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隋炀帝 >

第15章

隋炀帝-第15章

小说: 隋炀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丽华就势慵懒地倒在陈叔宝怀中:“万岁,妾妃骨头都快散了。”
  陈叔宝勾着她粉颈,托起长长的秀发,用袍袖为其拭汗,口中吟出七绝一首:
  玉体飞来软暖香,
  分明仙子卧龙床。
  七尺乌云做锦帐,
  荡上巫山会襄王。
  袁江言不由衷赞道:“万岁才思敏捷,为臣望尘莫及。”
  陈叔宝搂着张丽华随口便说:“赏袁爱卿蜀绢十束。”
  话音刚落,孔贵人翩翩而至:“万岁,你也太偏心了。”
  陈叔宝见是心上宠姬,随口便赏:“赐孔贵人彩缎二十匹。”
  “不,我不要赏。”孔贵人近前一拍张丽华的酥胸,撒娇说,“万岁,你对她太偏心了。”
  “好,孤对你们一般无二。”陈叔宝又把孔贵人揽在怀中。一左一右,三人抱成一团,宫娥们都掩袖窃笑。
  一老太监匆匆走上,在袁江耳边悄声嘀咕一阵后退下。袁江犹豫再三,还是开口:“万岁,臣有要事回奏。”
  “国家大事,且待三日后上朝再议。”陈叔宝并非日日临朝。
  袁江感到事关重大,决心冒犯龙颜:“万岁,仆射袁宪有紧急军情奏闻。”
  因为袁宪是袁江兄长,陈叔宝看在袁江面上,勉强应承:“好吧,宣。”
  仆射袁宪喘吁吁奔来见驾,望见陈主与二妃的情景,赶紧低下头来。
  陈叔宝并不在意,双臂照旧揽着二美腰肢:“袁卿,何事大惊小怪,莫不又是隋兵来犯?”
  “万岁,正是。”袁宪跪答。
  陈叔宝不屑一顾:“老生常谈,这话孤都听出耳茧了。今天隋兵来,明天隋兵来,何曾见隋兵来?起去吧,孤还要荡秋千呢。”
  “哎呀万岁!此次非同小可,采石矶守将徐子建火急奏报,隋军六十万大举来犯,形势万分危急呀。”
  “当真?”陈叔宝半信半疑。
  “隋国晋王杨广为帅,业已扎营寿春,意在一举吞并我大陈。万岁,危如垒卵,火烧眉毛了。”
  六十万大军毕竟不是小数目。陈叔宝推开张、孔二美人,传谕袁江:“立召五大臣见朕,光明殿共议御敌之策。
  袁宪不禁脱口而出:“我主英明。”
  所谓五大臣,即施文庆、沈客卿、阳慧郎、徐哲、既惠景五人。他们身居高位,把持朝政,善于逢迎,最为陈主宠信。袁江未及出去传旨,施文庆、沈客卿恰好来面君。陈叔宝一见甚喜:“你们来得正好,有军情大事商议。”
  “哪有什么军情,还不是边将邀功。”施文庆当即否定,并掉转话题,“万岁,且先看看臣下采集到的北国珍玩。”他双手捧着一只锦盒,近前展开。
  张丽华惊叹出声:“哇!”
  盒里是一尊“七宝玉观音”。五颜六色的宝石,把玉琢的观音大士装扮得美艳绝伦。
  “确是罕见的宝物!”陈叔宝放在手心仔细把玩。
  沈客卿岂肯落后,打开一个黄绫卷,展开一轴“瑶池夜宴图”。这幅图全用金线织就,图上圆月为夜明珠镶嵌,星辰系红绿宝石点缀,王母栩栩如生,众仙神采奕奕。
  孔贵人娇声赞赏:“啊!太美了。”
  陈叔宝是个行家:“两件宝物巧夺天工,希世奇珍,非民间所有,你二人是如何得来?”
  “是从长安来的客商手中购得。”沈客卿抢答。
  施文庆补充:“据说是隋国宫中之物,被太监盗卖到民间。”
  陈叔宝心有疑虑:“孤适才闻报,隋国六十万大军已把长江北岸封锁,大战在即,焉能还有客商过江?”
