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雄师 >

第329章

大汉雄师-第329章

小说: 大汉雄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会这么好说话?
    “道长想喝,寡人自然愿意亲自为道长酿制,不过这些年来,寡人因事务繁忙,手艺到落下了许多,到时候道长可别怪罪寡人啊。”见南华道人如此“善解人意”,排解了帐内凝固的气氛,刘泰怎么好不给点面子?不过手艺嘛,说实话,刘泰与九州商行专mén酿造老白干的师傅比起来,还真有点水了。
    即使在这个时代,老白干是刘泰亲手“发明”的
    “无妨,无妨,老朽等的起,老朽可不像某些人,喉头都快跳出来了,还为了什么mén规,一口都不敢喝哦。”南华道长笑眯眯的看着刘泰,若有所指的出声说道。
    闻言,帐内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到了元空和尚身上,此时酒杯内酒水依然满满的只有元空和尚一人,感觉到众人投来了目光,元空和尚顿时满脸通红!元空和尚很想喝一口杯中美酒,那浓郁的香味,实在让元空和尚有点受不了了。
    可问题是,佛mén的规矩深入元空和尚的心中,若因一杯酒水而破了十几年死守的戒律,实在是太不值得了,起码此刻元空和尚是如此想的。
    “你!!”满脸通红的元空和尚双目瞪着南华道人,有点兴师问罪的感觉,不过元空和尚并没有散发出什么特别的气势,毕竟此时的场地不同,若元空和尚真敢对南华道人发难,那么
    “我什么我?老夫的道mén可没有什么戒律,想喝什么就喝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如果老秃驴你愿意,老夫愿意为你引渡道mén,不止秃驴你意下如何?”南华道人原本身上那脏兮兮的血污早已被处理干净,此时那副白净的娃娃脸,搭配上口中吐出的语句,实在是有点让人莞尔。
    “好了好了,二位大师都不用再争了,寡人还想和二位大师谈谈正事呢。”好笑的摆了摆手,身为这里的地主,刘泰有这个权利出言阻止,而且南华道人和元空和尚还不敢不给刘泰这个面子。
    “哼!”元空和尚满含怨念的看了一眼南华道人,说实话,元空和尚实在不明白南华道人为什么如此为难自己,难不成就是因为自己的佛mén身份吗?可这也说不通的,佛mén好像不止元空和尚一人吧?
    对待元空和尚那怨念的目光,南华道人好像一点都不以为然,举起酒杯一副享受的mō样饮入口中,那爽歪歪的mō样,实在是让人看的有点别扭。说实话,南华道人之所以不满元空和尚是有理由的。
    什么理由?因为南华道人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卫道士!!
    卫道士是什么?那就是一种极度捍卫道教文化的人物简称。一直以来南华道人都致力于传扬道教文明,十多年前将太平青岭道的简化版太平天书jiāo予张角也是为了道教的发展,不过南华道人没有想到,因为那区区一卷太平天书,引起了历史上最恐怖的一场黄sè起义
    当然,如今南华道人明白了,也清楚的看到了后果,可有时候就算看到了又能如何?南华道人虽然有心力挽狂澜,可历史的走向并不是南华道人可以改变的,这些年来,南华道人一直活在自责当中!
    为了挽救道教因张角而损失的名望,南华道人的将目标放在了佛mén身上,毕竟佛mén的企图是大部分高层人物都明白的,可问题是,南华道人怎会允许佛mén在中土抢占道教的地盘?
    其实道教的声望并未因张角而损失多少,其中最大的功劳就是在刘泰创立的祖教身上,祖教信奉的神灵与道教几乎同出一辙,并没有任何突出的地方,而那些个随同神灵威能的神话故事也和道教没什么区别,同视道祖老子为祖教始祖,只不过在老子之上,加了三个人类祖先罢了
    自古以来道教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很松散,道观也是各发展的各的,没有任何jiāo集之处,这对于一个庞大的信仰组织发展实在是很不利,而祖教的出现,完美的解决了道教的问题,其实大多时候,祖教都被视为新道教,最重要的是,老一辈的道教高人也都认同这个观点,毕竟祖教和道教除了名字上不同以外,信奉的神灵和宣扬的神话故事没有任何不同。
    值得一提是,近年来因祖教在华夏本土大范围传播信仰,各地shì奉祖教仙灵的庙宇如雨后chūn笋一般出现在各个郡城以及县丞之中,虽然说这些庙宇不少都建立在其他诸侯的地盘上,可大部分庙宇建立之前,必须得到华城总教的认可,并且由华城总教输送人员进行规范xìng的管理,如此一来,祖教的规模虽然大了,可管理方面却没有任何问题,比道教那松散的组织纪律好上了千万倍。
    其实祖教的管理手法与西方的天主教非常相似,下设各级神职人员,其中刘泰为最高教皇,拥有祖教一切权力,可任意任免所有神职人员以及相对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
    而在刘泰之下设三位首席大主教,首席大主教主要负责管理华城祖教总教堂,拥有仅次于刘泰的权力,负责祖教日常运转以及百姓捐献的钱粮调拨,各地教区管理人员的任免,还有一些普通的琐事。
    华城祖教总总教堂不止三位首席大主教,毕竟如今祖教的规模实在是太庞大的,如果只有三个管理人员怎么足够?在首席大主教之下设有十二位参议主教,参议主教多为各地有大功劳的主教担任,不过也有特别的情况,那就是高级官员直接被刘泰派遣到祖教管理,目前华城祖教的管理人员,多为刘泰直接任免。
