是有效果的,至少云峥已经认为自己的有生之年一定会经常来豆沙寨看看,这已经不是一句客套话,而是为了抚慰这些珍贵的感情。
这三天时间,云峥喝了很多回酒,吃了很多人家的饭食,没有出寨子一步,每天晚上都需要憨牛把自己背回来,回来的时候早就不醒人事了。
刘县令的宴请自己推辞了,梁家的宴请自己推辞了,药铺的宴请自己也推辞了,说实话自己和这些人能有的联系无非就是利益二字,只要自己能给他们带来利益,至于人在天涯还是在海角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又是一个灰蒙蒙的早晨,一辆牛车,三辆骡车,就带着云家全部的家当离开了豆沙寨。八个最彪悍的猎人在保护着他们,慢慢的走上了山间的小路。
不知道走了多远,依稀还能听见老族长嘱咐的声音……
车队过豆沙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