  “万岁不信,召来客商当面询问便知。”施文庆提议。
  沈客卿佐证:“万岁,隋国大军到了江北,纯属无稽之谈,近日从江北来的客商,仅建康就有数百之多。”
  “这就怪了。”陈叔宝决心弄个明白,“你二人把江北客商尽数找来,孤要问隋兵进犯情况,也要选购珍玩异宝。”
  施文庆、沈客卿齐声回答:“臣遵旨。”
  二人刚走,张、孔二贵人就分别把“七宝玉观音”和“瑶池夜宴图”抢在手中,据为己有了。
  一个时辰后,几十名江北客商齐集光明殿,他们都是杨广派来的奸细,可叹陈国君臣丝毫不知。客商们当堂展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奇珍异宝,真可谓件件皆精品,物物价连城。陈叔宝堪称鉴赏家,充盈的府库使他不吝巨金悉数收购,并且当即分赏与诸淑媛、昭仪、婕妤等嫔妃,五名宠臣也都得到了赏赐。
  袁宪得到一尊赤金点翠镶珠博山香炉,犹如怀中抱一只刺猬,他实在耐不住了:“万岁,江防告急,军情如火,不能置之不理啊!”
  陈叔宝这时才想起正事,询问客商:“你们俱从江北来,可知隋军渡江迹象?”
  “什么?隋军渡江?”胖客商似乎感到可笑,“万岁,江北哪有隋军?”
  袁宪大惑不解:“你们胡说,杨广六十万大军进抵江北,难道你们视而不见?”
  瘦客商笑了一阵后说:“六十万大军?笑话!我从采石过江,只有两个守军,袁大人真是见鬼了。”
  众客商七嘴八舌纷纷开言:“我们分别从各渡口过江,何曾见增加一兵一卒。”
  ……
  客商们走了,陈叔宝也心中有数了。他笑问袁宪:“如何?徐子建显然是谎报军情。”
  袁宪力争:“万岁,客商之言不足为凭,徐子建绝不敢拿军情开玩笑。”
  阳慧郎说:“袁大人,几十名客商来自江北各地,若果如徐子建所说,杨广怕泄露军情,必然封锁江岸,怎会还有这许多客商来到建康?可见,徐子建的谎言已不攻自破。”
  袁宪极力反驳:“阳大人所论不妥,徐子建身为边将,肩负重任,他无故编造隋军犯境的谎言又有何益?”
  徐哲一笑:“边将邀功,虚张声势,历朝有之。”
  陈叔宝已完全倾向五大臣:“袁卿,天下本无事,何需庸人自扰之呵。”
  袁宪忠心不泯:“臣请万岁三思,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陈叔宝现出不悦:“袁卿,你太固执,也太啰唆了!”
  施文庆奏道:“万岁,臣有一万全之策,何不派袁大人去采石走一遭,以明虚实。”
  陈叔宝恨不得袁宪马上离开,当即准奏:“袁卿可即日起程。”
  袁宪倒是不避风险不辞辛苦,愉快应承:“臣遵旨。”
  袁宪急如星火赶赴前线去了,建康宫中,陈叔宝君臣就像什么事也未发生,照常宴饮歌舞欢乐。
  杨广的寿春行辕,依然热闹非凡。派往江南的客商,大部分留下以待日后为隋军内应。十几名头目返回,向杨广报告敌情。当杨广听说陈国君臣并无防备,不禁开怀大笑:“逆陈上下全是蠢才,本王明年正月攻下建康易如反掌矣!”他笑得特别开心,因为他的计策使陈国君臣落入了圈套。
  宇文述在一旁提醒:“千岁莫要高兴得太早,陈国也有精明臣子。采石守将徐子建就很难对付,仆射袁宪力主备战,且又奉命来巡视江防。只要他一到来,定会把我军意图摸清,也定会说服陈主调兵遣将,那时千岁要过江,就要大费周折了。”
  客商在旁证实:“王爷,袁宪与我等同时离开建康,估计此刻已到采石。”
  杨广脸上笑容荡然无存,挥手令客商退下,默默无言,苦苦思索对策。
  宇文述试探着建议:“千岁,是否趁逆陈尚未全力布防,立即渡江,打它个措手不及?”
