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多尔衮-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样的仇恨让你不能埋啊?自己的奶奶,祖奶奶,至于的吗?这中间,能够解释的只有太后下嫁。这种说法,能够解释得通,因为你不是他妻子了。而你这个丈夫怎么样?他的坟被刨了,没地儿搁你了,你就只能孤魂野鬼一般地飘着。
第七个论据,有人见过铁证,太后下嫁诏。1946年10月,近代学者刘文兴曾经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叫《清初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起居注跋》。这篇文章中写到,1909年,他父亲刘启瑞任内阁学士,奉命收拾内阁大库的档案,曾经得到过顺治时太后下嫁皇父摄政王的诏书。文章说,刘启瑞同时还见到了《皇父摄政王起居注》一文。这是一个重要信息。看来真的有人看到过太后下嫁诏书。世上如果果真的有这个太后下嫁诏书,如果我们找到了,那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就不用我们去考证了,那无疑就是太后已经下嫁的一个铁证。问题在于,真的有这么一个诏书吗?这个诏书在哪儿?现在还在吗?它是在现在的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还是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还是流落到其他的什么地方,但愿有人能够找到这个太后下嫁诏书。到那个时候,很多考证太后是否下嫁的人恐怕就都失业了。
论据八,是《红楼梦》里面的提示。有人觉得,《红楼梦》跟太后下嫁没关系吧,我也觉得关系不大。但是我现在在介绍,认定太后已经下嫁人的观点,这不代表我的观点。他认为这《红楼梦》里面的一些描述,也从侧面支持太后下嫁。有一个学者叫王梦阮,写过一本书叫《红楼梦索引》。他解释说,《红楼梦》里有个人焦大,这个焦大骂人,骂这个贾家,《红楼梦》这里面贾家除了门前两个石狮子是干净的,没有干净的,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很多人解释说养小叔子指的是什么呢?说的是王熙凤跟贾宝玉不干净。但是,他这儿说,不是那么回事。他名义上是骂这个,但实质上说的是孝庄与多尔衮关系不干净。这是王梦阮的解释,他还解释说,不有个元妃省亲吗?元妃省亲那整个的过程讲的实际上就是太后下嫁的这么一个过程。那里面不是还有个张道士吗?这个王梦阮认为,那里面张道士是代替名人出家的。王梦阮解释说,这个张道士就是替谁出家的呢?就是替多尔衮出家的,这个荣国府就是多尔衮的府第,睿王府。这个说法虽然有点离奇,有点离题太远,但是也不失为一种考证,虽然很多人不相信,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想,太后下嫁这个事,可以说是人尽皆知,谁都想把各种事与它联系起来,从这个方面应该说,太后下嫁这个事太深入人心了。关于认为太后已经下嫁的人的观点,主要是这上述八个方面。
那反对太后下嫁的人,他们是怎么考证的呢?
