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神箭传说 >

第531章

神箭传说-第531章

小说: 神箭传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空。”见唐道正沉吟不语,杨诚似乎没有等待地耐心,直言说道。
  “啊!”唐道正一惊一愣,一时竟不知如何回复。要发挥这些书信的价值。要么日后献给皇帝,博取圣心;要么便封锁消息,秘藏不宣,以待时机。若是现在便公开,并按图索骥地采取行动,简直就是大大地浪费。要知道长安城近九成的世族巨贾现在都跟在皇帝身边,朝夕相处之下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变化。若是自己现在抄了其家,只要其中一个这段时间得到圣心眷顾,那便是自找祸事。
  更何况大乱之后,皇帝对这些人痛下杀手的可能性并不大。毕竟这些人表面上还一直支持朝廷,而且出力不少。若是皇帝为了安抚人心对其从轻处理的话。自己的境遇便可想而知了。这可是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接还是不接顿时让唐道正犹豫难决。“这……关中经此战乱,百废待兴,若是现在就开始清算地话,恐怕会人心惶惶,于大局不利。”思虑好一会,唐道正最终做出了决定。“我看倒不如发动关中富户募捐,局面已渐明朗之下,想必他们也不会不识大体。至于这些书信,我看不如付之一炬,以安人心。”
  杨诚的脸上终于现出了一丝笑意,似乎终于放下了沉重的包袱一般,轻松地说道:“道正果然思虑周全,如此甚好。关中此时确实需要多加宽抚,此事极为重要,需得一个稳妥之人方可放心。”深深地看了一眼唐道正,杨诚意味深长地说道:“我心中唯一合适的人选非道正莫属,希望你能不负重托,再立新功。”
  唐道正眼神一黯,无奈地应道:“末将必不负大将军所托。”杨诚的话说得冠冕堂皇,实际上却是将他打入了冷宫。组织关中富户捐钱捐物并安抚人心,说起来倒还真不算件小事。但这个功劳是可大可小,而且还要夹在杨诚与关中富户之间左右为难。他这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要让富人们拿出自己的财富谈何容易,更何况经过叛军的洗劫,除了内城外,关中几乎已经为之一空了,而内城中居住的人有几个是他能得罪得起的。若想不得罪这些人,那他又在杨诚这里交不了差,同样日子不好过。
  而更让他心灰意冷地是,杨诚此举无疑已经将他踢出了平叛的名单。筹钱地事就够难办的了,而安抚人心之事更不是朝夕可成的,就算一年半载也未必能成。等到那个时候,平叛这桩大事恐怕已经结束了。
  当唐道正失魂落魄地离开蓝田的同时,荆州三营已经全面开拔,开始全面接收由京畿诸营所负责的前沿城镇。而这些京畿军队则被派驻长安,负责保卫帝都安全。
  其后的三日内,由于杨诚对白驰迅速处理,再加上降卒“宣传队”与荆州军双管其下的推进,叛军几乎闻风而降。而潘家大军抢夺渡口,率先撤往渭北的举动更让摇摆不定的郑氏精锐彻底崩溃。荆州军与韩亮青的平东军联手攻破华阴后,孟塬的郑氏军队终于再也沉不住气了,新任命的统帅根本控制不住,见大势已去只好仓促逃往渭北。没成想刚一渡河,从便遭到刘虎的伏击,几乎全军覆没,仅有近万人通过水路逃回了洛阳。
  刚入初夏,一个月前气焰滔天的六十万叛军便彻底溃败,消息四散传出,天下顿时为之震动。与此同时,近三十万降卒开始从始陆续抵达南阳,并沿着不同的道路开始了返乡之途。这些人揣着视若珍宝的良民证,带着足够的干粮与盘缠,不久之后即将掀起一股白色的狂潮,将上百万张朝廷的安民告示,张贴到他们所经过的每一个村落、城镇甚至道旁的树干和大石。