  杨广摇了摇头:“不妥,徐子建并非无备,而是严阵以待。采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又有长江天堑。一旦受挫,于我军不利。”
  “倘若袁宪返回建康,说服了陈主,再增重兵,岂不更难渡江?”宇文述坚持己见,“还是抓紧进兵为宜。”
  “不!”杨广已有主张,“我要在陈国君臣明白之前,调动他们的兵马,制造假象,再图进取。”
  王义传令,大元帅杨广升帐。杨素、高俊、李渊、韩擒虎、贺若弼等齐集听令。杨广命杨素领兵十万,号称三十万,沿江东下,自海口一线作战。命李渊领兵十万,也号称三十万,沿江西上,自巴蜀一线推进。
  杨素、李渊齐答:“臣等一定克日获胜,摧枯拉朽,横扫江南。”
  “不然。”杨广又下军令,“我要你们只败不胜。”
  杨素不解:“元帅,这却为何?”
  “我要你们两军适时败退,又要对陈国守敌形成强大压力。”杨广纵论军机,“这样……”
  李渊已明了杨广意图:“元帅之意是使陈国君臣感到长江天险固若金汤,而放松警惕。”
  “你说对了一半。”杨广解释道,“你们走后,我自领这三十万大军,从扬州至采石全线后撤二十里,使敌军以为我军都已东下西上,正面无虞。”
  杨素也明白过来:“这样我们攻势一紧,陈主必定调兵东西增援,中线便会空虚,千岁便可挥军渡江直捣建康。”
  杨广得意地微笑:“这正是本王的作战方略。”
  众将退走后,宇文述问:“千岁,高俊与太子勾结,何不趁机派走,以免他通风报信。”
  “先生此言差矣。”杨广深谋远虑,“正因为高俊怀有二心,才更不能放其远去。在我身边,如虎在笼中,方好节制。”
  宇文述心悦诚服:“千岁高见,为臣不及万一。有千岁如此运筹帷幄,扫平逆陈指日可待。”
  桔红色的宫灯,流泻出轻柔的银辉,似淡淡的水雾,如飘飘隐隐的白纱。陈叔宝旋转在猩红的地毡上,玉笛被他吹奏出令人心荡神摇的仙音。张丽华围绕着他在笛声中翩然起舞,像舒展的云流动的花。五大臣在一旁分别吹笙抚琴拨筝,为之伴奏助兴。
  袁江实在等不下去了,走近陈主启奏:“万岁,前方有紧急军报。”
  陈叔宝根本不予理睬,笛声依旧悠扬,舞步仍旧轻盈。
  随着一阵纷乱的脚步声,仆射袁宪踉踉跄跄奔入,看他风尘仆仆和疲惫已极的样子,显然是连夜赶路所致。他扑倒在地毡上:“万岁,大事不好!”
  陈叔宝很不情愿地放下玉笛:“明朝就是新春正月,你不要坏我兴致。”说罢,笛声又起。
  袁宪爬过去扯住陈主锦袍一角:“万岁,国之将亡,怎还言乐?”
  张丽华玉立不动了,她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圣上,袁大人如此进谏,怕是事关重大。”
  陈叔宝不悦地挣脱袁宪,坐到盘龙椅上:“好吧,奏来。”
  袁宪声音悲怆:“万岁,隋兵数万在高俊带领下,自采石大举渡江,徐子建孤军奋战,怎奈寡难敌众,连同五千士卒悉数阵亡。”
  “啊!”陈叔宝手中玉笛坠地,“这绝不可能。隋军不是全到巴蜀、海口去了?采石一线无敌军吗?”
  “万岁,我们中计了。”袁江奏道,“杨广大军只是后撤而己,分兵是假象。”
  袁宪泣奏:“万岁,高俊大军二十万,业已逼近建康,快想对策吧。”
  “那,那快从巴蜀、海口抽调人马回援。”陈叔宝禁不住有些结巴。
  袁江回奏:“巴蜀、海口我军,在杨素、李渊攻击下,已十去七八,溃不成军。”
  “什么?”陈叔宝几乎惊呆,“我军在巴蜀、海口不是连战连捷吗?”
  “万岁,杨素、李渊往昔兵败全是假象,如今他们已全线渡江,向建康合围过来。”
  陈叔宝垂下头:“这便如何是好?”
  施文庆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