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燕萧艾(明朝) >

第137章

燕萧艾(明朝)-第137章

小说: 燕萧艾(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放过您。”
  朱允炆苦笑,“燕妹妹什么意思啊?朕已经连皇位都愿意让了,难道你还想让朕去死吗?”
  “我不是这个意思,”萧艾拽着他的龙袍,“皇上,您走吧,萧儿求求您啦,趁着王爷他们还没有进皇宫,您快走吧。”
  朱允炆一把抓着她,“什么意思,你不是说,朕活着,四叔不会安心的吗?为什么要让朕走?你呢?”
  萧艾叩首,平静的望着他,一笑:“皇上您放心吧,萧儿会对您有个交代,不会对不起您的,王爷那儿,萧儿也自有交代。”
  “你要干什么?”
  “不要再问了,您快点离开,如今皇宫大乱,您一定能逃出去的。”
  “朕不走,你不说清楚,朕不会走的。”
  萧艾狠着眸子,拔出匕首,“皇上不走,萧儿死给你看!”
  朱允炆不知所措,“你这是干什么?”
  这时,齐雅慌张的哭着跑过来,“姐姐……皇上……”
  “齐雅,带皇上走!”萧艾一把抓过她。
  “恩,”齐雅此时也慌了,“皇上,齐雅不能看着您死,齐雅陪着您。”
  萧艾望着他们,安慰笑着,“真好,皇上,有齐雅在您身边,我很放心,皇上,纳哈出将军只有齐雅这一个女儿了,请您不论日后如何,好好待她。”
  “姐姐,你要做什么呀?”
  “你们快走吧,”萧艾笑着,“王爷来了,我还能如何呢?”
  齐雅想想也对,使劲儿拖着朱允炆离开了。
  “朕不走!”这时柳儿也过来和齐雅拼命的拖走了他。
  柳儿哭着望向萧艾。
  小姐……
  