  与之同时,尚不知道长安局面已经完全改变的陈博,带着满朝的大臣离开成都,抵达巴郡,准备沿水路前往荆州。不止是陈博,连那些听惯了不少传言的大臣们以及不断感受到交州商会巨大的压力的巨商们,都对那个有着无数美好传言交州产生了兴趣。在杨诚甚至交州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数以百计的在大船扬帆待发,一叶小舟却已顺流而下。
  同样在这个时候,孙尧安正精挑细选着明日进攻潼关的突击队。连续三日的强攻让两边都已经有些吃不消了,但他却深信,再给他一天,潼关便可一战而下。接着,他便带着加盖着三家阀主印章的任命文书,再度回到关中,力挽狂澜。可是他却并不知道,明天他将要面对的,却是一支特殊的部队。
  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变即将在大陈的土地上开始,有人满心期待,有人瑟瑟发抖……
  第七卷 第一百零五章 关洛争雄·六十九
  距离潼关不过千余步的高台上,孙尧安一遍遍的握紧开,虽然在面具地覆盖下不知道他的表情如何,但那几乎要喷出火来的双眼,却毫无遗漏的显示了现在的心情。看着从潼关不断涌出的人潮,让他不由回想起之前的遭遇。
  拂晓时分,孙尧安传令各营造饭,准备今天一举攻克潼关。从前两天的观察来看,潼关的守军并不多,特别是昨天的一番强攻,到最后仍然在关墙上顽强抵抗的人,他几乎都数了好几遍。顶多三四十,他今天再派出一万人轮流强攻,便绝对不是他们所能抵挡的了。连日的战斗倒让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人虽然俱是精锐,不论箭术还是近战都极是出色,从其风格来看更有极大的可能出自于荆州军。虽然他和荆州军新仇旧恨加起来已经成为死敌,但却并不影响他心里对于强者的尊重。
  经历此战,让他对荆州军的认识更加深刻。潼关虽然是天下雄关,但从他掌军时算来,对方守关的人数绝不会超过三百人。但就是这点人,竟然硬生生的挡住了数万大军的强攻。在头两天的时候,不论云梯还是冲车等攻城器械,几乎都在进入其火箭攻击范围时,便受到特别观照,虽然有地利的因素在内,但他却再一次领教了荆州军那与众不同的箭术。一直到昨天下午,关墙上的伤亡进一步加剧时,才让战局稍稍有了些变化。很难想像。若是这里驻守着足够的荆州军,那战斗将会演变成什么样子。
  更让人无奈地是。大如冲车这样的目标无一幸免还勉强能接受,只要稍稍熟练一点地弓箭手,要在百步内射中其也不算难事。但这几天弓箭手的死伤程度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叛军不比荆州军全均皆通箭术,五万大军里也仅有八千弓弩手,但现在却已经剩下不到一千了。这七千多死伤的弓弩手中。有近半甚至连一支箭矢也没射出。其余的心惊胆颤之下,根本发挥不出真实的实力,对于关墙造成地威胁,便极其有限了。到现在,他不得不临时征集了一批弓手,来充当诱饵,让更多熟练的弓手可以有机会发出箭矢罢了。
  相比之下,刀盾兵的损失便可以用微乎其微来形容了。城门撞不开,云梯靠不上,面对这高耸的潼关。你能叫他们怎么办呢?不知是出于节省箭矢的考虑还是慈心大发,守关的荆州军几乎就没有理会他们。往往打到最后鸣金收兵的时候。跑回来的都是一大堆毫发无伤的刀盾兵,甚至精神奕奕一路谈笑而回!而他们这样的“特殊待遇”,足以让那些弓弩手、操车手们眼热得抓狂,直接地结果便是大量的中下级将领这几天狠捞了一把,要想从弓弩手、操车手转为冲锋在前地刀盾兵,竟然要花掉这些士兵一年的军饷。