我们接下来介绍第二种观点,孝庄皇太后没有下嫁给多尔衮。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清白的,持这种观点的人对上述八个方面的论据进行了一一的批驳,还举出了一些新的证据证明,的的确确是没有下嫁。我们这里首先介绍他对于第一个论据的批评。第一个论据是说为保全皇位的政治婚姻。他们认为,要想论述孝庄皇太后是清白的,历史还得拉回去。得从1643年皇太极去世那天说起。
他们认为,孝庄皇太后是当时满、蒙两个民族中一个杰出的巾帼人物。前提是,孝庄皇太后和她的姑姑她的姐姐三个人,要结成同盟。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她们深深地知道十七年前的教训。这个十七年前,是指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多尔衮的母亲乌拉那拉阿巴亥被迫殉葬一事。当时,努尔哈赤的所有的妻子都随同殉葬,一个不留。这个事,孝庄皇太后和她的姑姑她的姐姐一定是对这事记忆深刻。她们一定会很有防备,她们非常清楚,随着皇太极的去世,下一个肯定是自己姑侄女三人随之殉葬。如何避免这种殉葬现象的发生?他们认为,当时的孝庄皇太后,与她的姑姑、姐姐已经结成同盟,她们知道她们有一个优点,是十七年前多尔衮的母亲不具备的。多尔衮的母亲来自女真,她们与努尔哈赤是同一个部落,而自己的姑侄女三人是来自蒙古,她们是满洲人的同盟军,她们三个人如果殉葬的话,那么很容易就出现另外一种现象,蒙古人离心离德,背叛满洲,那样就会出现什么?明朝与蒙古人合作,夹击大清的现象。所以,她们三人首先知道,她们三个人一定不会死,一定不会重蹈十七年的覆辙。在这种情况之下,三个人一定要拥立我们三个人的后代,惟一的后代—爱新觉罗福临当皇帝。所以,这些人认为,孝庄皇太后在暗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方面求得自己的母亲这个家族蒙古人的全力以赴的援助。另一方面,全力以赴地与正镶两黄旗达成同盟。
他们认为,经过皇太极在位十七年的苦心经营,两黄旗的实力大增,在满八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人们经常说,不管是豪格当了皇上也好,顺治帝当了皇上也好,两黄旗的位置不能变,不会变。其实这种考证是错误的。因为什么?两黄旗是豪格的父亲的,皇太极的。而豪格自己掌握的却是那个正蓝旗。他们认为,按照以往的规矩,如果豪格上台,一定会把正蓝旗放到首位,一定会再次发生换旗的事情,两黄旗的地位一定会下降。如何能够保证两黄旗的地位不下降呢?他们认为,在这个时候,两黄旗的大臣鳌拜、索尼等人,自然会与孝庄皇太后等人结成同盟。所以,他们在拥立豪格之前,就已经结成同盟。他们对于支持豪格当皇帝是有一个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豪格继承皇帝之位,但是必须指定福临作为太子。所以,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人他考证是说什么?两黄旗的地位,举足轻重。孝庄皇太后如果想拉拢谁的话,肯定不会拉拢多尔衮,肯定不会倒向豪格。如果孝庄皇太后想拉拢别人的话,肯定是拉拢两黄旗的大臣。他们认为,事后的历史恰恰证明,由于孝庄皇太后与蒙古人,与满八旗的两黄旗结成同盟,才最终赢得了这场宫廷政变的胜利,宫廷内争的胜利,她成功地挫败了豪格、多尔衮,由自己五岁的儿子继任。他们说,这个五岁的儿子继位以后,孝庄皇太后后来的作为,必然是继续巩固自己的母族蒙古人与两黄旗的同盟,而绝不会偏向于多尔衮。
那我们说,孝庄皇太后是这么想的吗?他们考证认为孝庄与多尔衮是清白的,他们之间并没有任何姻亲的关系,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这种考证对吗?他们中间还有哪些考证呢?他们的考证有道理吗?孝庄皇太后到底嫁没嫁给多尔衮呢?