☆、瘗玉埋香

  众人都顾着逃命,根本无人救火,火势越来越大,萧艾回望了眼齐雅他们,笑着往前朝走去。此时的奉天殿也已经被后宫熏过来的黑烟点燃了,大火如灌,一哄而起。
  萧艾远远的看见写着“燕”字的旗帜过来了。
  来了,来了。
  再往前走,遍地的尸体,一片烽火涂炭,站在几十级台阶上,在数万人混战中,萧艾又习惯性的寻找朱棣的身影。
  终于,找到啦!
  萧艾泪眼朦胧,心里暖暖的笑着,真的是王爷……
  王爷,萧儿等了您四十六个月。
  看着熟悉的身影,往日感觉涌上心头,眼前的他挥舞着战刀,和梦里一样,一身铠甲,英武坚实,还是有点儿不一样的,萧艾嘴边一笑,王爷好像多了一抹胡子。
  萧艾不敢再想,她怕自己狠不下心,会舍不得……
  就在这时,兵戈械斗的朱棣看到她了。
  那一刻,四目交汇,周身的喊打杀伐,听不见了。
  朱棣赶紧抽身,跑过去,与此同时,他近身的将领全部跟过去了。
  看着王爷朝自己过来了,萧艾笑着。
  “萧儿,快过来。”朱棣冲杀过来,看着她依旧小小的模样,一点儿都没变,真好。
  萧艾听着熟悉的呼唤,一动没动。
  终于朱棣冲到了石阶下面,萧艾拼尽全力,大叫一声:“朱棣!你别过来了!”声罢,眼睛湿润了。
  朱棣心里一颤,停在原地,望着她,好像清瘦了,没关系,自己日后一定好好照顾她。
  “萧儿,我不过去,”朱棣伸出手来,温和笑着,“萧儿听话,快过来。”
  萧艾心里颤抖着,努力努力的不去看他,咬牙道:“朱棣!你是反贼!我……”心疼得说不出话来,心里一个声音不断地在说着:王爷不是。
  听了这话,犹如当头一棒,朱棣呆在了原地,望着她,颤抖着从怀里掏出簪钗,“萧儿,我知道你一定吃了很多苦,以后不会了,你不是说,要等着我的吗?我来了,你不愿意过来,那我过去接你,好不好?”
  萧艾身后大明皇宫早已滚滚大火,到处都是焦木砸下的声音。
  “不要!”
  “萧儿不要任性,”朱棣看着她,心里泛起一丝害怕,试图梛步上前,脸上笑着:“萧儿,还记得吗?本王命令过你,好好照顾自己,好好活着……萧儿乖,等我办完这里的事,我带你回北平,好不好?”
  萧艾一遍遍的告诉自己,不能哭……
  “你别过来!”萧艾忽然掏出一把匕首,直指胸口。
  “好好好,我不过去,那萧儿想做什么?能不能告诉我?”朱棣倒吸着冷气,神经绷得紧张了。
  陆陆续续的,燕军消灭了京都城内仅剩的禁卫军,包围过来。
  “萧艾小姐,”张玉望着她,“王爷真的很在乎你,他很想你,如今终于见到你了,你不能这么对他!”
  “朱棣!”萧艾打断他的话,“你根本不在乎我,先把我送去晋王府,再送进皇宫……为什么要做反贼?我在皇宫过得很好,可是你破坏我的生活,我恨你!”
  “萧儿……”朱棣不敢相信的望着她,颤着声音道:“萧儿,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如今一切都结束了,以后我在你身边,你什么都不要想,快点儿把刀放下。”
  “我不需要你假惺惺的关心,我后悔当初那么喜欢你……”
  一道霹雳砸在朱棣头上,“你,你说什么?”
  萧艾已经不知道还能说什么了,不过看他的神情,够了,脸上缓缓笑着,抬起拿着匕首的手,猛地扎向心口。
  朱棣大惊,飞的冲上去,就在这时,一支箭迅速划过,射向萧艾,打下了她手里的匕首,可是插在了她的胸前。
  一个踉跄,身子后仰,朱棣一把抱住她。
  萧艾嘴角一笑,这样也好。
  朱棣真的害怕了,“叫军医过来!快点!”一手死死的捂住不断往外涌着血的伤口,萧艾脸色煞白,这一刻躲在他的怀里,很安心。
  很快军医赶到,萧艾一把握住箭,摇头道:“王爷,萧儿求你一件事。”
  “咱们先止血……萧儿听话……”朱棣慌张着抱着她。
  萧艾推着军医,摇摇头,“王爷,萧儿以死相求,放过朱允炆。萧儿已经让他走了,他不是您的对手,不会给您带来威胁……放他一条生路……”
  “萧儿别说话了,军医快过来。”
  萧艾挣扎着,祈求道:“王爷,答应萧儿吧。若是非要取一人性命,就用萧儿的吧。”
  “不要,萧儿不要,”朱棣抱着她,“我答应你,放他生路……军医快点呀。”
  萧艾放心一笑,伸手摸了摸朱棣的脸,努力的俏皮笑着:“王爷,做朱允炆……的妃子……萧儿……不愿意……”
  “我知道,我知道,你不是他的妃子。”
  萧艾惨白的脸上浮着笑意,深深的望着朱棣,真的舍不得……
  但愿,来生吧。
  萧艾抬手握住箭,猛地插下去,瞬时鲜血四溅。
  “啊……”朱棣大呼,“不要啊,萧儿不要啊。”
  军医赶紧上前,慌忙的处理着,“王爷,小姐失血过多,下官需要一处干净地,必须马上处理伤口。”
  朱棣抱起已经不省人事的萧艾,脑袋一片空白,只是很害怕……
  “燕妹妹,你这是做什么呀,我不需要你这样。。。。。。”宫墙一角,一个身穿太监衣服的人,哀哭不已,“我一定好好活着,这是你拿命换的,我知道,这是你希望的……”
  “姐姐……”齐雅捂着嘴,不敢出声。
  很快这两人,永远的消失在大家眼里。
  