  看到人人争着“冲锋在前”的盛况。孙尧安几乎哭笑不得,最后不得不借了一名其部下“转职”最多的将领的人头,这才稍稍镇住了局面。若不是这样,恐怕现在弓弩手的数量还要更少。不过这一切只是表面地,由于荆州军的“放水”,绝大多数刀盾兵都对其心生好感,根本没敌视之心。而刀盾兵现在所占的比例几乎近八成,每次他想要挑选一支突击队时,简直都要伤透脑筋。
  更让他忧心的是,在他来的那天晚上。那辆威力无比的巨型投石车竟然损坏了。虽然表面上似乎是一天不间断的发射而导致的磨损,但在他细心观察之下。仍然发现了一丝极为隐秘的人为破坏的痕迹。很显然,这支部队里已经有人暗中投向了对方。为了不引起不必要地猜疑,进而影响到已经极是不堪的军心,他对此也是秘而不发,仅仅派出几个心腹暗中调查。可查来查去都没有一点线索,这就让他有些坐立不安了。未知地东西才是最令人恐惧的,这投向敌人的人到底有多少?其领头的地位又如何?若是他们骤然发动,会造成多大的影响?这都是他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本来他准备攻下潼关后再来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可是杨诚却又给他出了一道难以决择的选择题。
  在大多数士兵还没吃完饭的时候,潼关竟然悄悄地打开了。一个个手无寸铁的降卒,三三两两地出现在军营外。问其身份,竟然是之前负责赶车的那些人,有两个甚至还认识。负责警戒的将领见确实是自己人,而且既没兵器,人数又少,自觉不是什么大事,派人通报孙尧安后,也不得批复,便放了进来。
  而孙尧安听说之后,只道是潼关敌军知道今天再难守住,想以释俘来拖延时间罢了。这些人大多数本来就是洛阳本地人,甚至有部分还是郑氏的家仆,当然也不能随便拒之门外。而吃好早饭、集体人马也不是一会儿就能完成的,到他正式下令进攻,至少也得半个时辰。所以当下也没有多想,便也同意将他们放进来,不过却不能在营中逗留,要么集中安置在后营,要么出营返乡。只留少数人询问一下潼关现在的情况,若他所料无差的话,正好借这些人之口释放出潼关已没有多少人的消息,用以振奋军心。
  这潼关方面倒也怪,似乎是要有心体谅负责警戒的叛军将士般,并没有一下子将所有战俘放出。每隔一会儿放出三两个,两组人有时相隔甚至有百步之遥。如此折腾了近半个时辰,盘查身份的将领已经不厌其烦,而已经开始列好阵式的攻城部队也与孙尧安一道等待着结束的时刻到来。不出孙尧安所料,接连盘问了十一个放出来的俘虏,所说皆是只见少量人把守关墙。甚至这次负责释俘的。也仅有六七人,或许是担心其发现虚实。沿途皆是有人押着,效率自然就慢了,是以才每次只放两三人。
  得知这一消息后,众兵倒是好一阵欢呼。虽然心无战意
  前孙尧安许下地重赏却让大多数人心动不已,况且孙攻下潼关后大摆庆功宴来犒赏大家。很多自知立功无望的人对此也是垂涎之极。毕竟很多人地嘴里已经不知道多久没有沾过油腥了,虽然明知摆在他们面前的宴席不会有多丰盛,但到底也可以解解馋吧。
  不过这场等待却有些漫长。据被放回来的俘虏所说,当时荆州军故意将空车返回的车队放进关内,由于当时根本没人想到潼关竟然会失守,竟然一下子被放进去了数千辆粮车。驾车的人手里只有马鞭,根本就不敢反抗,全都乖乖的束手就擒。这也就是说,潼关内至少也有几千俘虏,若照这个速度放地话。恐怕放到天黑也放不完。
  孙尧安愿意让对方拖上半个时辰,哪有可能让其如此拖上一天。等部队集结完毕后。便立即派出数骑赶到潼关之下,一番讥笑与催促之下,放人的速度倒还的变快了。从开始隔百步左右才放两三人,改为五十步左右便放五六人。孙尧安犹不耐烦,不断派人前去催骂,放人的速度便越来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