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新中国近代史 >

第114章

新中国近代史-第114章

小说: 新中国近代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90章
  1928年的一天,我突然的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说“惊人”,也许不很准确,却是完完全全出乎我的意料,以至于我呛到了。
  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研究,但这么多年下来,在妻的熏陶下,我也能品几分了。
  那天,风和日丽,凉风习习,我泡了一壶大红袍——自从我学会品茶后,就不再送人大红袍了。然,我能喝到的时候,依然不多。
  我正美的时候,听说这个消息,不由得呛了一下。
  面对我的疑问,新任外交总长唐绍仪没有理会。
  大红袍的价格昂贵——去年曾拍出了10万一两的天价,我喝着都肉痛。而且每年只出十一两,数量极其有限,就算是内阁成员也是很少喝到的。我学会喝茶后,又“小气多了”。除了严又陵,别人已经不能够从我这里拿到茶了。
  唐绍仪先把杯子里的喝完,全然不顾我痛心疾首,又倒了一杯,才心满意足地回答我的疑问——“非法移民了?”
  “是的,就是非法移民。
  英国大使麻穆勒要求中国,加强对印支边界的管理,并对中国收容非法移民提出了抗议。
  ……”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后,经历了蒲甘、东坞和贡榜三个封建王朝。英国于1824-1885年间先后发动了3次侵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英国吞并缅甸后,开始向北推进。1891年,《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第4条规定,原属我国的野人山、江心坡为有争议地区。1897年,英国以“永租”的名义取得了对南坎的管辖权。1911年,英军占领小江流域(即片马、岗房、古浪等地);1926年,英军进占江心坡。
  江心坡地区是位于云南高黎贡山之东,恩梅开江及迈立开江之间一个狭长地带。长约两千里,阔约五百里,其北起於西藏察隅县,南到缅甸尖高山。
  1926年,正是苏联内战胜利,中苏关系紧张的时候。英国人意图在中国对抗苏联的关键时刻,造成既成事实,派兵进占了江心坡。
  但是,中国边防部队的反应,出乎意料地迅速。态度也意外的强硬,英人立足未稳,国防军在云南驻军的一个营,就已经进入这一地区。面对重机枪、迫击炮的试射,及十倍的国防军,英军很爽快地撤离了当地。因为事情很小,双方都没有见血,国内基本没有人知道。然,在中苏战争其间,云南驻军始终没有调动,未尝不是因为如此。
  面对英国人的抗议,中国反而要求英国人撤离小江流域——这是无可争辩的中国领土。英国人自不会同意。后来,中国大胜苏军,此事也就销声匿迹了。中国为了维护中英间的“和平”,也没有过分紧逼。中英间的关系已经够差了,我无意于两面开战。
  正因为印度支那(缅甸)有相当部分地区是从中国分离的,那里生活着很多汉族人,及其它少数民族。当地人与云南人关系千丝万缕,很多还是亲属。听说中国的种种政策后,便跑到中国来。
  起初,数量不多,加之山高林密,也很难证实其确切国籍,就一律按中国人处理了。慢慢地,情况越来越严重,边境管理才严格起来。但是,这些人被抓住后,往往声称“自己是中国人”、“到那边(缅甸)是去走亲戚”。案件就被转交到法庭审理。
  这就麻烦了。
  一来很难证实该人,及其家人,不是生活在云南;二来南坎本来就是中国领土,“非法移民”声称,“自己是南坎人,是中国人”。这个问题就复杂化了,只要找个不是很差的律师,这些人都会打赢官司,还会被发给正式的身份证明文件。故而,现在的“非法移民”会直接跑到边防部队那儿,然后等待领取身份证明……
  我听到这里,不由得无语了。当初在美国,我们就是靠这一手,混进去的。现在,也算是自食其果了。
  唐绍仪继续说,“……因为移民的数量越来越多——去年超过了三万人,所以,多数人都会选择,依《宅地法》移居到北方……”
  我好奇地嘀咕了句,“他们有钱移民吗?”我只是随口问一句,没有希望得到回答,谁知唐绍仪还真回答了,
  “缅甸盛产宝石和玉石,这些人通常会随身携带几块翡翠、宝石,钱自然不是问题……”
  我更好奇了,“那他们为何不在缅甸生活,非要跑过来?”唐绍仪很不会做人,我都说的这么明确了,也不会表扬表扬我。
  “在那里翡翠、玉石不值钱,英国人又横征暴掠,一块极品翡翠,通常也卖不到十分之一的价钱……”
  唐绍仪是这一届新任外交总长,顾维钧被任命为美国大使,打发出国了。美国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我最重视的国家,驻美大使也不比外交总长差多少,但名份上却实实在在的低一头。顾维钧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只好老老实实地接受了任命。
  这一届内阁,是变动比较大的内阁。农林总长张骞岁数大了,卸任后继续作参议员;教育总长邓绳候、工商总长钱凤梧、国防总长陈士诚也换了人。国防总长是个文官,此后,国防总长不再由现役军官担任。
  陈士诚卸任后,我私下召集了人员,精心策划、广泛宣传,全力支持……陈士诚当选为参议员。
  “非法移民”,并没有一个妥善解决方案。唐绍仪满面遗憾的,告诉麻穆勒,“中国是个法治国家……”稍后,唐绍仪温文尔雅地说:“我们有能力,有义务,也有责任,关注中国侨民的生存状况……”
  紧接着,“出于对中国公民的关注”,唐绍仪补全了中国在东南亚各国的使节,并提高了部分使节的级别。要知道,中国承认双国籍,华侨也是中国人。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在这个世界,也是如此。唯一不同的是,中国人也搭上了这列黄金快车。