    华城总教为整个华夏地区的最高等级教堂,为了方便管理,也为了尽可能的宣扬祖教的信仰,刘泰又分别在天下各大州设立州教,州教的管理模式其实与总教区别不大,设有三位总主教,总主教下有十二位议会主教,不过值得一提的时,这些议会主教大多都是当地州郡乡绅父老推举,毕竟祖教乃是一个自由xìng质传播信仰的地方,如果一味的以强权管理,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
    在州教之下还有郡教以及县教,郡教和县城的管理模式相同,最高管理人员从三位削减到两位,负责辅助的同样是十二位,这些辅助人员各有各的命名,大部分都是从底下诚心信奉祖教神灵的百姓中选出德高望重者担任。
    包括县教之上的各种主教人物都有一定数量对当地教堂管理的决议权,每位主教有两票决议全,辅助主教有一票决议权,郡教与县教总和为十六票决议票,为表示公正,管理方案想要通过,那就必须要在九票或九票之上,如此一来就代表得到了大部分人的同意,可以尽大可能避免某些以权谋sī之事发生。
    郡教之上的州教以及宗教因规模庞大,所以票数扩大到了十八票,如此一来想要通过某件方案必须要得到十票以及十票以上的票数,那么难度也就更大了,从此可以看出,刘泰对待可以神职人员行权时的限制,有后世灵魂的刘泰非常清楚神职人员若以权谋sī将会带来的恶劣后果,刘泰不希望,也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在各种主教以及辅助主教之下还设有教shì(等同修nv),教领(领导百姓信仰祖教),教读(传播神话故事)等人员,这些人员是祖教的最底层人员,任免多有当地主教负责,其实并不算祖教的正式教工,当然,他们付出了努力和身心,自然也有一定的回报,俸禄并不低,每年都可以领取相当于当时中等阶层人员的俸禄。
    其实维持祖教运转的主要人员并不是这些主教以及大主教,真正重要的是传播教义的神职人员,这些人员被刘泰命名为传道士,传道士的人员数量非常庞大,几乎是每个地区教堂的主要组成部分,传道士多由最虔诚的信奉者担任,没有什么俸禄,不过可以得到当地官府的很多特别待遇,当然,因为没有俸禄,大部分传道士都是兼职的
    传道士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扬祖教的信仰,每一位传道士都有专mén的认证,若没有得到传道士认证,肆意蛊huò当地百姓做某些事情,将会得到官府的法律制裁,恩,这里其实也有点问题,那就是刘泰如今还没有统一天下,就算有些传道士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只要传道士本人不在北疆,那就很难管理到,而为了弥补这个情况,祖教高层神职人员迫切希望刘泰能早日一统天下,建立一个健全的宗教管理制度。
第四百二十五章 祖教大长老
    第四百二十五章祖教大长老
    “二位大师皆乃世外高人,如今天下纷争不断,寡人意尽早一统天下,而天下一统之后,寡人yù加重教派的发展,对内,也就是包括西域、大草原,以及东北乃至山越、南蛮之地,只许祖教发展,而道教,寡人会着手准备并入祖教之中,不知南华大师意下如何?”刘泰坐在金sè龙榻之上,手中把玩着一枚奇异的紫sè扳指,淡淡的对着在场众人出声说道。
    早在祖教建立之前,刘泰已经做好了一切打算,那就是华夏固有领土,以及华夏后世统治的领土,只许发展祖教,而其他,比如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等宗教只能在华夏领土之外发展,不可传入华夏领土,当然,如果某些汉人真的想要信仰这些宗教,刘泰也不会过分的强制要求。
    “道教并入祖教?”眉头一挑,这件事情对南华来说不亚于一场大地震,不过习惯了大风大làng的南华道人也并未因此而面sè大变,毕竟名义上有道教的存在,可实际上道教说来说去还只是个名义罢了,这对于致力将道教发扬光大的南华道人来说是一种痛,心痛!
    “此事事关重大,师兄不在,贫道不好擅自做主。”平息了一下心中的颤动,南华道人双目直视着刘泰淡淡的说道。虽然南华道人的话语很平淡,可从南华道人那微微颤动的双手上可以看出,此事南华道人心中正在天人jiāo战!
    “”气氛一瞬间凝固,虽然南华道人的话语很婉转,可傻子都听得出来,南华道人在推卸,不赞同刘泰的想法,要知道,虽然名义上三仙为主,可在刘泰等知根知底的人面前亲却非常明白,真正做主道教的乃是南华!
    左慈虽未大师兄,可因左慈本xìng随意,很少会去主动干预道教事宜,所致大部分责任都落到了老二南华道人身上,当年南华道人传下太平天书,何尝经过左慈道人的赞同?不过一直以来三仙都有点各干各的味道,其中据龙虎组那儿得来的情报,身在琅邪宫的老三于吉比南华和左慈更适合做一方道主!
    当然,华夏自古以来便是长幼有序之言,虽于吉擅传道统,可无奈仍被南华道人死死的压住。
    三仙中位于末的是于吉,于吉喜道统,乃是道家掌舵的有力竞争者,一直与南华道人的关系不怎么好,从于吉的行事风格上就可以看出,自三仙之名还未名满天下时,于吉就开办琅邪宫,大肆招收mén徒,传下各种符水治愈百病,常年游走在吴会之间传道,在大汉东南地区,于吉之名远胜左慈和南华道人!
    因于吉主要的发展地区多在大汉东南,在中原地区没有什么根基,所以一直以来都不是南华道人的对手,当然,琅邪宫于吉之名,在中原也是有不少人听说的,因近年来徐州兵多次进入中原,于吉之名在中原腹地已然传开。
    值得一提的是,刘泰的新臣子,也就是陶谦和于吉的关系非常不错,而且还是琅邪宫的座上宾,常年与于吉有书信来往,对于于吉那些个神乎其神的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