第二十讲 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之谜(五)
对于论据二,弟娶其嫂的满族旧俗。正方认为,哥哥死了,兄弟自然就要娶自己的嫂子,这种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那么反对者认为呢,这个不对。不应该出现这种事情。我们可以考虑,皇太极他有很多弟弟,他也不是就多尔衮一个弟弟,所以反对者认为,即使满族人有这个习惯,弟娶其嫂的满族旧俗,那你也不能证明,皇太极死了以后,就一定是由多尔衮来娶孝庄皇太后,而且呢,还有一个问题,也不一定能够证明,孝庄皇太后就一定非要嫁给多尔衮。
而且我们可以做另外一个论据,弟娶其嫂,满族有其旧俗,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来论证,孝庄皇太后就一定会下嫁,这个旧俗是可以改变的,因为毕竟它已经入关。入关以后,它这个旧俗还能保持多长时间呢?所以他们认为,这个不对,对于他们的考证,我觉得是很有道理。
紧接着,反对者们又开始进行了一些画蛇添足的论证过程。本来我觉得前面考证就很好,但是后面他又认为这个事情不完美,开始进行画蛇添足的一些论据。他们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多尔衮后来娶了一个谁呢?娶了他的侄儿媳妇,他把豪格给弄死了,弄死了豪格以后,他把他的侄子豪格的妻子收继为自己的老婆,说这件事当时引起了全天下人的震怒。我觉得,有点言过其实,全天下其实就你们家的事,全天下人谁管这个啊,爱娶谁娶谁,对吧。说引起了全天下人的震怒。而如果多尔衮又娶了孝庄皇太后的话,那这件事一定是当时全天下的新闻。就一定不会出现今天这种情况,我们还在论证她到底嫁了还是没嫁,就不会出现这种考证。
更有甚者,这种全天下的震怒,一直在清朝的史书中屡屡有所记载。比较典型的,比如说《清世祖实录》上,它就记载在顺治八年,济尔哈朗,济尔哈朗这个人咱们前面讲过,最开始顺治当皇帝的时候,他是两个摄政王之一,后来呢,他被多尔衮给挤下去了,自己辞职回家不干了,济尔哈朗在顺治八年的时候,也就是在1651年的时候,他曾经上书,跟顺治皇帝说,多尔衮讨了豪格的老婆,这极为不对。不但如此,过了四年以后,到了1655年的时候,济尔哈朗还是旧事重提,仍然在提,有这么一回事,他说的是这么一句话:“查睿王将肃王无因戕害,收其一妃,又将一妃私与伊兄英王,此罪尚云轻小,何罪为大?”他认为这个罪在十恶不赦之列。据《清世祖实录》里面的记载,反对派就认为,你看,他只是讨了他的侄儿媳妇,就引起了这么长篇大论的声讨,如果多尔衮真的娶了孝庄皇太后的话,那么,这史书中无论如何应该有更严厉的言词。这是一。
第二,如果有这么回事的话,很有可能,老谋深算的济尔哈朗他就不会拿这件事一而再,再而三地说。据此,他们认为,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之间即使有关系,退一万步说,也只是一种偷情,不可能出现下嫁这种事情。偷情跟下嫁是有着原则的区别。这是他们对第二个论据弟娶其嫂的满洲旧俗的批驳。
对于第三个论据,多尔衮的皇父称谓,反对者们也进行了彻头彻尾的批驳。他们认为这个蒋氏所写的《东华录》里面之所以记载皇父,它是说什么呢?是清朝它的君主对某个臣下,注意,是君主对某个臣下的尊称,在什么情况下对某个臣下的尊称呢?在他立了大功以后,无以赏赐,没办法再给他加封号了,所以就赏了这么一个封号。因为前面他立了很多功,最后被定为皇叔父摄政王,在定为皇叔父摄政王以后,他的功劳一天比一天大,老在打仗,老在立功,所以后边怎么办呢?没有办法了,汉文里面没有什么词汇了,所以就只能给他定为皇父摄政王。他们还举例说,用皇叔父摄政王的满文举例说,这个皇叔父摄政王,它在满文里面应该是怎么写的呢?说的是大汗,也就是皇帝了,大汗的叔父父王。他们说满洲人经常有这种传统,跟谁好就管谁叫爸爸,说有这种传统。
那他们还进一步论述说,实际上,多尔衮的封号是一步一步叠加累积才到了皇父摄政王这儿,你看最开始他就是一个摄政王,后来呢?他立了功,所以被封为叔父摄政王。再后来诸位注意,据《清世祖实录》记载,有一个汉族人御史,他这个人的名叫赵开心,他就注意到了叔父摄政王在汉语中的问题,叔父摄政王到底是谁的叔父,是我的叔父,是你的叔父,咱们家一共祖孙三代人,到底谁管他叫叔父,这个叔父成为官称了,他说这个不对,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就上了一道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