☆、京都血案

  建文四年七月,江南的暑气一样很灼人,城中大安,燕军收拾了残破的大明宫,还给朱允炆举办了丧事,谥号“惠”。此时,徐王妃也从北平过来了,满朝靖难之臣筹划着新帝即位的事。
  朱棣一人坐在诺达的宫殿尽头,那一方宝座之上。
  很多日子了,还是一言不发,终于,这日从阳山回来,朱棣在御花园里走着,但是在他的眼里,再也看不到那一抹淡然随意的浅笑……
  “王爷,如今皇宫大致已经修葺了,众多大臣也联名上书,请求您即帝位好多天了,差不多,是时候了。”道衍笑着。
  朱棣走向栎临殿,看了看,扼住心里的痛楚,转身离开。
  来到御花园,此时园中百花甚艳,郁郁葱葱,极是好看,现在的朱棣再不用铁甲裹身,一身淡蓝色长袍,腰间挂着素净的配饰,玉坠随着步子摇摇晃晃。
  道衍等人见他也不说话,只好默默的跟在身后。
  忽然前面传来几个丫头的声音。
  “唉,这天啊,说变就变了,我记得年前,皇上……哦,不对,是惠皇帝,我记得年初惠皇帝还带着大家祭天祭祖呢。如今……唉。”
  “你说起这事,我倒是想起来了,那天好像只有燕妃娘娘没有去。这是为什么呀?”
  朱棣停下了脚步。
  那几个丫头有一句无一句的聊着。
  “这你都不知道啊,整个后宫都在传的事,你居然不知道?”
  “我一直在前朝当差,哪能知道呀,快给我说说。”
  “你们看惠皇帝宠爱燕妃娘娘吗?”
  一丫头撇着嘴,“宠爱她,还能废了她呀。圈禁了将近一年吧,好像。”
  “我告诉你们呀,后宫谁人不知,燕妃娘娘进宫前就与人勾勾搭搭的,惠皇帝不让人说罢了,大家心里都清楚。”
  “啊?”一丫头大吃一惊,“不会吧,我看燕妃娘娘平日里人挺好的呀。怎么能是这种人呀。”
  “你们想想看,燕妃娘娘入宫三年多,惠皇帝留宿过几次?”
  “这倒是,好像都是坐坐就走,从未留宿过吧,”另一丫头回道,“不对呀,燕妃娘娘入宫不到半年,不就被召去侍寝了吗?”
  “你们不说这事,我都忘了,”又一丫头立马来了精神,嘘着声音道:“我告诉你们呀,听说那日惠皇帝根本没有宠幸她。被褥上都没有落红呢。”
  “真的啊?”几个小丫头大惊,“你怎么知道?”
  “哎呀,好多人都是知道的,只是惠皇帝下了口谕,不让说罢了,那日燕妃娘娘进去没有多久,惠皇帝怒气冲冲的出来了,跟在身边的很多公公都知道此事呢。”
  “对对,我也想起来了,有一日,惠妃娘娘带着几位昭仪娘娘去了栎临殿呢,听着好像是在说她什么不三不四之类的话……”
  朱棣抬步走过来。
  那几个小丫头吓死了,赶忙跪地,“燕,燕王殿下。”
  朱棣阴狠着眸子,平静道:“你们说此事,后宫的人都知道?”
  “这……”几个丫头哆哆嗦嗦,燕王毫不避讳,此事他听到了。
  “回答。”
  “奴婢,奴婢不清楚,都是听大家随口乱说的。”
  朱棣负手,闭眼轻声道:“后宫,一个不留。”
  “燕王殿下饶命呀……”几个小丫头爬过去,但是没有用,朱棣抬步走了。
  朱能颤着声音问道:“王爷,您,刚才说什么?”
  “本王不想重复。”
  “后宫上千人呐。”
  “然后呢?”朱棣凝眸望着他。
  陈亨也皱眉道:“王爷,他们毕竟都是宫女,太监,并无大罪呀。”
  “那好,本王重新下令,”朱棣随意道:“朱允炆一朝,所有文案,奏折,记录全部销毁,他那一朝永不存在,改‘建文元年’为‘洪武三十二年’,现在是洪武三十五年。既然他那一朝不存在,那剩下的人也不该留着,全部处死,理所应当。”
  “王,王爷啊,”火真颤巍巍的伸手拽了拽他,“王爷,您怎么了?您一向连战俘都会放过的,何必与一群下人计较?”
  “这是军令,你们执行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