  我曾经说过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两大发动机,一个是移民北方,一个是大规模基础建设。
  如果说,中国的移民政策始终如一,基本不变。那么,中国的基础建设投资,就是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了。
  从安徽军政府之初,我就一直大力投资基础建设,尤其是铁路、公路建设。到1919年为止,中国铁路约15000公里。其中,我就修建了一万公里。受欧战影响,这一过程不得不陷入低谷。否则,还要多一些儿。
  其后,在欧战中大发横财的中国,在内战结束后,以更大规模开始投资。只是这一时期,由于战事的影响,政府修建的主要是铁路复线。1919年,中国铁路开工了5000公里,基本是以董氏为首的私人铁路。
  在获得美日巨额贷款后,政府投资的规模前所未有。1920~1921共有12000多公里铁路开工,政府就占了七千多公里。但是,随之而来物价的上涨,进口增加,以及国内灾害,使我再次放缓了铁路建设。
  从1922年起,政府每年只投资修二三千公里铁路。也就是说,除了必要的哈萨克铁路外,中国政府每年基本不再向铁路投入资金。我转而把资金大量投入到水利设施建设上。
  1927年以后,政府就基本不投资修建铁路,也减少了对水利设施、公路设施、水电设施等基础建设投入。
  1927年年初,中国政府的负债总额,累计超过了七十八亿元。请注意,这是净负债,而1918年中国还拥有债权18亿多。如今每年需要偿付的利息,就接近四亿元。我每年都是大力发行债券,并用其中筹集资金的半数以上,支付债券利息及到期债券。得到财政部警告后,这一阵会有众多的国债到期,我只好暂缓了基础建设,先还还债。
  故1928~1929年以后,中国的基础建设基本处于停滞期。停滞不等于没有,只是基础建设投资占政府开支不足5%而已。相对起初动辄超过百分之五十,及二十年代中期的百分之二三十,基本建设投入是少了很多。
  在1922后的这一时期,私人投资修建的铁路多半还要多一些儿。不过,随着董氏投入的减少,加上投资收费公路的利润回报更多,每年开工的私人铁路,也逐渐减少稳定在二三千公里左右。
  1922年,蒙古水坝一期工程完工,开始二期工程。
  因为西北地区连续干旱,蒙古水坝二期工程选择的是西线输水管路。1924年完工后,蒙古水库每年向西北输送水40亿立方米以上,极大的缓解了西北地区的干旱。黄河的流量在连续五年减少后,稍微增加了一点儿。
  长江、黄河、黑龙江等河流上众多水库,也是这一时期修建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有青铜峡、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小浪底、小丰满、北海水库、葛洲坝、丹江口……并广泛发展农田水利,大力进行水土保持、河道整治……在后来的四川大旱、西南大旱及各水旱灾害中,水利建设对减轻灾情,起到了重要作用。
  到1929年为止,对比1917年产值,中国的农业生产总值增加了230%,约234亿元;工业产值增加了550%,达350亿元。其中轻工业产值增加了十一倍半,重工业增加了两倍半。工业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9%,农业产值占41%,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国家。
  同期,美国工业产值增加了120%。这样一来,中国的工业产值占美国工业产值的16%强,约占世界工业产值的7%,排在世界第五位。
  世界第一是美国,占世界工业比重的46%;然后是英国排在第二,占世界工业比重8。4%;德国占世界工业比重8。1%,为季军;法国占世界工业比重为7。4%。就像德国很快就会超过英国一样,我们很快会超过法国。日本排在第六位,但日本只占世界工业比重2。7%。
  中国的主要工业数据中,生铁年产量2570万吨,钢年产量2780万吨,煤炭产量37210万吨,发电量为172亿度,汽车年产量109万辆,原油年产4000万桶。铁路通车里程61053公里,拥有汽车610万辆,公路45万公里——其中大半是新建的收费公路。在钢、铁、纺织、化工、电子、汽车、有色金属等产业上,均名列前茅。“甲壳虫”汽车在欧美,特别是欧洲广受欢迎。
  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的出口总额,比1920年增加了一点七倍,日本也增加了一点三倍。同样,中国对两国的出口额也增长了一倍多。由于在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优势,及汽车和化工上的技术领先,中国连续多年保持贸易顺差。在1925年以后,中国每年的贸易顺差都有二三亿元。
  中美之间的交往,随着贸易的发展而日益频繁,许多美国的生活方式,被传播到了中国,或者反向传播到美国。其中,商业行为最为敏锐,分期付款等信贷消费迅速在中国的年轻人中流行起来。到了1929年,中国每年分期付款销售额已经从无到有,增长到8亿元。可想而知,这极大的促进了消费,却也增加了金融风险。
  在二十年代,发生了不少大事。
  在24年巴黎第八届奥运会和28年阿姆斯特丹第九届奥运会,中国都派出了六七十人的体育代表团参加,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果说女子能顶半边天的话,很遗憾,男子运动员没有撑起另一半天空。阿姆斯特丹奥运会的九枚奖牌,都是女运动员获得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